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请多走半步

[复制链接]
作者: 纤竹无泪、拒泪 | 时间: 2023-7-16 00:48:57 | 有声读物|
0 76

8297

主题

8297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91
发表于 2023-7-16 00:48:57|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 / 遇见小媛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个叫贝克·威瑟斯的人,跟着登山队去爬山。

起初天气晴朗,登山很顺利,但快要接近顶峰时,碰上了迎面扑来的大风暴。大家躲的躲,躺的躺,等待风暴过去。

只有贝克坚持向营地走去,因为他明白,在登山途中,原地等待即是绝境,只有继续走,才有生还的希望。

他一边艰难地走,一边进行着自我暗示:“我不能死,我一定要回到家……”

直到视线中出现一顶帐篷,他知道,他得救了。

而剩下的大多数队员,都因为自己的“止步不前”,再也没有回来。

看到这里,不免觉得:生活中处处是变数,遇到坎时,停下来未必是止损,多走半步才是新生。

就像有人说的:“中年以后,从逆境中爬起后,还能笑着向前走,最是可贵。”



人到中年,少了“知难而退”的底气

有人说,年少时不谙世事,总觉得及时行乐就好。

待到而立之年才懂得,早些年偷的“懒”,如今要加倍“偿还”。

细细想来,确实如此。

人到中年,越变越怂,身上的担子重了,“知难而退”的底气却少了。

想起一个朋友,已到不惑之年,为了碎银几两在外务工,不得不与妻子分居。

上个月放假回家,除了与家人小聚,还参加了兄弟的葬礼。

那是他相识多年的老友,胃癌晚期,去世时才36岁。

听朋友说,对方刚结婚时幸福美满,夫妻俩有点闲钱还能旅旅游。

直到孩子出生,两人肩上的担子一下子就重了。

后来,这个兄弟南下打工,为了多挣点钱,时常饥一顿饱一顿。

加上平日太忙,他和妻子打电话,也是说几句就匆匆挂断。

两人聚少离多,钱是往家里越寄越多,但他的身体却越来越差,和妻子的感情也越来越淡。



来源:全景视觉

直到在体检中查出胃癌,他还想着如何向家里人交待。

“麻绳只挑细处断,厄运只找苦命人。”朋友这般形容他的命运。

病情恶化后,妻子不堪重负弃了这个家,而他去世时孩子才上幼儿园。

一个中年男人,说着这段经历时泣不成声:

“其实我们都一样,生存的压力让我们没时间去爱,养家的责任让我们没法休息。”

没成家时,总想着及时行乐,有了家之后,才知“钱到用时方恨少”。

人到中年最大的劫是什么?

大概就是一次公司裁员,一张体检报告,一场家庭变故……

而那些不懂“知难而退”的中年人,未必不知道享受生活、关爱自己。

只是他们怕了,怕自己无法给爱的人撑起一片未来。

所以只能咬牙坚持,与生活死磕到底,争取多份与未来谈判的筹码和抵御风险的底气。



多走半步,从“负重前行”到“举重若轻”

电视剧《四重奏》中有一句经典台词:“人生有三个坡:上坡、下坡、意外坡。”

三种处境,亦是生活的不同演绎。

上坡和下坡是人生常态,只有意外坡让人猝不及防。

商业咨询顾问刘润,分享过一个案例。

在一次私董会上,他关注到一位学员的状态十分不佳:

年纪不大,却尽显疲惫与憔悴。

上次见面时,对方还精神饱满,他不解于这种变化,便好心询问。

一番交流下来才得知,对方的企业经营遭受重创,不仅现金流快断了,股东还提出裁员止损……

怎么办?只能被迫转型,开源节流。



来源:全景视觉

这位学员先是搭建了直播团队,转战线上经营,开展新业务,后又和员工商量延期发工资,避免裁员。

前后还与政府、房东进行了谈判,申请延期纳税、减免房租。

这一番操作下来,让学员身心俱疲。

刘润听完后,说了这样一番话:

“当下你虽不容易,但你不应止步于此,可以尝试再多走半步。这半步,就是从‘负重前行’到‘举重若轻’。”

的确,成败之间,有时只是一步之遥。

有人中途止步,有人从一而终;前者怨时运不佳,后者说贵在坚持。

想起之前网上流传很广的一则漫画,感受颇深。

有个人想挖井,但每次挖下去,还没挖到深处,就拿着锄头转移阵地,嘴里还不忘抱怨:

“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



来源:网络

我看着漫画,想到自己也曾多次因缺少坚持而错失机会。

那些逆流而上的人,未必有多骁勇,他们只是在跌跌撞撞中受伤后,毅然选择继续前行。

正如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中写的:

“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没有了年少时的随心所欲,每个人都学会了隐忍前行。

人生大抵如此,陷入泥潭叫挫折,但爬出之后就是成长。

凡事熬过最难的部分,方能举重若轻。



真正的成熟,是把绝境当转机

心理学上有个“逆商”的概念,意指一个人遇挫摆脱困境时,所展现的能力。

比如,有人工作不顺,就自我否定选择“摆烂”,这就是逆商低;反之,在职场上越挫越勇,我们就会说“这个人的逆商很高”

凡事都有两面性,困境亦是如此。

越是退缩,越难破局;绝处奋起,更易逢生。

想起《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便是这样一个人。

他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周边的渔夫把他的“失败”当作饭后的谈资,被送来学习捕鱼的小徒弟也被父母接走,换了另一位师父。



来源:豆瓣电影

捕不到鱼,意味着没有收入来源,他只能靠想象“画饼”充饥。

但他即使饿着肚子,也不放弃继续捕鱼。

这种从一而终的坚持,让他在85天时,打破困境,迎来了转机。

他先是钓到了一条金枪鱼,后又碰上一条大马林鱼咬上鱼钩。

但棘手的是,马林鱼太大,圣地亚哥在与它周旋的过程中,离海岸越来越远,并在海面漂流了好几天。



来源:豆瓣电影

长时间的拉扯,让他身心俱疲,满是伤口。

但他依然没有放弃,终于在三天后,用鱼叉击中浮出水面的大鱼,准备返航。

即便后面他遇上一群鲨鱼,为啃食马林鱼而来,他也毫不畏惧,借着船上的短棍与其搏斗,最后顺利到达海岸。

有一句话说:“水遇绝境成瀑布,人遇绝境方重生。”

在人生绝境时,我们常会乱了方寸,就此停滞不前。

可事实上,危机即转机,原地徘徊不能扭转困局,多坚持一会儿,才能柳暗花明。



来源:豆瓣电影

就像有人说的:“越是最低处,越能历练人。”

成功有时并不遥远,只是我们年纪越大,越难说服自己再大胆一次、拼搏一回。

但真正的成熟,从来都不是用年龄定义的。

拥有高逆商,把绝境当转机,才是一个人真正成熟的标志。



生活就是一个缓慢受锤的过程,熬过了千锤百炼的苦,才能练就硬如钢铁的身躯。

这种感受,步入中年后体会更深。

每天醒来,身边都是要依靠你的人,最怕意外来临后,无力承担生活的重创。

我们也更加懂得:那些几近完美的人生,佩戴的都是不畏苦难的勋章。

那么,我们该如何走出中年的困境呢?

“多走半步,熬过去!”或许就是最好的答案。

点个“在看”,愿你我身处低谷时,不惧黑暗,在前进的过程中寻得生活的那抹光亮。

作者:遇见小媛,一手执笔,写尽千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