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少年登基,被母亲压制四十余年,一朝奋起,奠定统一天下的基础

[复制链接]
作者: 红盏绿汤,分外妖娆. | 时间: 2024-6-27 04:23:59 | 历史|
0 102

3178

主题

3178

帖子

9534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534
发表于 3 天前|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起历史上的长平之战,大家都很熟悉,对于秦赵两军的统帅白起和赵括,我们也是知之甚多,赵括纸上谈兵,白起赫赫人屠,二者皆是留名千古的人物。今天要说的就是当时长平之战的发起者秦昭王赢稷,很多人对赢稷可能了解不多,但托电视剧芈月传的福,大家对赢稷的母亲-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宣太后都很熟悉。赢稷少年继位,被母亲近似傀儡一般的压制四十一年,真正掌权时已经年近六旬,但是暮年的秦昭王仍然成就一番事业,奠定了秦国一统天下的基础。

秦昭王继位之初,因年少,其母亲宣太后秉政,任命自己的弟弟魏冉为丞相,自此之后宣太后和弟弟联手把持秦国朝政四十一年,秦昭王犹如傀儡一般,对军政大事毫无影响力,秦昭王在这四十余年中主要的事情就是负责国家的祭祀,接见外国使者,最后就是生孩子,在秦国的存在感极弱。虽然宣太后确是一代女杰,在她主政之下秦国国力蒸蒸日上,但宣太后把持朝政期间秦国对于东出函谷关争夺天下并无明确的策略,秦军频繁东出,国家无年不战,但是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效果。唯一的战果就是秦国在函谷关外打下了许多飞地,这些飞地都成了以丞相魏冉为首的外戚勋贵的封地,国家并没有太大的收益,同时因为秦国不断攻打关东列国,没有任何国家和秦人亲善,造成诸侯多次合纵攻打秦国,极大影响秦国的发展壮大。秦国自从商君变法后,就以秦法治国,无功不得封爵,这也是秦军战力强大的根本,但宣太后执政期间,多次对她的外戚集团无功封赏,例如华阳君、泾阳君、高陵君等宣太后的亲属更是私家之富,富比王室,秦法的威严被一天天破坏,秦国的根基也被慢慢折损。

后来魏国人范雎入秦,得到秦昭王的重用,范雎以语激昭王,说秦国长久以来只知有宣太后和丞相,而不知有秦王,长久下去,赢氏会有失国之险,秦昭王遂下定决心夺回大权。通过数年的准备,秦昭王四十一年,秦昭王废弃了太后,把丞相魏冉、高陵君以及华阳君、泾阳君等宣太后的亲信都驱逐出国都。后来秦昭王就任命范睢为相国并采纳范睢远交近攻的策略,亲善燕、齐,主攻赵、韩、魏,因为三晋皆和秦国相邻,每攻取一块土地,都可以立即纳入秦国的治下,这样秦国的国土就会逐渐增大,国力增强,同时亲善燕、齐,可以防止东方六国一起合纵攻秦。

秦昭王时期,赵国通过几代国君的变法,已经成长成东方六国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与秦国交战不分胜负,是秦国统一天下最大的障碍。秦昭王四十七年,秦、赵因上党之争发生战争,最终演变两国的大决战,两国皆以举国之兵在长平对峙长达三年,在对峙的三年中秦昭王给予秦军统帅白起以充分信任,在后方努力维持秦军的后勤;而赵国君王却以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廉颇统帅赵军,最终白起指挥秦军将赵军包围,赵军在粮草断绝的情况下投降,四十万精锐赵军皆被白起坑杀,赵国从此一蹶不振,秦国消灭了统一天下的最大阻碍,一举奠定一统天下的坚实基础。

秦昭王暮年之时,得以亲掌秦国军政大权,采用远交近攻之策,宰割天下,和善燕、齐,主攻三晋,长平一战,击灭赵国四十余万精锐大军,断了六国合纵抗秦的最强武力。晚年虽然骄傲自满,猜忌心重,导致白起被冤杀,使秦军失去最优秀统帅,但秦昭王当政期间的举措,为秦国统一天下奠定坚实基础,功莫大焉。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