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传承 映日生辉千年梦

[复制链接]
作者: 三生万物 | 时间: 2024-6-25 08:51:11 | 历史|
0 32

3107

主题

3107

帖子

9321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321
发表于 4 天前|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烟涧村一家公司制作的王子午鼎。

青铜小镇上的商户正在直播销售。  资料图片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式现代化·走进乡村看振兴】
  “正鼓音、侧鼓音的分离度达到了实用标准,可以根据高端客户需要定制。”6月20日上午,在“中国仿古青铜器第一村”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葛寨镇烟涧村的周鼎仿古工艺有限公司展示大厅,来自中国音乐学院雅乐传习所的教师赵越正给曾侯乙式编钟定音。
  因工作需要,赵越多次到伊川县烟涧村及周鼎公司研发定制产品。这次专程赶来定制一套编钟用于演奏,是看中了烟涧青铜小镇青铜器产量大、品种多的优势。赵越对全套60多颗编钟一一定音,全程参与制作,以确保编钟的演奏效果。
  “我们公司制作的青铜器除了销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外,还被河南博物院、云南博物馆、湖北博物馆等百余家博物馆收藏。”该公司经理袁媛忙里偷闲为记者介绍。
  2011年,烟涧村的“烟云涧青铜器制作技艺”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村三分之一的农户从事仿古青铜器生产销售,是国内最大的青铜器生产加工基地和集散地。目前,烟涧村有一定规模的仿古青铜器公司有26家,专业加工户180余家,年产值达1.6亿多元,实现盈利3000多万元。
  在一家模具制作间里,几位五六十岁的女村民正在用传统工艺“失蜡法”浇筑模具。她们告诉记者,村里有很多像她们一样的村民,在家门口干活,既能挣钱,又能顾家。据了解,烟涧村青铜器加工行业从业人员千余人,带动了当地的就业。
  在烟涧村乡里中心,烟涧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方明伟,刚获得“大国工匠”之称的烟涧周鼎仿古工艺有限公司创始人周长海,正在为“伊川县青铜工艺协会”挂牌,这标志着该村乃至伊川县的青铜制作和技艺传承走上了更正规的道路。同时,在长期的青铜器加工实践中,周长海把古老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使产品的仿真度、精细度不断提升,同时提升的还有产品的观赏性和收藏价值。目前,该村已形成了成熟的原料供应、模具制作、青铜铸造、做锈做旧、销售产业链条。
  据葛寨镇党委书记庄坤杰介绍,去年以来,葛寨镇通过发动群众和运用市场机制,多方投资2000万元,按照“规划先行、先地下后地上、先拆后建及建管并重”的原则,对烟涧村青铜大道两侧等区域内600多户的地下管网、沿街建筑立面、街心公园、景观文化艺术墙、沿街青铜雕塑等进行了全方位建设提升,使小镇的面貌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发生了根本变化。
  青铜梦千年,相遇在烟涧。新机遇带来新挑战。面对未来,伊川县青铜发展的“六大目标”正在一一落地见效。
  建设一批特色村级博物馆,打造青铜器博物馆之村。烟涧村根据每家产品特色改造一批博物馆,以小而精为主导,展示自己作坊的特色青铜器,如兵器博物馆、乐器博物馆、鼎器博物馆等系列,让游客来到青铜小镇,感受到“家家有品位,户户都不同”。
  培育一批能工巧匠。由镇村牵头与省、市主管部门,相关铸造行业协会及国内知名高校等联手培育一批“河洛工匠”“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培育具有代表性的青铜工艺大师,为青铜器的持续创新和研发提供人才保障。目前,除周长海外,烟云涧青铜器制作技艺的实践者、传承者方长站及其徒弟方长伟等11人,也获得河南省工艺雕刻高级工职称。
  组建一个青铜协会。随着伊川县青铜工艺协会挂牌成立,接下来,将通过协会规范烟涧村青铜行业秩序,促进良性竞争,并定期组织开展青铜技艺大赛等活动,凝聚青铜行业从业者、爱好者,促使青铜产业蓬勃发展。
  建好一个产业园区。在伊川县青铜小镇产业园区,葛寨镇人大主席康晓冰向记者介绍了园区的功能:“未来,园区将强化青铜产业配套能力,推动与青铜产业关联的企业合理流动、入园发展,增强对产业的吸纳、集聚和辐射带动力。”
  打造一个电商示范村。2020年,葛寨镇与洛阳铜公子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合作,将烟涧村建成伊川县第一个电商示范村,培养电商活跃从业者100余人。去年通过线上实现销售收入4000万余元,初步实现由传统销售模式向线上线下销售并重的转型。
  做大文旅研学,促进文旅融合发展。东周礼乐表演、拓片体验、投壶体验、工厂实地参观……每到节假日,不少中小学生都会在老师和家长的带领下来到烟涧村,走进“铜”话王国,与青铜实物跨时空相遇。目前,来烟涧村研学的学生累计已达万余人次。
  “我们将持续对烟涧村进行提升改造,力争把烟涧村建设成国内独一无二的青铜特色小镇,带动烟涧村及周边区域村民就业创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通过外地人才引进和本地人才培养,加强人才交流,引领产业走品牌化、科技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之路,让伊川仿古青铜更流光溢彩,村民的日子更美好。”庄坤杰说。
  (本报记者 丁艳 本报通讯员 葛高远)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