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名将廉颇,为赵国立下汗马功劳,为何晚年客死他乡?

[复制链接]
作者: <逆流佳人身旁> | 时间: 2024-5-16 21:50:28 | 历史|
0 86

3122

主题

3122

帖子

9366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366
发表于 2024-5-16 21:50:28|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于廉颇这个人,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他曾在蔺相如门前负荆请罪,还有“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典故。除此之外,廉颇还有很多值得称道的事情,更为重要的是,他与白起,王翦和李牧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

廉颇剧照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威风凛凛,又知错能改的英雄人物,最后却落了个晚景凄凉,客死他乡的下场,这是为什么呢?
在赵惠文王在位的时候,最强盛的两个国家分别是东方的齐国,和西方的秦国。文王十六年(公元前283年),廉颇带领赵军打破比赵国强盛的齐国,并且长驱直入,冲入齐国边境,攻取了阳晋。

自此之后,廉颇的大名威震四方。班师回朝之后,廉颇一飞冲天,被封为上卿,上卿是当时最高的爵位。
完璧归赵之后,蔺相如也被封为了上卿,并且位于廉颇之上。廉颇开始不服,他辛辛苦苦,九死一生,立了那么大的战功,才被封为上卿。而蔺相如不过是个平民,耍了几句嘴皮子,就混成了上卿,还压了他一头,凭什么?

蔺相如剧照
于是廉颇就背后说人家坏话,并且打定主意,一定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知道后,根本不理他,还躲着他。
蔺相如的门客都看不过去了,于是提出辞职。蔺相如为了挽留自己的门客,说了一番感人至深的话。这番话传到廉颇耳中之后,顿时羞愤不已,上门负荆请罪,此后两人成为了两肋插刀的好友。
后来廉颇再次攻打齐国,再次大胜。攻打魏国,同样打了胜仗。甚至秦国都是他的手下败将。
很快,到了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这本是一场名将之间的对决,如果不是秦国用了反间计,赵国出了猪队友。胜负难料。

赵括剧照
此时是赵孝成王在位期间,因为耳根子软,中了秦国的反间计,坚决要罢免廉颇,让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上场。秦国知道之后乐坏了,没几天,赵国就把家底败光了,差点灭国。赵括也死在了长平。
幸好赵国还有楚国和魏国两个盟军,靠着接济,赵国才勉强度过了难关。
长平之战十年之后,赵国还没缓过来劲儿,燕国开始趁人之危,攻打赵国。生死存亡之际,赵王又想起了他曾经嫌弃过的廉颇,
廉颇领军反击,以少胜多,杀死了燕国大将栗腹,还俘虏了另外两名大将,甚至包围了燕国的都城。无奈之下,燕国只好求和,割让了五座城池。

经此一战,廉颇向赵孝成王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被封为信平君,并任假相国(代理相国)。
不久之后,孝成王去世,赵悼襄王继位。不得不说,赵国的国君真是一代不如一代,这位赵悼襄王还不如他的父亲。刚一上位,不顾外面虎视眈眈,首先罢免了廉颇的军职。从此之后,廉颇整天受排挤,一气之下投奔了魏国。
但是谁敢轻易重用一个外国人啊,还是廉颇这么厉害的人物。于是魏王并不用他。
廉颇走后,秦朝又开始攻打赵国,多次被围困。没有办法,赵王只好请廉颇回国。而廉颇因为在魏国得不到重用,英雄无用武之地,也想回赵国。

赵王
偏偏,赵王的宠臣郭开是个小人,与廉颇有仇。郭开贿赂了去探望廉颇的使臣,让他说廉颇的坏话。于是就有了“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个典故。赵王嫌廉颇老了,放弃了用他。廉颇因此没能回到赵国。
楚国国君听说赵国嫌弃廉颇,魏国又不敢用他,就起了心思,想捡个漏。然而到了楚国,廉颇并没有什么建功立业的机会。廉颇非常想念自己的家乡赵国。从此之后抑郁寡欢,没过多久就死在了楚国。
而廉颇死后不久,赵国就被秦国灭了。也不怪秦国太狡猾,屡次使用离间计,怪就怪,赵国最后的两位国君没什么本事,还有被害妄想症,总担心别人害他。赵悼襄王罢免了大将廉颇。而他的儿子赵王迁更是品行不端,直接将另外一位名将李牧杀了。

李牧剧照
接连失去两位名将,赵国不灭国都天理不容。
廉颇之所以有这么凄凉的结局,一是因为他权势太大,功高盖主,受到了赵王的猜忌。二是因为,赵国的国君人品有问题,亲小人,远贤臣。归根结底,还是国君有问题。
各位是怎么看的呢?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