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故意刁难大臣:要吃公鸡下的蛋,却被大臣12岁的儿子轻松化解

[复制链接]
作者: chavop1-sp | 时间: 2024-6-15 15:06:30 | 历史|
0 69

3032

主题

3032

帖子

9096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096
发表于 2024-6-15 15:06:30|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甘罗是战国时期的谋士、政治家,同时又是当时秦国左丞相甘茂的孙子,12岁那年,胸怀锦绣的甘罗受到秦王政(即嬴政)的赏识,嬴政敕封甘罗为上卿,也即世人口中所说的宰相。
英睿不凡、聪颖有识是甘罗最大的优点和长处。原本,极具才华的甘罗应该在历史的卷册上留下一笔浓墨重彩、引得世人连连惊叹,但很可惜的是,史卷上有关于他的轶事和篇幅偏偏极少,所叙寥寥。
而甘罗的聪明不凡之处在于当他得知身为朝臣的父亲被秦王出的“难题”所困之时,不但敢于出谋划策、积极应对,还大胆地参与实施、怀着勇气登上了秦国的朝堂并与秦王直接应话对答。

由于甘罗的机智勇敢,使得甘氏一族成功地躲过了一劫。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甘罗一生的事迹和所为虽然不算光华耀世但也足够令其受到世人的认可,承认他是战国时期一位实至名归的睿谋之士。
战国时期秦国名臣甘茂与其睿慧过人的小孙子甘罗
在《史记》一书中,史学家司马迁对战国时期谋臣甘罗的记叙笔墨并不太多,我们仅仅能在《史记·甘茂列传》中对甘罗的一些生平事迹有所了解,这主要是因为“将门出虎辈”——甘罗乃是战国时期秦国名臣甘茂的亲孙子。
战国时期秦国名臣甘茂本是一名武将,他是楚国下蔡人士,少学诸子百家学说,后来经过秦国相国张仪的举荐而有幸得到了秦惠文王的认可和赏识,秦惠文王授甘茂为副将,命其协助大将魏章去攻伐汉中一带,以立战功。

公元前310年,秦惠文王薨逝,他的儿子秦武王赢荡继位为帝。嬴荡尚武好战、重视武将,曾指派甘茂去平定蜀地,甘茂不负君望,不久便凯旋而返。为了表彰甘茂的功绩,秦武王嬴荡便敕封甘茂为左丞相,当时的右丞相为樗里疾。
甘茂为人有勇有谋、骁勇善战,给国家立下了不少卓越的战功,本来他就这样安稳地当个丞相也没有什么不妥,但没有想到后来自负的秦武王嬴荡因为举了一个重鼎而把自己给害死了,其后,甘茂便继续对秦昭王俯首称臣、用心佐弼。
不久,直率坦荡的甘茂遭到了政敌公孙奭、向寿的排挤和非议,而那秦昭王偏偏又是个喜欢听信谗言之人。因此,甘茂为了寻求自保,迅速寻了个理由便逃到了齐国,并出任了齐国的上卿一职。

虽说跑到了齐国的甘茂觅得了安全之所,可他的儿孙却依旧留在秦国。
为了不令儿孙及亲眷遭受欺辱和委屈,甘茂便与昔日的挚友苏代秘密通信,恳切地请求苏代帮自己多多照拂身在秦国的儿孙族人。
老臣苏代在秦昭王面前还是颇有地位和威信的,很快,在苏代的力荐保举之下,甘茂资质平庸的儿子便在秦国的朝堂上得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官职。
甘茂的儿子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名字,但甘茂的孙子甘罗却十分出名,甘罗从小就被爷爷用心地抚养和管教,他敏而好学、机灵伶俐,将其称为秦国的神童亦不为过。

秦王故意刁难甘罗的父亲,幸得儿子甘罗机智解围
大体上来说,自幼便聪颖过人的甘罗应当是得到了爷爷甘茂的优秀遗传基因,可这份好基因却完全没有在甘罗的父亲身上体现出来半分。
甘罗的父亲之所以能入朝为官还是托赖了甘茂挚友、老臣苏代的一力保举,否则,他又有何等才华能力能令秦昭王垂眼相看呢?!
秦昭王找不到重用甘罗父亲的理由,于是有一天,秦昭王便在朝堂上故意提出了一个“难题”,打算为难一下甘罗的父亲,他说:寡人最近身体欠安,听人说唯有吃了公鸡下的蛋方能痊愈,但公鸡所下的蛋极其难找,不知哪位爱卿能替寡人解忧呢?
听了秦昭王那一番令人百思而不解的言语,众朝臣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回答是好。

