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官逆袭之路:他用一千头牛复国,之后邻国用57座城买他去当相国

[复制链接]
作者: <逆流佳人身旁> | 时间: 2024-6-25 21:42:29 | 历史|
0 51

3172

主题

3172

帖子

9516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516
发表于 4 天前|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的统治岌岌可危,各路诸侯势力并起,上演了一番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乱世景象。
齐国能够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绝不是偶然,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条件俱全。
一、齐国称霸
齐国位于如今山东等地,东面临海,与之接壤的诸国军事力量都不强,不用时刻担心邻国出兵来犯。再加上,临海的便利条件可以发展渔业和盐业,这使得齐国成为最早富庶起来的诸侯国,各路人才也是崭露头角。

大名鼎鼎的齐桓公麾下有管仲和鲍叔牙等杰出人杰,而且难得的是这些人才的心思都一致地放在如何使齐国强大起来。可惜齐国到了战国时期,境遇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所谓物极必反,巅峰也意味着要开始走下坡路。
当时齐国几乎可以单挑任一诸侯国,就算是秦国对齐国也是有所畏惧,不敢与其硬碰硬。甚至,秦国还主动与齐国交好,和齐国提议,说两国一个在西,一个在东,本就不接壤也互不相扰,不如平起平坐,你称东帝,我称西帝。
二、五国联合伐齐
随后,齐国灭掉了宋国,打破了两国平衡的局面。因为宋国原本也是一个富得流油的国家,这样一来,齐国势必会超越秦国。秦国就必须要打击齐国的势力,其他诸侯国也担心自己会被齐国逐步蚕食,落得个宋国的下场,于是就有了之后的五国联合伐齐。

本来五国攻打齐国也没想把齐国往死里打,目的就是削弱齐国的实力罢了。所以没多久,除了燕国之外,其他诸侯国都收手了,捞到好处就行了,没必要把人家往死里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临死反扑可不是开玩笑的。但燕国却没这么想,燕国想趁此良机,一举灭掉齐国,因为燕国和齐国有前仇旧怨。
三、乐毅伐齐
齐国和燕国是邻居,但相比之下燕国较为羸弱。齐国曾经趁着燕国内乱之际攻打燕国,在其境内烧杀抢掠,坏事做尽,还杀了燕王。后来齐国的恶劣行径遭到了燕国民众猛烈的反抗,其他诸侯国也出兵援燕。燕国才免于灭国之祸,但两国也结下了杀父的死仇。
齐燕交战,燕国派出了用兵如神的著名将领乐毅,齐国兵败如山倒。不到半年的时间里,齐国七十余座城池失守,连当时的齐王都被杀害,只余下莒城和即墨两城在负隅顽抗。

在所有人都觉得齐国这次大势已去的时候,事情出现了转机。燕国军队围困即墨之初,城中守将出战意图解围,不料却战败身死。城中一下群龙无首,众人惶恐不安,照此发展下去,即墨定当不攻自溃。
三、田单反间连环破敌
正在此时,田单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田单原本是齐国王室的远方亲戚,可这虽然是沾亲带故的,但也一表三千里。田单家早已不如旧时了,田单自己的官职也类似于今天的一城城管,管理一城的市场秩序。

即墨本就是一个富裕的大城,再加上田单临阵不乱指挥有方,足足抵抗了燕军好几年。终于,田单等来了一个好时机。原本支持乐毅的燕昭王去世,继位的燕惠王对乐毅久攻不下两城之事颇有微词,心存异议。
田单就使了一招离间计,散播言论说乐毅攻不下两城是想要拥兵自立,意图染指燕王大位。燕惠王果然中计,临阵换下了乐毅,顶了一个草包上去。田单又找人去燕军驻扎地,谎称自己要投降,意在麻痹燕军使其放松警惕。

田单则趁着夜色用事在城中找好的上千头牛,在牛角上绑上尖刀,尾巴处系上浇了油的芦苇,并且点着了火,驱赶着这些牛向燕军猛冲而去。不仅如此,尾随其后的还有在城中招募的五千余名视死如归的壮士。

这场战役燕军惨败,新任将领骑劫身死。齐国士气大振,田单又号召齐国之前沦陷的城镇反抗燕国,不出多月就一鼓作气拿回了此前失去的七十余座城,还迎回了齐襄王。可惜,齐国经历这一劫难之后,元气大伤,再无称霸的可能,只图能够自保了。
四、田单功高震主转投赵国拜相
而齐国能够逃脱这一劫难也多亏了田单,自然就有封赏。但也正是因为田单之后在齐国威望颇高,反而引起了上位者的忌惮。田单也是个聪明人,深知上位者的心理,更何况他也正是用了这一心理才得以对付乐毅,田单很愁,愁自己怎么能善终。

后来,赵国看中了田单的能力,向齐国提出用河间三座城池以及其附属的五十四座小城来交换田单。这简直就是雪中送炭,田单毫不犹豫地投奔了赵国。赵国此举不仅断掉齐国一臂,使齐国再无猛将,几十年不敢出兵,还能用田单替自己攻打燕国,一举两得,实在聪明。田单在赵国官拜相国,最后也在赵国终老。
参考文献:《战国策》、《史记》词条:《田单》、《五国伐齐》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