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史书,千古血与泪,古之先贤精神,崇高的操守铸就万世功与名

[复制链接]
作者: user1 | 时间: 2024-6-30 19:10:52 | 历史|
0 96

3185

主题

3188

帖子

9602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602
发表于 前天 19:10|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古代的史官有“秉笔直书”的好传统,他们都知道“夫所谓直笔者,不掩恶,不虚美,书之有益于褒贬,不书无损于劝诫。”因此,对帝王们的言行,随时都要记录下来,都要“直书其事”。哪怕屠刀架在脖子上,也要说真话,不说假话。
春秋时,齐庄公与大臣崔杼的妻子私通。崔杼知道后,便设计杀了庄公,立庄公的异母弟杵臼为君,是为景公。崔杼也自封为相国,飞扬跋扈、专断朝政。但他对弑君之罪十分惶恐,特别是担心被史官记录在史册上,留下千古骂名。
某日,崔杼见到史官,找着记录的竹简一看,竹简上面赫然写着“某年某月某日,崔杼弑其君。”崔杼大怒,挥剑杀了太史。

按当时的惯例,史官是世袭的。于是,崔杼又召来太史的二弟说道:“你哥哥竟然不听我的命令,我已处决了他,今后由你来接任太史之职。你就写庄公是病死的,不然,你哥的下场就是你的下场。”可是太史二弟冷静地摊开竹简,提笔写道“某年某月某日,崔杼弑其君。”崔杼怒不可遏,又拔剑杀了太史二弟。
接着他又将太史的三弟召来,凶狠地说:“你两个哥哥都已经死了,难道你也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如果改变写法,还能有一条活路。”但太史的三弟平静地回答:“按照事实秉笔直书,是史家的天职。与其失职,还不如去死。”结果还是在竹简上照直而书。
崔杼被气得七窍生烟,咬牙切齿,恨不得立刻把太史的三弟碎尸万段,但最终怕惹起众怒,不可收拾,只好强压怒火不了了之。
到了西汉,中国史官的坚毅精神,在司马迁身上又一次大放异彩。

司马迁的厄难,不是因为秉笔直书,而是由于忠言直谏;不是源于著作《史记》,而是起因于李陵事件。然而,秉笔直书的史官,也是忠言直谏的诤臣;李陵事件的因果,磨砺了一个史官的人格。司马迁的杰出之处就在于,他能够在蒙冤受辱之后把一切灾难、耻辱、痛苦和困厄转化为发愤、抗争的信心和力量,能够以清醒的头脑思考他所面临的苦难现实。
这样,他的人格和精神就获得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升华,在他的人格经受巨大考验之后,一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便诞生了。
历史的辩证法就是这样:歪曲历史的暴虐者,他们生前的万般风光是以死后接受历史的审判为代价的;而秉笔直书的史官,他们生时遭受的厄难却常常获得历史赐予的花环。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