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让秦国一跃成为强国,百姓应该拥护他才对,为什么反而唾弃他

[复制链接]
作者: 指上菁芜 | 时间: 2024-6-24 20:49:33 | 历史|
0 23

3112

主题

3112

帖子

9336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336
发表于 4 天前|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商鞅变法之前,秦国作为西部的诸侯国,虽然在秦穆公时期成为了霸主,但始终被东方的诸侯国们所看不起,直到秦孝公嬴渠梁任用了商鞅,在秦国国内展开了一系列变法,使得秦国一跃成为诸侯中的强国,不再被其余国家所轻视
但因为变法触及了秦国老贵族的利益,最终迎来了老贵族的反扑,商鞅本人被车裂而死。老贵族不拥护商鞅是商鞅触犯了他们的利益,那为什么百姓们也在商鞅死后纷纷唾弃他呢?主要是三个方面:①严刑峻法、②控制思想,③将整个秦国变成了一个只会战争的机器
商鞅变法
先说严刑峻法,虽然湖北云梦县出土的一批秦简,告诉了世人秦国法律也有一定的人文关怀主义,但整体而言秦律还是非常严苛的,比如丢了点垃圾在地上,就会被官府的人带去脸上刺字,随手采一些路边的桑叶,就会被带去严刑拷打,回来时犹如枯骨
秦国律法千百条,当时的百姓根本记不住,这使得秦国人心惶惶,除了吃饭、睡觉、种地之外,百姓什么都不敢做,生怕自己做错了事被抓去折磨。说到吃饭,商鞅变法后秦国的赋税也非常重,为了不断囤积钱财和物资,为后来的出征做准备,秦国的赋税重到了百姓交完钱粮后,始终吃不饱饭的地步
实行如此严苛的法律和沉重的赋税?如何才能不引起老秦人的反抗呢?商鞅变法的第二个就是控制思想,让秦国的百姓脑袋里都不要有其他的想法,官府让你种地就种地,让你上战场就上战场,虽然秦国的官府允许百姓识字,但目的也不是让百姓读书
战国地图
影视剧中的秦军
而是等上了战场后方便士兵给家里写家书,让家里给自己准备冬天的衣服什么的。只有做文臣的老秦人能读书,但也只能读秦国的历史和法律等书籍,读史书的目的是,让他们知道变法之前秦国被其他国家看不起,从而拥护变法,读法律则是知道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
至于诸子百家和先秦的经典,都是被禁止的,如果擅自阅读就是犯罪,严重者还会被杀头。最后就是将秦国从上到下打造成一台只为战争和扩充国土服务的机器,商鞅将秦国的爵位划分为二十个等级,只有凭借军功才能被授予爵位和晋升爵位
以此来激励底层的百姓,通过参与秦国发动的每一场战争来完成阶级的跨越,而老贵族不参与战争,则无法继承祖上的爵位,即使继承了也有可能被没收。战场上也有专门的人鼓舞前线的士气,让战士们拼命冲杀,并处理那些划水人员
秦简
影视剧中的商鞅
虽然商鞅将秦国上下打造为了一台,只为战争服务的机器,但秦国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拦不住的。“蒹葭常常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这样一幅幅美好生活的画卷不是没人想
商鞅的变法导致秦人的生活没有了这样的美好,被剥夺得只剩开疆拓土,承受了比变法前更大的痛苦,所以在商鞅被车裂之后,不仅老贵族们拍手称快,百姓们也都唾弃他,商鞅虽然死了,但法未被废,老秦人还将继续承受着这些......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