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第一才女:不争,是处世的最大智慧

[复制链接]
作者: 纤竹无泪、拒泪 | 时间: 2022-12-17 11:23:37 | 有声读物|
0 142

8297

主题

8297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91
发表于 2022-12-17 11:23:37|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清代文坛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

容若即纳兰容若,太清春即顾太清。

顾太清的头衔众多,每一个都金光闪闪:满族第一才女,清代第一女词人,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

在词文造诣上,才气直逼纳兰容若,大有争锋之势。

然而,顾太清稳坐文坛第一交椅,靠的并不是争名夺利。

在她坎坷的一生中,经历过人生的起落、情感的曲折和生活的辛酸,但最终都能守得云开见月明,究其原因,便在于“不争”二字。



不与命争,难题自解

顾太清本名西林春,出身于满族大姓西林觉罗氏家族。

以顾太清之名流传后世,恰是因为她不敢为外人知晓的出身。

西林春的曾叔祖父鄂尔泰是雍正时期第一军机大臣,祖父鄂昌也身居高位,官至巡抚。

贵族世家,烈火烹油,却因为一场文字狱“胡中藻案”受到牵连,祖父鄂昌被赐自尽,已故的鄂尔泰因是胡中藻的老师,牌位也被撤出了贤良祠。

西林觉罗氏迅速衰落,西林春随着父亲流落江南,十一岁时,父母双亡,又寄养于嫁到江南的姑姑家。

姑父是一名姓顾的文人,于是西林春便改名顾春,这才有了公开的姓名。



在家人的重视以及姑父的教导下,天资聪颖的顾春很快在江南文化圈崭露头角。

《名媛辞话》里评价她:才华横溢,援笔立成。

顾春也因为诗词的造诣,被远在京城的堂姑,也就是乾隆第五子永琪的福晋,邀请来做王府格格们的老师。

期间,永琪的孙子奕绘因酷爱诗词,常与顾春切磋交流,继而被顾春的才华深深吸引。

两情若是久长时,则只盼朝朝暮暮。

因为奕绘已经有了福晋,于是想纳顾春为侧福晋。

奈何清朝有规定,贝勒若纳妾,只能从本府包衣中选择。

而顾春身为满洲贵族,又是罪臣之女,如果纳妾,夫家就会有削爵获罪的风险。

王府断不会为了两个人的感情弃家族荣耀于不顾,顾春只好洒泪回江南。

直到10年之后,奕绘得了机会,把顾春以王府顾姓侍卫家女儿的名义,呈报了宗人府。



跨越十年,相隔千里,从十六岁等到二十六岁,两个相爱之人终于走到了一起。

因为奕绘的道号叫做“太素”,顾春就取道号太清,这才有了顾太清的名字流传于后世。

奕绘有诗集《流水篇》,太清则取名《落花集》。

奕绘的词稿名《南谷樵唱》,太清则以《东海渔歌》来呼应。

《道德经》有言:天之道,不争而善胜。

太清与奕绘,是命运赐予的缘分,也是命运设置的考验。

当人无能为力时,就把它交给命运。

不与命争,静待时机,难题自然迎刃而解。



不与人争,愤恨自泯

情深爱重、酷爱诗词的两人,婚后更是广交天下诗友,荣亲王府每天高朋满座,文人墨客往来频繁。

可惜,婚后九年,奕绘患了疾病,不到一个月就撒手人寰。

太清悲痛不已,无心于诗词,亲王府闭门谢客。

但是顾太清词坛盛名仍在,若能得到她的墨宝也是三生有幸,甚至能抬高身价。

当时,杭州有个名士陈文述,提倡闺秀文学,培养了一批能吟诗作对的女弟子。

清朝末年,妇女解放的苗头已经有些许萌芽,陈文述也抓住了这股风,顺势大兴女性文学以博人眼球。

这年,陈文述想为埋骨在西湖边的前代才女小青、菊香、云友等人重修墓园,还让自己的女弟子们写诗赞咏这些女子,声势浩大。

陈文述还把这些诗篇整理成册,取名《兰因集》,大有出版发行之势。



不过,里面都是他的女弟子写的诗,缺个噱头。

于是,他就让儿媳周云林委托汪允庄向太清求诗一首,这汪允庄可是太清在江南居住时的闺蜜,总有几分情面。

然而,太清对这类故作风雅,沽名钓誉之事不感兴趣,便婉言拒绝了闺蜜的请求。

诧异的是,《兰因集》出版后,陈文述托人千里迢迢的送了两本给顾太清,里面有一首诗赫然写着顾太清的名字。

冒充也就罢了,还做得如此理直气壮,简直荒唐。

太清气极反笑,写了一首讽刺诗回赠了陈文述:

含沙小技大冷成,野骛安知澡雪鸿;

绮语永沉黑闇狱,庸夫空望上清宫。

碧城行列休添我,人海从来鄙此公;

任尔乱言成一笑,浮云不碍日头红。

全诗把陈文述故作风雅、沽名钓誉的丑态描摹的淋漓尽致。

清朝名臣张之洞有言:平生有三不争,一不与俗人争利,二不与文人争名,三不与无谓人争气。

陈文述明显占全了以上三种,太清避之都唯恐不及。

就像诗中所言,野鹜怎能与鸿鹄鸟同道?

