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寤生:深沉能忍、出手果断、直击要害,且能瞻前顾后、留有余地

[复制链接]
作者: user1 | 时间: 2024-6-30 03:54:13 | 历史|
0 102

3184

主题

3187

帖子

9599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599
发表于 前天 03:54|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国历史上的春秋初期,有一位国君的治国理政能力,可圈可点,耐人寻味。
他使西周末期才诞生的一个小国家,于春秋初年率先崛起。过程中,他的一些作为,确实有着独到之处。他,就是郑庄公(姬姓,郑氏,名寤生)。
一、郑寤生深沉能忍,忍出风度。
苏轼在《留侯论》中说:“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郑寤生就是一个“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的人。在其母亲姜氏与他的弟弟姫段串通一气,扰乱国政,图谋不轨的时候,他做到了隐忍不发。

姜氏非常喜爱小儿子姬段,想让他拥有好的封地,以此使他扬名立威,从而达到一些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
郑寤生虽然洞察出了其中的不利之处,但仍然遵照母亲的要求,把姬段分封到京地。
姬段到了京地后,大修城邑,图谋不轨。郑寤生知道后,一如既往,没有任何异常表现。听之任之,忍而不发。

后来,姬段肆无忌惮、得寸进尺的种种行为,让朝臣们都感到“是可忍,孰不可忍”,都劝告郑寤生及早应对,以免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可是,郑寤生却以“不义,不昵,厚将崩”的理由,婉转地回绝了朝臣们的建议。
郑寤生遇事能忍,还表现在他与周王室的关系上。当时的周桓王年少气盛,时时为难他。

面对周桓王的一些不理智行为,他极力克制内心的恼怒,主动去京城朝拜他,希望以此缓解长期以来彼此间的不太融洽的局面。谁知周桓王并不买账,让他吃了个闭门羹。
接着,周桓王又任命虢公林父为右卿士,让他与身为左卿士的郑寤生分庭抗礼,并强行向郑国索取了邬、苏、刘、邘等四座城邑。
周桓王的所作所为,虽然令郑寤生很生气,但他还是强压怒火,以礼行事,恭恭敬敬地对待周桓王。
遇事深沉能忍,昭示着郑寤生的性格特征。但同时也反衬出他的老谋深算,工于心计。
二、郑寤生出手果断,直击要害。
面对胞弟的僭越乱礼、周桓王的无理打压,郑寤生在隐忍的同时,一直做着充分的准备。
可惜的是,他的那些对手们,把他的克制隐忍、妥协退让误认为是一种懦弱无能、软弱可欺的表现,于是乎步步紧逼。
当姬段调派军队企图偷袭郑国国都,周桓王举兵进犯郑国纵深之地时,他们忘乎所以的举动,正好为郑寤生全面反击提供了机会。
当问题到了不得不解决的时候,他不再忍让,果断地给对手以迎头痛击——“克段于鄢”,一举端掉国内动乱的祸根;用新型的“鱼丽”阵法,杀得周桓王的联军人仰马翻,连周桓王本人也中箭负伤。

可见,郑寤生不出手则罢,一旦出手,不但准而且狠,雷霆万钧,摧古拉朽,给对手以毁灭性打击。
郑寤生的忍让,并不是单纯的隐忍和退让,而属于韬光养晦、后发制人的大格局修为。他不是不想马上实施反制,而是不想在没有足够胜算的情况下,盲目行动。
三、郑寤生瞻前顾后,留有余地。
孔子说“过犹不及”。真正高明的政治家、战略家,不仅不会在胜利面前头脑发热、忘乎所以,而且能够适可而止、见好便收,绝对能够做到“有理,有利,有节”。

当郑寤生挫败姬段的叛乱阴谋,迫使其逃窜到共地后,便不再追击。因为他明白,此时的姬段就是一条丧家之犬,不必要继续穷追猛打。
郑寤生的母亲姜氏在姬段反叛作乱的过程中,扮演了很不光彩的角色,他对此既痛苦又愤恨。
为此,他曾发誓,永远不再见他的母亲。但是,为了江山社稷,还是通过“掘地见母”的方式,与姜氏和解了,“遂为母子如初”。这样,他赢得了“孝”名,因而也提高了自己的政治站位。

当郑国军队对阵周桓王大获全胜,祝聃等将领建议乘胜追击,以扩大战果之时,郑寤生异常冷静地表示:“君子不欲多上人,况敢凌天子乎?苟自救也,社稷无陨,多矣。”遂下令停止追击,放了周桓王一马。
而且,他还派人前往周桓王的军营,慰问负伤的周桓王,从而给他一个下台阶的机会,使得双方的关系不至于闹到彻底决裂的地步。
运筹帷幄,择机而动,动则必成。这样一来,郑寤生既赢得了利益,也给对手留了余地,一石二鸟。
是啊,示弱未必弱,逞强未必强;杀人不过头点地,得饶人处且饶人;给别人留下退路,也就是给自己留有余地。
郑寤生早已成为历史,然而,他的政治智慧、统御谋略,却依然令世人回味、叹咏。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