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很容易被四川人打败

[复制链接]
作者: 纤竹无泪、拒泪 | 时间: 2023-11-14 00:24:00 | 英语家园|
0 102

8297

主题

8297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91
发表于 2023-11-14 00:24:00|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章鱼

来源/凤凰WEEKLY(ID:phoenixweekly)

回首过去的一个月,能在精神状态方面赶超上海“万梗节”的,唯有四川。

不需要任何cos(装扮),四川人一张嘴就足以震惊东亚。

事情是这样的,日本综艺《月曜夜未央》在四川街头随机采访。记者问偶遇的老奶奶:“您有什么长寿秘诀?”

老奶奶扯下口罩,手放到耳朵旁比划:“听不清。”

被问及年龄,老奶奶讲了3次:“我都83了,不,84了,88了!”

记者问她:“您长寿的秘诀是什么?”

老奶奶说:“就这样活着,她不死啊。”



天生就这么长寿,我有什么办法!

四川奶奶简短有力的耿直开麦,惊得两位主持人一个目瞪,一个口呆。

这还不是个例,类似的惊人之语几乎贯穿整档综艺的始终。

四川人在网上纷纷评论:

让大家见笑了,这就是我们的精神状态:从小“癫”到老。




四川人民的直言不讳

早上6:30,成都的公园里到处都是健身的老年人。

一位头发花白的大爷表演起了中国功夫,用脆弱的喉咙把一杆枪抵到微微弯曲。



镜头一转,倒立着活动腿脚的76岁大爷,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为了表示对采访的尊重,大爷结束了健身,对着镜头展示起自己稍微有点发秃的头顶。



虽然他嘴上说着自己是因为老了头发才不够浓密,但这条状的秃痕却告诉所有人:

这就是在公园躺椅上倒立的代价。

告别了倒立大爷,节目组又偶遇了90岁的元气大叔。



他对着镜头展示了自己独特的跑步方式,随后分享起了自己的长寿妙招:

“不要去做手术。”

“老年痴呆拍拍就好了。”

然后对着镜头猛拍自己的头:“我一天拍200下。”



有人狂野健身,也有人发挥余热。

一条狭窄的巷子被违规停放的白车占了道,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很生气:

“不知道这是谁的车,得守规矩才行。”

“公共秩序要大家维持。”

说完这话,老太太直接拿出红色马克笔,在车身上写下8个大字。



短短8个字里,有2个极富历史气息的“弃用”文字。

和老太太行云流水的笔法一起,震惊了每个看客。



记者问她:“您写的这是什么意思?”

老太太很骄傲,字正腔圆地大声说道:“请!到!车!专!门!停!车!场!”

看到这里,记者、主持人、观众都倒吸了一口凉气,默默心疼车主。

老太太则面带微笑,对着话筒表达了自己的善意:

“你不要随便去罚他呀,你给他写一个呗。”



这些四川街头的中老年人的一言一行,不仅让日本观众惊呼,也让中国网友惊叹不已,在评论区写下了自己的感受:

原来,长寿的秘诀是“发疯”。



不知从何时起,“发疯”变成了一个互联网热词。大多数情况下它并不是指真正的精神失常,而是一种不以他人看法为基准的恣意。

在如今的互联网上,评价一个人“发疯”,在说他的举动没有那么“得体”的同时,也暗含着一种看透世事的豁达:

懒得迎合别人,绝不委屈自己。



四川人的精神状态,是祖传的

还是在《月曜夜未央》节目中,记者在公园遇到一位顶着“棉花糖”一样蓬松高挺盘发的阿姨。



阿姨不仅发型夺目,脸上时髦的墨镜和脖颈间鸽子蛋大的翠绿色宝石项链也展示着不俗的品位。

摄像追在阿姨身后想要拍个特写,阿姨却对着镜头翩翩起舞,在原地转起了圈。



告别了白发苍苍的阿姨,节目组又遇到了出门团建的中老年模特团姐姐。



C位的姐姐墨镜一摘,露出了堪称疯狂的睫毛。



在北上广深打工的年轻人们,心理防线就这样被四川阿姨和姐姐们个性化的生活和自信的笑容冲破了。

凭借着卓越的精神状态走红以后,关于四川越来越多的细节被网友挖了出来。人们这才发现:

四川人的精神状态,原来是祖传的。

四川出土的文物都是清一色的“嬉皮笑脸”。



因为面部表情和其他地区出土的严肃文物明显不同,被文物专家称为:

“北纬30度的迷之快乐。”

从理论上讲,四川人似乎不该如此快乐。

大部分地区处于盆地的四川,以雨量充沛著称。因日照时间短,“狗见了太阳都要叫两声”,甚至出现“蜀犬吠日”这个成语。

根据生理学研究,天气会影响人的神经递质。

阴雨连绵的天气,使得紫外线照射减少,人体内的血清素水平会下降。血清素缺乏的结果,很可能指向抑郁、焦虑和失眠。但常年见不到太阳的四川,人们患抑郁症的概率却排在全国末位。



