读了3遍《被讨厌的勇气》,治愈了我的精神内耗

[复制链接]
作者: 纤竹无泪、拒泪 | 时间: 2023-11-25 02:53:44 | 有声读物|
0 55

8297

主题

8297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91
发表于 2023-11-25 02:53:44|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害怕被人讨厌?经常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胡思乱想了很久?

人活一世,没有人能活成一座孤岛,总是需要与人打交道。

但遇到的人越多,就越容易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陷入极度的自我内耗,不是永远在讨好别人,就是永远在做不敢拒绝别人的事。

如果你也曾经陷入,或者正在经历这样的内耗,不妨试着读一读《被讨厌的勇气》

《被讨厌的勇气》是由哲学家岸见一郎和自由作家古贺史健,两位作者合作编著。

通过青年与哲人的对话,洞察人际关系背后的真相,诠释阿德勒心理学的核心思想:

一个人,只有拥有了被讨厌的勇气,才有收获真正幸福的可能。

书中非常经典的5句话,读完你就清醒了。



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这些年,很多人在进行心理剖析时,习惯将自己的痛苦和不幸归于过往。

处理不好人际关系,是因为小时候缺爱,不敢花钱,不敢去店里吃东西,是因为穷怕了……

这样的归因,或许能给当下的自己一点安慰,可也让人失去迎接未来的机会。

过去的人生经历重要吗?

重要。

但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比起经历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看待过去的经历,以及给它赋予的意义是什么。



电影《哈佛风雨路》里的女主莉丝,曾让很多人印象深刻。

她出生在一个不幸的家庭,母亲吸毒酗酒、患有精神分裂,父亲整日无所事事。

她捡过垃圾,住过收容所,睡过地铁,受到同学的排挤……

但她不甘于此,边打工,边读书,用两年读完四年的课程,最终以全优成绩考入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哈佛。

后来记者问道:“你为你的过去感到可怜吗?”

她笑笑回答:

我为什么觉得可怜?这就是我的生活。我甚至要感谢它,它让我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往前走。

因为我没有退路,我只能不停地努力向前走。

生活中,我们难免遇困难、波折,但我始终相信,无论好坏,每一段经历都有其存在的意义。

它帮我们认清人、看清事,然后从中吸取经验,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人生从不是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你怎样看待生活,生活就怎么对待你。



我们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我们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即使我们对现在的生活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

《被讨厌的勇气》里青年和哲人有一段对话。

青年坦白,自己是个不幸的人,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交往,他非常渴望能变成像朋友那样开朗的人。

但哲人却反驳,青年的性格和不幸,并不是因为过去和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完全是他主动选择的结果。

听起来很匪夷所思,但真相往往就是如此。

我们每个人都曾和青年一样,对自己的现状心存不满,总是渴望在改变后,能够实现理想自我。

但每次到了实际行动时,总是行动不起来,又或者行动了,但坚持不下去。



比如:

觉得打工没什么前途,想去开店创业,又在网上看到很多倒闭欠款的创业者,于是就放弃了;

想要减肥变瘦,运动计划列了几大页,坚持几天又歇菜了;

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都比自己优秀,知道自己需要改变但又怕自己不行……

说到底,人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不断下着“不改变”的决心。

选择一种新的生活方式,那就意味着既不知道新的自己会遇到什么问题,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新的难题。

最后当你陷入一种自我慰藉和开脱中时,你其实已经做了选择。

可是,好的改变从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每个人都是在不断体验、探寻着前进。

你不用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踏踏实实去努力,日复一日去积累。

只要你决定迈出第一步,那就是变好的开始。



你为什么讨厌自己呢?为什么只盯着缺点就是不肯去喜欢自己呢?那是因为你太害怕被他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

在知乎看过一个求救贴,一位网友自述,自己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

上学时,同学说她一句长得不太好看,她就一直自卑,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不好看。