言出有意的秦昭王没再多说,直接就把这样的“难题”丢到了甘罗的父亲身上,并限他3日内完成使命。
甘罗的父亲下朝回家之后一下子就蔫了下来,他抱着头唉声叹气,整个人焦虑不已、茶饭不思。
甘罗在向父亲问安的时候发现了父亲的异常和痛苦不安,于是,甘罗便从父亲的口中知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为了给父亲解除压力和烦忧,小甘罗把胸脯一挺,自信满满地说:父亲不必惊惶失措,待3日后孩儿替您上朝面圣,必能解除此忧!

3日后,穿戴整齐的甘罗怀着勇毅的心态入宫面圣,当他站在秦昭王面前的时候,倒是着实让秦昭王感到十分讶异。
秦昭王开口问道:你父亲何在,他今日为何不亲自上朝?
甘罗施礼后便正色答道:父亲今日在家产子,故无法前来入宫面圣。
秦昭王听了之后哈哈大笑,他继续问道:男人如何能够生子?莫非你父亲是有意欺君抗上?
甘罗回答说:陛下英明!既知男子一向无法生子,那么公鸡又怎会下蛋呢!
一番机智的朝堂问答下来,秦昭王被眼前的这个小孩所折服了,他没有因为甘罗父子俩的行为而生气,反而还对甘罗这个小童刮目相看、叹服不已。

12岁便被秦王政封为宰相的甘罗最终结局如何
神童甘罗很早便拜在了吕不韦的门下,算是吕不韦的谋士门客之一。
甘罗12岁那年,吕不韦遭遇了一场危机,面对棘手的难题,一向为政游刃有余的吕不韦亦是左右为难。
甘罗见吕不韦忧心忡忡,便毛遂自荐并勇挑重任,不但替吕不韦成功地纡解了危机,还令秦国没有派出一兵一卒便得到了16座城池。
由于甘罗的临危不惧,秦王嬴政见识到了什么叫“自古英雄出少年”,于是没过多久,秦王便敕封甘罗为秦国的上卿,也就是秦国的丞相。

甘罗12岁就官拜丞相一职,乃是历史上最年轻的丞相。
原本机智多谋、聪慧不凡的甘罗足可以在政治舞台上大展其才,但奇怪的是有关于他言行事迹的载录和笔墨皆在其12岁那年戛然而止,仿佛他突然之间就消失在了历史的时空之中,下落成谜。
不过根据一些野史传闻所言,甘罗有两种版本的结局。
一说,甘罗在出任秦国上卿的第三年就病殁了,甘罗过世后,他的父亲便将儿子的尸骸埋葬在了河南鄢陵县的张湾村,后来张湾村便因此而改名为“甘罗村”。

另外一种说法是:官拜上卿的甘罗在辅弼秦王期间,逐渐发现王上本性凶残暴戾,并非值得追随辅弼的贤君仁主。
于是,甘罗便想辞官隐退,但遭到了秦王的拒绝。
后来,机敏善谋的甘罗便假装亲近秦王的宠妃,故意“演出”了调戏王妃的戏码。
然而他的演技显然有点过了头,令秦王对甘罗的“不轨之举”暴怒不已,盛怒之下,秦王便下旨命人处死了甘罗。

战国时期政治家甘罗的结局至今仍然是一个待解之谜,不论他究竟死于何时、死于何故,总之他在史册中突然的销声匿迹则基本上可以推断出他没有得到善终的结局。
有人说,英才若锋芒毕露则必遭天妒天谴,大概在战国末期的乱世洪流之中,明枪暗箭、朝堂斗争都是难以躲开的漩涡暗涌,几经风雨、成熟老练的官士人臣尚且有人无法招架、不能成功避祸,更何况是一个年轻力孤、锋芒毕露的少年甘罗呢?!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