来源:抖音用户@看透成都

遇上大雨内涝,四川人的脸上都挂着笑容,不是顶着大雨去看风景,就是拿着小网兜去捞鱼。



来源:抖音用户@武侠英雄传

一楼被淹了,麻将桌还是热火朝天,“泡着水打麻将还挺舒服”。



来源:抖音用户@武侠英雄传

易中天就曾这样概括:“四川人有本事把几乎一切事情都变成娱乐。”

这个“娱乐”,绝对不是贬义词。

更多的是一种苦中作乐的能力。

这不,连日的高温把还挂在树上的葡萄晒成了干。戴着草帽的果农却依然笑嘻嘻:

“以前只有新疆能产葡萄干,现在我们四川南充也能产葡萄干了。”

说完还塞到嘴里吃了起来:“安逸得很哦。”



在四川本土节目《谭谈交通》里,谭警官拍摄的那些人大多身世悲苦,但他们不仅没有因为自己的悲惨遭遇绝望,反而都能笑对生活。

谭警官曾遇到一位电瓶车后面挂着拉板车的大姐,她小小的木板车上要拉一两千斤货。

谭警官问她:“人家货车也就拉一两吨,你这是长安货车吗?”

她笑道:“我这个就是要当长安货车。”



大姐的父亲瘫痪在床,小孩考上了大学。

她和丈夫卖苦力,一个月生活费只有三四百,日常吃的就是稀饭加泡菜,每个星期吃两顿肉就是顶好的生活。

大姐拒绝了谭警官申请国家补贴的建议,还笑着和谭警官扳手腕:

“你不要小看我,像你们七八个,搬货都搬不赢我。”



网友觉得心酸,四川人却总是笑着应对。

苦难可以从物理上毁灭一个四川人,但无法从精神上摧毁他们。

只要能打麻将能喝茶,四川人挂在嘴上的,就永远是那句:

“安逸得板。”



四川人咋那么乐观

麻将拿在手,喝茶当漱口。

在“精神状态”成为标签之前,外界对四川人的印象一直是“懒“字当头——

不是天天在家打麻将,就是到茶馆里摆龙门阵(吹牛),或者在马路牙子上露着肚皮吃火锅。



吃完以后,顺便歪着脑袋采个耳。



四川人好享受,自称“天生的耍客”。

据说这里的年轻人没有储蓄观念,引得各大奢侈品品牌纷纷瞄准成都太古里。

都江堰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为当地居民提供了相对稳定和丰富的食物来源,也使他们更加乐观。

也是因为富庶,四川在历史上一直是移民大省。

历史上的四川先后经历过6次大移民,隋唐时期30年间增长了约150万人。明末清初,又经历了“湖广填四川”的两次大移民。学者认为90%的四川人都是外来人口。《成都通览》也白纸黑字写道:“现今成都人,原籍皆外省。”

多次容纳大规模的移民让四川变得非常包容。

还是开头那个综艺。记者问一个小伙子:“四川有什么让人自豪的地方?”

“放松一点,悠闲一点。非常晚的时候,有的人喝醉了……”话音还没落,小哥身后的路人就弯腰在镜头前吐了起来。

贴心的节目组给这个过程加了“不灵不灵”的彩虹马赛克。接受采访的小哥回头,看着满地狼藉一脸淡然:“很多人在晚上喝醉,那里有人吐了一大摊。”

“This is 成都。”



小哥全程波澜不惊,面带微笑,甚至指着身后的呕吐物大方介绍:

“这就是放松的证据,因为放松所以才这样。”



四川人的放松,不仅体现在爱喝好耍上。

当节目组在夜间走在成都街头时,一群青年男女对着镜头展示起了自己的美丽。

一句“成都不只出美女,还出美蓝”让弹幕炸开了锅。



这种松弛、自信和大方,放眼全世界,都称得上一句遥遥领先。

罗永浩分享过自己去四川参加葬礼的经历。

当他发现死者家属在灵堂上打麻将时,有点儿不安:“长辈在天有灵,会怎么看你们在灵堂上打麻将?”

四川人笑了:“他们可能会很欣慰,看到我们还在茁壮成长,还能打麻将。”



可以说,四川人的举手投足,都在冲击着其他地区的想象力。

大胆定论,世上的松弛感分为两种:

一种是四川人,另一种是其他。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外界对四川人的这种特质,评价并不正面。

把一个亿看作小目标的王健林,就曾公开建议川商:“多一点勤奋,少一点麻将。”

《隋书》甚至直接批评四川人“溺于安乐”,按照现在的标准来看,这种爹味点评极其没有边界感。

毕竟,人家只是享受生活。

四川人为什么精神状态那么好?

大概就是因为他们生活中的大多数闲暇时光,都用来尽情享受。

对普通人来说,拥有享受生活的能力,几乎等于拥有了不留遗憾的人生。

在四川人的精神状态成为热词之前,一位老者说过的话就被网友反复引用:

“如果你年纪轻轻就贪图享受,享受生活、享受爱情、享受美酒、享受自由,那等你老了呢?等你老了你就会发现,那基本没什么遗憾了。”



以为是鸡汤,结果是真理。

对羡慕“四川人民精神状态”的网友而言:

这句“没有遗憾”,可比一边劝人“少不入川”,另一边又告诉人“老不出蜀”的古人,真诚多了。

作者:章鱼。本文转载自有态度、有温度、有趣味的微信公众号【凤凰WEEKLY】。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