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一统六国,为何最后才挥刀向齐?春秋霸主的实力不容小觑

[复制链接]
作者: 红盏绿汤,分外妖娆. | 时间: 2023-9-14 19:55:39 | 历史|
0 105

3169

主题

3169

帖子

9507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507
发表于 2023-9-14 19:55:39|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秦国经过对韩国的伊阙之战、对楚国的之战,以及对赵国的长平之战等先后征服了战国七雄的其它五国,而对齐国却并不采取直接攻取的办法,而是采取远交近攻的办法尽可能与其结成利益同盟并保证其自由发展。那么,在战乱无情的时代里,一心想要统一天下且早已兵强马壮的秦国为何对齐国如此客气,费尽心思避开对战呢?
弱小秦国,为何敢在强齐面前一一解决他国?
相对于齐、楚、燕、三个春秋霸主来说秦国是最后一个被分封的诸侯国,且身处黄河上游的高原地带,地广人稀,经济、军事力量都相对薄弱,几次惨遭灭国的风险。但秦王们在步步惊心中小心翼翼经营之后,逐渐崭露头角跻身于春秋一霸,并成功位列战国七雄之一。那么,秦国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做了怎样的努力呢,又是如何解决其它五霸之后,杀向霸主之首的齐国呢?

1、广纳人才并提供其施展才华的平台:著名的齐人蒙恬、蔡人甘茂、魏人范雎等都是秦国在不同时期对外吸纳引进的人才。
其实早在第一代秦王穆公时代,秦国就十分重视人才的价值,秦孝公时更是发出求贤令说道:"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在招纳贤才的同时更是为他们才华的施展提供平台和便利且无所谓出身和门第。
秦孝公时重用商鞅支持变法、惠文王信任张仪采取连横破纵的战略。当然相对于齐国重视儒家、道家、墨家的人才而言,秦国更多的是引进法家、纵横家以及军事将领等以提升国家的战斗力为目标,这也是秦国称霸后能在短短几年间就攻克几家强大邻国的重要原因。

2、统筹制定战略,从长计议:秦国在不同的时期采用不同的发展和外交战略,这些灵活务实因地制宜的战略在秦成功征讨他国一统天下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商鞅孤立和打击魏国、张仪连横破纵、魏冉蚕食韩魏,削弱齐楚,范雎远交近攻等等让秦国能够准确把握时机,不断走向强国之路,以至最后战胜了自春秋以来的霸主,以及强大的赵国。
秦国在一统天下的路上,连战连捷,却迟迟不敢直面齐国?
秦国在穆公、桓公等几代君主的努力下终于成为不可小觑的战国七雄之一,自公元前230年秦昭王派兵攻韩开始历经十年峥嵘岁月,于公元前221年齐王建开城投降,秦国不战而胜,从此完成统一天下问鼎中原的大业。

然而仔细看看不难发现,在长达十年的征战当中秦国始终没有选择正面和齐国交手,而是一直与其交好并主动帮助齐王保卫国土,即使早在公元前279年由于燕王派乐毅联合其他五国共同攻克齐国之后,就元气大伤无力与秦国抗衡,但为什么秦国仍然采取迂回战术,将齐国作为最后的战役对象呢?
1、齐国是大国,有深厚的势力基础:姜太公从公元前1046年被周天子封国建邦之后顺应其风俗,在简化《周礼》中规定的繁缛礼节的同时进行修政,并且利用山东地理环境所附带的鱼业、海盐等优势,大力发展工商业,使齐国不断成长为富甲一方,拥有兵甲上万的临海东方大国。
而《左传 襄公二十七年》、《国语 郑语》与《史记 十二诸侯年表》共同将齐国评为春秋四大国之一。因此面对齐国,一个疆域有二十多万平方公里之阔,且早有自己稳定势力以及五百余万习惯称自己为齐国子民的百姓的诸侯国,即使秦国有了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支撑也必须要小心谨慎。

2、齐国是强国,春秋时已是五霸之首:在公元前702年齐国应郑国之求联合征讨鲁国,三年之后齐国又与宋、卫、燕国共同讨伐郑国,几场战役过后齐国锋芒显露成为中原有名的霸主,之后又相继降服了纪国,并让郕国直接归降成为齐国的一部分。
到了齐桓公时更是不断灭掉周遭的小国,并通过"尊王攘夷"的旗号北击山戎部落,南征楚国,使得齐国成为名副其实的春秋五霸之首,被称为海王之国。到了战国时期,齐国联合韩、魏两国于公元前298-296三年时间攻入秦国的函谷关,迫使其停战求和。这也是为什么秦国在攻打他国的时候十分在意避免齐国与他国的联合以及直接的利益冲突。
3、相较他国,齐国距离秦国最远:从地理位置上来看,相对于其他各诸侯国秦国处于最西侧,而齐国则为最东,两国中间有三分而来的韩、魏、赵,与此同时齐国两侧还有相邻的燕国和楚国可作为保护伞。

因此秦国想要驱兵进入齐国就必须途径他国领土而需要签订多方协议容易造成纠纷不说还有可能遭到暗算,即使成功打败了齐国也很难进行有效管理,所以,即使在齐国到了衰落的后期,秦国在完全攻下其它国家之前也不能轻易与其开战而四面楚歌。
4、齐国有山海为障,易守难攻:齐国的东面和北面是面积宽广的海洋,西面有黄河和济水作为天堑,又有全长为七百多公里的的齐长城以及配套的城堡、兵营、烽火台等利用山地优势和先进的技术所形成的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而秦国处于黄河上游的高原,属于内陆地区对于海上作战缺乏必要的条件的经验,加上兵力长途作战所需要的巨大消耗,因此,直接与齐国开战并不对秦国有利。
总结

秦国,本是山林间偏僻处因护卫周天子迁都有功而分封的一方小国,放眼四周皆是赫赫有名,雄踞一地的强国,尤其是称霸一方势力强悍的齐国更是让其忌惮和担忧,多次与其征战却都惨败收场,于是秦国只能在战乱不断的时代里卑屈隐忍,不断吸收接纳有才之人为其提供平台,经过几次改革终于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但不甘于此的秦国,为了能够一统天下成为永远的霸主,于是在深思熟虑之后先后采取了连横灭纵,远亲近攻等战略安排依次攻破周围他国,经过多年苦心经营终于最终才来到了曾经的霸主齐国面前,从此收复整个中原地区,完成帝王之梦。
参考文献:
1、《历史学习》
2、《军事历史》
3、《秦文化论丛》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