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赵、韩分晋后,都发现了一个问题,是什么导致最后秦国统一的

[复制链接]
作者: <逆流佳人身旁> | 时间: 2023-2-8 21:37:55 | 历史|
0 23

3035

主题

3035

帖子

9105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105
发表于 2023-2-8 21:37:55|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秋战国时期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正史记载的大动乱时期,上承周朝、下继秦朝。它的出现对我国封建主义专制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提起春秋战国时期,我们最先想到的就是著名的战国七雄。它们分别是:韩国、赵国、魏国、楚国、燕国、齐国和秦国。但韩国赵国和魏国不明不是一开始就出现在七国的纷争中的。他们都是由一个名叫晋国的大国中分裂而来的。

晋国作为战国初期的霸主,在春秋时期便已经位于五霸之一。强大的军事实力使得晋国在中原各国中的地位很高。同时常年的征战扩张也使得晋国的疆域广大。
晋国虽然对外作战勇猛,但内部却及其不团结。各大家族之间纷争不断。晋王室逐渐无力对其进行管制,晋国逐渐衰落。终于,公元前376年,韩、赵、魏三家分晋。自此,战国七雄正式形成。

不过,三国分晋之后,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三国的都城离农业发达,土地肥沃的中原地区距离太远。由于晋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原因,韩、赵、魏三国最初定都并不理想。再加上当时的交通及其不便。三国无法参与中原富饶土地的争夺。
于是,三国开始相继迁都。由于晋国地处西部地区,所以三国不断向东迁都。赵国将都城从晋阳迁至邯郸,魏国将都城从安邑迁到了大梁。但相比于赵魏两国,韩国的实力较小,国土面积也较小,所以并没有找到合适的迁都目标。只能进而求其次,暂时将都城定在宜阳。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宜阳气候方面和地理位置方面的劣势逐渐明显起来。首先,益阳地区降水较少,且季节性降水分布不均匀,这对当时以农业为主的小农经济无疑是一个不可轻视的问题。同时,宜阳的地理位置也无法较好管制全国。于是韩王不得不开始物色下一个都城。
同魏国赵国这样的大国争夺土地显然不现实。于是,韩王把目标放在了郑国身上。郑国作为春秋时期的霸主,虽然衰落,但是势力仍存。韩国在短时间内吞并郑国并不可能。只能等到郑国完全衰落,再寻找机会一并举攻下。

终于,在韩国数年的艰辛努力下,公元前375年正式吞并郑国,并迁都新郑。韩国国力大涨,拥有了成为战国七雄的资格和争夺中原地区的实力。
韩国迁都完成之后,我国便正式的进入战国七雄的争霸时期。韩、赵、魏定都中原,对于原本已经在中原立足的楚国、韩国和齐国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威胁。在有限的资源中,各个国家都想方设法的使得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于是国家之间纷争不断。

不过,各国都把注意力放在了对于中原土地的掠夺上,谁都没有注意,远在西北边陲,那个一开始被各国轻视的秦国正在一步步崛起。并开始了一统中原的行动。
商鞅变法后,秦国的经济实力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特别是在实行了军功爵制之后,秦国士兵在地位的利诱下异常勇猛。秦国的军事实力得到提高。已经足够与中原地区的老牌霸主逐鹿中原。

终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专制的君主制国家。列国纷争的局面就此告一段落。其实国家迁都一事在我国古代的历史上十分常见。迁都的原因无非关乎统治者执政和气候问题。
韩国、赵国、魏国迁都是因为中原地区土地肥沃,这对于当时以农业为发展命脉的时代来说,是称霸的必然要求;孝文帝迁都是为了适应中原汉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便于实现民族统一。明代迁都则都是为了统治者能够更好的治理国家。

结语:总而言之,迁都一事是我国古代君王为了能够更好的管理国家,更快的提高国家的实力而进行的经常性的手段。从这一起点出发,迁都一事,部分程度上也体现了古代君主们的上进心态。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