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左传的智慧-郑桓公的一个决定,让郑国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

[复制链接]
作者: 拨云见日 | 时间: 2024-3-17 18:47:02 | 历史|
0 32

3193

主题

3193

帖子

9589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589
发表于 2024-3-17 18:47:02|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秋左传》开头第一个故事就是郑庄公克段于鄢,这篇文章极为经典。后来清代吴调侯选《古文观止》,这篇文章也是第一篇。
郑国是春秋第一个霸主国家,郑庄公是春秋第一个霸主,比齐桓公还要早,虽然实力比后续的齐桓晋文要差一些,但纵横捭阖的霸气那是一点不输啊。

古代的地缘智慧——兵家必争之地
《史记 郑世家》开头的故事却是一个天下选址建国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郑庄公的爷爷郑桓公。郑桓公是周厉王的小儿子、周宣王的庶出弟弟,算是周王亲支近派。后来,幽王昏暗,诸侯叛周。
桓公也就想给自己留条退路,就询问周朝当时认为最智慧的太史伯,咨询一下去哪里分封建国。
太史伯回答:“只有洛水东、黄河南能够安居。”桓公赶紧追问为什么,太史伯回答:“那个地方邻近虢国、郐国。虢国和虢国的国君都贪图利益,百姓不依附他们。如今您身为司徒,百姓都爱戴您,您如果能够到那一带定居,虢国、郐国的国君看到您正手握大权,很容易分给您土地。假如您真能在那一带定居,虢国、郐国的百姓就都会成为您的百姓。”

郑桓公墓
郑桓公说:“我希望到南边的长江岸边居住,怎么样?”太史伯回答说:“如果周王室衰落了,楚国必定兴盛。楚国兴盛了,对郑国没有好处。”
郑桓公桓公说:“那我想到西方定居,如何?”太史伯回答:“那里的百姓贪婪好利,难以长期居住。”
接着郑桓公本着吃瓜群众的好奇,问了一个非常著名的问题,他问:“如果周王室衰弱了,哪一国会兴盛呢?”
太史伯回答说:“应该会是齐、秦、晋、楚吧?齐国,姜姓,是伯夷的后裔,伯夷曾辅佐尧掌管礼仪制度。秦国,嬴姓,是伯翳的后裔,伯翳曾辅佐舜安抚各部落酋长。还有楚国的祖先,都曾经为天下立下功劳。周武王击败纣王后,成王将叔虞封到唐地,那里地势很险要,这些有德者的后代与德行衰微的周室并存,也都必然兴盛。”
郑桓公说:“好。”于是急忙向幽王提出把其百姓迁移到洛水以东,虢、虢的国君果然向他献上十座城邑,他创建了郑国。

从后续的历史看,太史伯真可谓是地缘政治大家,虽然他给郑桓公推荐的这个地方后面被证明是“四战之地”,一直被反复揉搓。但如果把郑国作为中等诸侯的定位与它的地缘政治挂钩的话,郑国能够成为“春秋小霸”已经是难能可贵了,毕竟当时郑国分封就很晚,能选的地方不多了。
如果再结合太师伯对后续天下大势的分析,他简直就是地缘政治大师,虽然他说的是什么有德者后代的外衣,但他说的这些国家无一例外都是地缘政治特别好的地方,太史伯这些分析甚至有点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的味道。
地缘对国家的影响
我们读春秋史,不限于春秋本代历史的,但要从春秋的历史延伸。现在就到了我们谈谈地缘政治的时候了。我们先以郑国为例看一下 :

这是我从网上找到的郑国大体位置在今天卫星图上的标识。可以看到郑国紧挨着周,这样郑国对周的一举一动非常清楚。这两地近到什么程度?
后来周郑交恶的时候郑国甚至会直接割掉周的麦子带回去。随着周的逐渐衰落,郑几乎是直接可以挟制周的,这样天然就有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这个地缘是郑庄公成为春秋初期霸主的重要原因。
从地理位置上看,郑处在中原腹地,交通要道,现在的郑州市也是重要的交通枢纽。陇海线和京汉线交汇于此。

而且从地形看,郑国处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伏牛山脉东北翼向黄淮平原过渡的交接地带,这里地势平整,特别适合农业生产。
但缺少天然屏障,没有大型山脉阻挡,在古代大山大河的阻挡几乎是难以逾越的,什么划江而治就是依赖长江天险,伐蜀难就是因为山川阻隔,这种地理上的优势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而郑国在这方面就很贫乏,与之相比晋国表里山河,齐国枕山倚海,其中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这种地理条件就造成了一旦郑国衰败或者有外部征伐,敌人可以轻易进入腹部地区,甚至直接危及国家存亡。由于交通要道,而且还是楚国争霸中原的重要地理战略支点位置,所以后来晋楚争霸,两国都一直先收拾郑国,郑国夹在中间真是风箱里老鼠——两头受气。
与它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晋国,晋国地缘位置好到什么程度,城濮大战前夕晋文公非常紧张,底下大臣就说:“咱们晋国的位置,如果跟楚国打败了,退回去也没人能危害咱们国土。”正是这种进可攻退可守的地理位置,让晋国可以有很大的战略弹性,从容争霸。

结语:
地缘对于历史的影响,往往被很多读历史的人忽略,但在现实中却又至关重要。后世治国者往往在区划设计甚至制度设计的时候非常重视这一点。
比如徐州,在文化上更接近山东,不管语言还是文化都更近似,为什么自古以来好像治国者从没考虑把徐州连云港地区划到山东。这是为什么?
因为从地理位置看,山东东边靠海,西北方向有泰山之险,如果南边徐州等地交给山东,很容易造成割据。同理安庆是南京门户,太平天国的时候为了保卫安庆陈玉成在此地与湘军血战。但安庆属于安徽,南京属于江苏,也是互相牵制。
如果读者有兴趣,可以看看咱们中国的区划地图,很多看似奇怪的划分都有点门道在里面,这个问题也是历史地理学的一项很重要的研究内容。
铺垫了这么多,下一篇我们要聊到春秋小霸郑庄公了,其实他的故事,远比看上去的精彩多了。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