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二人本是仇敌,可一人依靠另一人的14字方针成就当时第一霸主

[复制链接]
作者: 三生万物 | 时间: 2024-6-16 23:02:31 | 历史|
0 46

3099

主题

3099

帖子

9297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297
发表于 2024-6-16 23:02:31|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咱们春秋时期最有名的就是春秋五霸,而第一个称霸的就是齐桓公,齐桓公又是依靠管仲的辅佐才能完成霸业,那么管仲是如何使齐桓公成为霸主呢,其实很简单,就是管仲的这句名言:仓廪足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思是百姓的粮仓充足,丰衣足食,才能顾及到礼仪,重视荣誉和耻辱。那么咱们就来谈谈当时的情况。

说起齐桓公与管仲的关系可以算作仇敌,因为当时管仲辅佐的是公子纠,而他的好朋友鲍叔牙辅佐的是公子小白也就是日后的齐桓公,有一天齐国国君挂了,于是公子纠与公子小白齐奔齐国,谁先回国谁就是国君,管仲就在河边阴着,公子小白一过来,这货就放冷箭,而小白呢假装中箭而亡,管仲很高兴,就乐滋滋的带着公子纠回齐国,而小白则快马加鞭先一步赶到齐国,就任国君,巩固了地位后,第一个就准备拿管仲开刀,鲍叔牙赶紧阻拦,并且建议齐桓公任管仲为相,齐桓公这人还是非常大气的,就任命管仲为相,于是乎开始了春秋的霸业。

管仲呢,把这十四字方针作为齐国自强求富的指导思想,经过多年的治理,齐国很快强盛起来,成为春秋第一霸,也就创立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伟业,这句话对于当今社会依然合适,用现在的话来描述,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管仲上任后就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将国家进行了划分目的就是使士、农、工、商各就其业,维护了社会稳定。再者对人才进行筛选,让有能力的人上来,再一个管仲注重经济和农业,反对空谈主义,开创职业技术培训,其实这一系列的改革最核心的还是这14个字,让老百姓不饿肚子,才有精力搞军事,搞外交,否则一切都是空谈,结果这14字方针落实到位后,齐国空前强大,在管仲的辅佐下,齐国终于第一个称霸。

另外呢从这一对君臣关系小编发现,想干事还得干成事,必须贤君良臣相结合,缺一不可,比如战神白起,早期能够创立一番惊天的伟业,一方面离不开优越的军事才能,但是另一方面也有秦昭襄王的充分信任,而同为四大名将的战神李牧,却因为赵王最后关头的不信任,自己被杀,而赵国也被灭亡。而齐桓公与管仲正是贤君良臣的最佳代表。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