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到陕西,五百年间,秦人如何从马场逆袭,登上皇位?

[复制链接]
作者: 拨云见日 | 时间: 2024-6-25 11:31:34 | 历史|
0 73

3196

主题

3196

帖子

9598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598
发表于 3 天前|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黑龙从西方来
秦人一直生活在西方,祖先是大费。据说大费曾跟随大禹一起治理洪水。大费出生在一个干部家庭。父亲大业是舜的司法部部长,因为有功,大业一家被舜“赐姓赢氏”。

在往上追溯,秦人祖上既然还有“玄鸟人”。传说,大业的父亲是颛顼的孙女,叫女脩。因为在外面的时候,无意中吃了一个玄鸟蛋,而生下了大业。随时鸟蛋生,但后来的秦人族群的图腾却是龙,这里面的奥妙就不得而知了。

秦人祖上既有国姓,又有神话加特,也可谓是出身神奇显赫。
平王东迁,秦人,蛟龙变飞龙。
虽然祖上得志,但后来的秦人却并没有飞黄腾达。到了西周,秦人没有能担任一些像样的官职,而是继续操守着老本行,调训鸟兽。可秦人的运气不得不说是非常好的。周穆王时,秦人给周王室养马,做起了天苍苍野茫茫的牧马人来。可毕竟是给天子养马,养好了没准也可以获得赏赐。

果然,周穆王西狩的时候,他看中了擅御马的造父。让他当驾驶员,陪自己周游列国。回来后的造父不仅在外面大饱眼福,还得到了封地赵城。
周孝王的时候,秦终于受封了。爵位是大夫,封邑在秦,在今天的甘肃省。虽然爵位很低,但无论怎么说秦人有了自己的封地,还得到了周王的认可,过着小康的日子是绝对没问题了。可是秦人这是心里爆发一种我要成功我要努力的欲望,开始奋发向上
不久,机会就来了。周幽王乱放烟火,导致国都被西戎占领。

没了地盘,太子周平王不得不东迁洛阳。这时候正是已经算是成功人士的秦襄公,一路护送周平王到洛阳。一路上可谓是无微不至,生怕平王饿着冻着伤着。到了洛阳后,有点感动的周平王,大手一挥,对秦襄公说:岐山以西的土地是你们的了。先别替秦襄公高兴先,后面周平王又来了一句:如果你们能从野蛮人那里抢过来的话。

是的,秦襄公得到了一张空头支票。当然空头支票并非一点价值也没有,这毕竟是王室的承诺,有了这张支票,秦襄公就可以合法的带着人去抢东西了。周平王没想到,后来秦的国君真的把岐山的土地给抢了过来。秦文公(前750年)还把岐山以东的土地献给了给他们开空头支票的周王室。周天子当然没想到,秦人如此争气,后来中原的诸侯也没有想到,秦人到达岐山后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不断地东进。
诸侯卑秦,丑莫大焉。
周平王迁都后,中国历史很快进入了春秋。周王室只能夹着他的空头支票在洛阳屈居着。彼时的秦已经出了一个秦穆公,穆公带着秦国跻身到了春秋五霸。

可惜当时的那些老强国们,似乎看不太起这个从西边来的养马的暴发户。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秦穆公带领秦国参战,并成为了战胜国。胜利了,战胜的诸侯国就开了一个酒会来祝贺祝贺,随便讨论一下怎么分赃(胜利果实),史称践土之盟。
会上可谓是笙歌燕舞,霸主国晋,同盟国齐、宋,战败国楚、卫、陈,都到了。甚至连中立国,没参加过战争的鲁国都接到了邀请。

可做为战胜国的秦却没有来,莫非是秦不肯来?并不是,这正是提升国家形象的大好场合,秦国是亲自不得要参加。原来是主办方根本没有想要邀请它这个战胜国。中原的诸侯们依然以正统自居,根本就没有看上这个西方来的秦国,在他们眼里秦国只是一个走了狗屎运的暴发户。很快他们眼中的暴发户,就要与他们逐鹿中原了。
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面对 其他诸侯的异样眼光,秦国并没有心生自卑。而是认真的反思自己有什么不足。同时求贤若渴,秦孝公更是向天下发出求贤令,网罗六国人才。

秦国急需人才,渴望统一六国,这就和当时的法家所讲的霸道不谋而合。秦孝公便在这时候等来了商鞅。商鞅一来就先给秦国打了一剂强心针。在南门立木,为变法准备好了舆论基础。