不在同一层次的人,更没必要相争,看淡看透的同时,就当看了一场笑话。

逆风而上,只会让自己气愤,让对方忿恨,不妨一笑了之。



不与事争,流言自清

当太清逐渐从丈夫离世的伤感中走出来,太平湖畔的王府又恢复了往昔的热闹,京城文人雅士时有往来。

当时与太清往来密切的诗人中,就有名扬天下的大文豪龚自珍。

这位大诗人出身书香世家,著作等身,才华横溢,却仕途失意,空有报国之志,官位却只是宗人府一个闲职,只能寄情于诗词。

龚自珍写的诗总会成为典范,被京城文人传抄。

谁成想一首“己亥杂诗”,却被捕风捉影,诗中说:

空山徒倚倦游身,梦见城西阆苑春;

一骑传笺朱邸晚,临风递与缟衣人。

诗后还有一句小注:“忆宣武门内太平湖之丁香花。”

太清居住的王府就在太平湖不远处,湖畔有一片茂密的丁香林。

大家都猜测“缟衣人”是太清,因为她住在“朱邸”王府,常穿白衣,与龚自珍又是好友。

其实文人之间把好友写进诗里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然而,这首诗却被有心人利用。



就是曾经求取太清提诗的陈文述。

说起来这件事本就是陈文述的做法有失水准,却在心中种下了仇恨的种子。

这一年,陈文述恰巧来京城,看到了这首诗,再加上龚自珍又写了一首诗:

明月外,净红尘,蓬莱幽谧四无邻;

九霄一脉银河水,流过红墙不见人。

惊觉后,月华浓,天风已度五更钟;

此生欲问光明殿,知隔朱扁几万重?

陈文述看到后激动不已,他把两首诗联系起来,言之凿凿地说这是顾太清与龚自珍幽会的证据!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香艳传闻“丁香花案”。

纵使太清与龚自珍能妙笔生花,也不能改写这愈演愈烈的花边新闻。

最后,龚自珍郁郁离开了京城。

太清深知百口莫辩,也就三缄其口。

信你的人,无需你去争辩;不信你的人,纵使你磨破了嘴皮,也不会信。

天下事,无非三种: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的事。

只管做好自己的事,不争不辩,空穴来风终会消散。



不与己争,世界自静

墙外流言四起,红墙之内也不消停。

因为与龚自珍的谣言,太清被婆婆和前福晋的儿子火速驱逐出府。

想来丁香花案不但给了陈文述报复的机会,还给了争夺家产之人机会。

40岁的顾太清带着自己的一双儿女,无处可去,只能在西城养马营租住。

但居住的房子总是动荡搬迁,要是能有自己的房子就不必带着儿女四处游荡。

离开王府时,太清称得上净身出户,生活十分困难,吃饱穿暖都成问题。

身边唯一值钱的东西就是亡夫曾经送的金凤钗了。

于是,太清卖了金钗换钱,购置一处简陋房屋给自己和儿女容身。



这一年中,太清经历了太多,七月初先夫离世,十月末被婆婆赶出王府,身边的两儿两女,最大的也才13岁,孤儿寡母无枝可依,让人不胜唏嘘。

“桃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李煜的这首词跨越千年,成了太清当时的写照。

太清也曾想一死了之,但看到一双儿女,暗暗发誓为亡夫教导好孩子。

清贫的生活更能让人清心明志,看淡世态炎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心无物,天地宽。

当心定气闲后,繁华和落寞也就没了区别。



不过,命运总是出人意料。

19年后,王府继承人去世,因为没有子嗣,就把太清的孙子过继,回王府承袭爵位,继承家业。

跨越20年,太清再次以女主人的身份回归了王府。

因为大半生的操劳,晚年的太清体弱多病,双目几近失明,但仍笔墨不辍,续写了《红楼梦影》,这是《红楼梦》非常受欢迎的续本,太清也因此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

书中,太清借宝玉之口,讲述功名利禄,富贵荣华皆是过眼云烟,不必争,顺其自然就是最好的生活。

这无疑是太清经历一生辛酸悟出的真谛。

《菜根谭》有云,“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

不争不是懦弱,而是善待自己,成全自己。

不与己争,就是最好的成全。



人生在世,我们总在不经意间就把太多时间花在了与人相争上。

其实,“不争”才是处世的最大智慧。

老子曰:“夫唯不争,故无尤”。

顾太清的一生,既有幸福安好,也有坎坷波折,她始终保持着从容和顺的处事态度,看淡人生的种种喜乐哀愁。

不管外界世事如何变迁,都能守住自己的心,不与不必要的人和事争吵,顺其自然只做自己。

正是这样的不争,不理,不解释,专注而自持,使她活出了自己的节奏。

愿我们胸怀不争的处世哲学,在纷繁复杂的人生海洋里活出智慧的自己。

作者 | 晓爽,一个忙里偷闲的惬意人儿。

主播 | 韩丹,原广播节目主持人,视频号:韩丹下午茶。

图片 | 视觉中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