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观物:战国水晶杯

[复制链接]
作者: <逆流佳人身旁> | 时间: 2024-6-13 18:39:09 | 历史|
0 57

3165

主题

3165

帖子

9495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495
发表于 2024-6-13 18:39:09|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国家,在这片地大物博的土地上,经历了数千年的民族交融和朝代更迭,才融汇成如今这般繁荣的社会景象。文物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

搜狐浙江推出“文史观物”专栏,旨在透过文物感知浙江历史的真实与温度,让观众不单只是对器物本身的欣赏,更是能感知时代背景下的社会面貌与人物关系。
战国水晶杯


本期视频由文史学者刘宏带您走进文物的世界,一只货真价实的战国水晶杯,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是杭州最穿越的文物。
战国水晶杯为战国晚期水晶器皿,于1990年出土于浙江省杭州市半山镇石塘村,现藏于杭州博物馆。作为迄今为止中国出土的早期水晶制品中最大的一件,战国水晶杯无疑是国之重宝,人们惊叹于其形制与现代人们使用的玻璃杯并无二至,于是它就有了最具“穿越感”国宝的名号。
战国水晶杯的出土,是杭州城从文明黑暗中苏醒的标志,它的背后隐藏着杭州城的发展之迷。

战国水晶杯
杯高15.4厘米、口径7.8厘米、底径5.4厘米
1990年杭州市半山镇石塘村出土
杭州市博物馆所藏
战国水晶杯以其精湛的弧面打磨工艺和抛光工艺著称。在战国时期,玉器加工技术已经进入鼎盛阶段,因此对于这种工艺来说已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了。
由于玉器加工的关键工具砣在材质上的改变,碾琢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战国时期的许多玉件线条干净利落,边角磨得锋利如刃。水晶在地质学上属石英,硬度为摩氏7度,虽然是比玉石更硬的材质,但使用金刚砂类的中间介质对其加工还是可行的。也让战国水晶杯在制作过程中能够实现更为精细的加工和打磨,从而展现晶莹细腻的外表。
此外,整件器物呈现出淡淡的琥珀色;局部可见絮状的包裹体。器身呈敞口,平唇,斜直壁,圆底,圈足外撇;表面光洁无纹,造型简洁。
学者介绍


刘宏
杭州文史学者,杭州市优秀讲解志愿者,杭州市最美博物馆志愿者。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