接着上奏秦孝公,重用客卿,把许多旧贵族赶出政府,夺太后权利,加强王权,割太子老师鼻子,树立个人威信。在中央可以说已经没有什么阻碍了。于是商鞅开始着手准备一支更大的针,他准备给帝国做外科手术。
废领主,行地主。废井田,开阡陌。也许是因为商鞅不是秦国人,在秦国自然也没有世袭的土地。所以他对那些秦国旧贵族就地主下起手来,那是一个恨。眼睛都不眨一下的就把世卿世禄制度给废了。在旧地主还在风中凌乱的时候,商鞅又宣布确立土地私有,保护新兴地主的利益。

奖励耕织。商鞅知道吃饭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农业更是一个国家的立身之本。鼓励老百姓遇山开荒,有田多种,就连家里的老弱妇孺都被号召起来,不能下地干活的孩子女人在家织布。就这样日子一长,秦孝公笑的合不拢嘴,税收一天比一天的多得起来,钱有了,接下来自然要干点大事了。
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至今。
有了钱势必要对军事进行改革,然后重拳出击值捶诸侯心脏。提升军队战斗力的方法就被提上日程。实用主义讲究霸道的商鞅很快就拿出了迅速提升军队战斗力的方案。奖励军功,设立十二等爵制。此后秦军作战看人就杀,杀了还不算,还要砍下人头来,打包带走。每次秦军归来,手里都拎着血淋淋的人头,虎狼之师的称号也随之而来。那一个人头回去便升一级,人头越多升官也就越快,人头成了评定军工的标准。秦军越战越勇,六国人闻秦军而丧胆。
秦国的东进在商鞅变法之后不断加大了脚步。

秦孝公的儿子即位后(公元前325年),成为了秦国历史上第一个称王的人,是为秦惠文王。他在位期间,虽然残杀商鞅,但是却为进行了许多军事行动。北扫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淤。东南西北的一系列行动,颠覆了诸侯对秦国的认知,他们知道这个西边来的牧马人,这次是绝对认真的来与他们争地盘的。
来争地盘的秦军只有60万,七国兵力排名中,只排第三。前两名是100万兵力的楚,并列第二坐拥70万兵力的齐魏。

随便一国与秦国对决,秦国在兵力上都不占优势。可秦昭襄王就靠着60万兵力,活生生的活埋了赵国40万人。
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秦将白起坑杀40万赵军。从此秦军东进无人能挡。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诀浮云,诸侯尽西来。
秦王嬴政13岁救即位了。没人能想到这个小孩会是以后的千古一帝。

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经过一阵宫廷的血雨腥风之后,开始亲政。六国灭亡的时间开始倒数。公元前236年嬴政出兵赵国,一路高歌猛进,打到邯郸城边才停下来。公元前234年,倒霉的赵国再次遭到攻击,赵国小强般又活了下来。公元前230年,在一旁观望的韩国遭到进攻。路人甲韩国贡献了一血。成为了最先灭亡的六雄。公元前229年,赵国再次找到进攻,这次它的运气就没有那么好了。先是邯郸没了,接着迁都代郡,代郡也没了,公元前222年,赵国贡献了二血。

为了秦军能更加方便的灭楚,公元前225年,秦军水淹大梁,魏国最终在洪水中没喘过气来,也灭亡了。魏灭了,灭楚也就更加方便了。公元前225年,秦将李信率二十万大军进攻楚国。哪知一波三折,到了公元前224年,王翦率60万秦军,围了楚国一年,才将楚国灭亡。早在之前,因为荆轲刺秦王,秦王就因此大怒,想灭燕,以解心头之恨。没想到燕王打仗不行,还挺能跑,一路从北京跑到辽东。公元前222年,秦军才追到燕王,一追上休息都没休息,上去就是一顿砍,演燕国灭亡。最后的最后,轮到了幸运儿齐国,这时候秦统一六国基本已经成为定局。秦军也懒得打了,齐人好像也不太抵抗。秦王就直接派人骗齐王,五百里封底,换不换齐国,不换就打。齐王不知是傻还是不傻,直接说换。

公元前221年,秦国用十年时间统一了六国。秦王嬴政也最终因上古以来未尝者,五帝之所不及,称成功,传后世。的伟大功绩被称为千古一帝。
#秦皇宝藏#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