工作后,同事无意中说的一句话都会让她睡不着觉,脑海里反复想着他的这句话。

结婚后老公在外地工作,她和公婆独自住在一起,百般对他们好。

天冷给他们买衣服,生病忙前忙后的伺候,可她稍微有点松懈,公婆就百般指责。

她经常在想,自己是不是真的特别差劲,各方面都不够好。

生活中,我们或许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一次次因为别人的看法和评价,不断挑剔自己、否定自己,甚至产生自我厌恶的念头。

但你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你永远无法做到让所有人都满足。



生活中多的是故意打压你、看不起你,嫉妒你的人,无论你怎么做,都有人对你指手画脚,说长道短。

如果因为这种人令自己陷入痛苦之中,你就真的中了他们的圈套。

正如阿德勒一直所坚持的:

人生是不断与理想的自己进行比较,而不是活在他人的评价之下,我们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而是为了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

人生从来都是属于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与其在心里折磨自己,费力讨好别人,不如学着卸下包袱,善待好自己。



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生活在人情世故的社会,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为各种人际关系烦恼。

因此,阿德勒提出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课题分离”。

何为课题分离呢?

就是一件事情的后果由谁承担,就是谁的课题,他人可以参与讨论,表达看法、建议,但无权干涉。

也就是,我们不能左右别人事情,同样也不必被别人左右,只要能做好这两点,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想起之前一位朋友找我吐槽。

她们单位有同事经常找她帮忙,她自己都忙不过来了,但又不好意思拒绝,只好每天都加班到很晚。

后来我告诉她:

同事有需求找你帮忙,那是她的课题,你要接受还是拒绝,这是你的课题,你只要就是论事判断要不要帮她就行了。

至于她被拒绝后会不会失望,背地里会怎么评价你,那就不关你的事了,这也不是你能控制的。

你没必要过多共情,也不必过多背负。

后来有一天,再遇到这位朋友,她很高兴地跟我说,自从上次直接拒绝同事了以后,那位同事再也没有来麻烦过她,现在每天上班都轻松了许多。

其实,人生所有之事,概括起来就两句话“关我屁事”和“关你屁事”。

真正的聪明人,早就分离好自己和他人的问题、困扰和责任,管好自己,不渡他人。

当做到这些之后,即使被说坏话,被讨厌,也没什么好在意的。

做人不求事事如意,但求无愧于心。



所有的人生都不是终结“在路上”,只要跳着舞的“此时此刻”充足就已经足够了。

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的人生之所以过得这么累,是因为我们现在都活得太着急了。

24岁找到人生第一份工作,28岁前结婚,33岁买房买车,35岁生孩子……

我们对人生的所有经历都做了精确的时间计划,好像只有如期完成了,才能成为所谓的人生赢家。

可是这几年下来我们发现,人生永远都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可能工作了又失业了,可能恋爱了又分手了,可能又换个城市生活,然后不断修改自己的计划,越来越累,越来越焦虑。

但其实,正如哲人所认为的,计划式的人生不是没有必要,而是根本不可能。

“我们的人生是点的连续,是连续的刹那,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中,我们的人生之存在于刹那之中。”

细细想来确实如此。



我们真的没必要过多花费精力和时间,为三五年后的未来纠结什么选择是最好的。

因为过去是静止的,未来是不确定的,我们唯一能确定的,是有当下。

踏踏实实地努力于眼前的事,把握眼前的时机,多读书、多旅游、多交朋友。

把全部的力量都集中在当下这一刻,全心全意地认真去接纳、投入和体验这一切。

如此,就能免去很多不必要的忧虑与苦恼,从容不迫的过上理想中的生活。



生活经常给我们各种各样的束缚。

这些束缚看起来是人际关系,是环境,是过去,是未来。

但其实,等你真正看完《被讨厌的勇气》,你就会发现,真正是束缚我们的,是我们自己。

人生责任和选择的权力其实一直在我们手中,只是正如这本书的名字,想要承担这种自由和责任,需要勇气。

这种勇气,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关键词,也是我们人生问题最终的解药:

但只要你拥有想成为自己的勇气,你便收获真正幸福的可能。

点个“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作者 | 林灵芸

主播 | 安东尼,朝鲜冷面下藏着一颗韩国烧烤的心。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