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惨烈大战双方伤亡高达70余万,两千年后专家发现战场尸骨没化

[复制链接]
作者: 三千繁花泪。 | 时间: 2024-6-24 07:32:20 | 历史|
0 42

3185

主题

3185

帖子

9555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555
发表于 4 天前|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秋战国时期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前一段混乱的诸侯争霸时期,当时各国的人口都不是太多,但是一场大战往往会有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士兵参加,当然伤亡的数量也是巨大的,据说当时伤亡最高的一次是双方总伤亡高达75万人,这场最惨烈的战役就是秦国打赵国的长平之战。

战国时期赵国是在三家分晋之后新兴的诸侯国,而秦国则是从春秋一直延续到了战国的老牌诸侯国。赵国的军事改革是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后,军事实力才强大起来,对外战争也是胜多败少。
秦国的改革则是商鞅变法,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到秦昭王时期秦国已经是富国强兵,国势如日中天。秦,赵两国都是虎视眈眈的看着对方的领土,秦国要征伐六国,必然就要先灭了攻占了晋国的赵,韩,魏这三家,所以秦赵之间的战争是必然要发生的,只是看时间的早晚。

众所周知,秦国的策略就是远交近攻,魏国先被秦国灭了,秦国的大军开始去攻占韩国的土地,当时韩国的国王本来是想献了上党这个地方给秦国,以此换来议和,可是上党的郡守不愿意归附秦国,派了使者去赵国,表明了归附的意图,赵王当然接受了,将上党郡纳入了赵国。这就引起了秦国的怒火。
公元前262年,秦国派了两支军队,一支去准备攻打韩国的缑氏,震慑住韩国,另一只则是左庶长王龁率军去攻打上党,上党中赵国的兵力不如秦国,就退到了长平地区,赵国则派了老将廉颇前去增援,两军对峙在长平。按照历史的记载,双方合计加起来共有超过百万的士兵参加了这次战斗,对当时秦赵两国的后勤,粮草都是一次非常大的考验。

赵将廉颇想要用以逸待劳的方式挫败秦军远道而来的强大攻势,而秦军又面临了远道而来种种不适,以当时秦国的条件来说,长久的围困长平对秦国来说其实就意味着失败。
虽然在几次小规模的战斗中秦国都获得了胜利,但是围困的时间越久对秦国的后勤压力也就越大,秦国就想到了反间计,设计赵国用赵括接替了廉颇主将的位置。

廉颇是坚壁不出的,而赵括则是主动对秦军出击,却不知道秦国将白起调来当了上将军,赵括当然不是白起的对手,先是中了白起的诱敌之计,四面被围,使二十万兵力被消耗一空。
当赵括率领亲卫突围却被乱箭射死,剩下的25万士兵就选择了投降,可是这些投降的士兵据说只被白起放回了240人,其他的都被坑杀了。此战之后赵国就此虚弱,等于退出了诸侯争霸战了。

很多人其实都对当时白起杀了如此多的赵国士兵抱有很深的疑虑,直到1995年在山西晋城高平市永录乡发现了一个大型的尸骨堆,才证实了这段历史的真实性。
这个地方据说就是长平之战发生的地方。据出土的尸骨显示,很多都有被砍杀和射杀的痕迹,也有很多遗骨只有躯干而没有头骨,这都说明赵国士兵不是被活埋的,而是被杀死之后再掩埋的。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