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一心向楚王复仇,楚王却提前病死,伍子胥:只能鞭尸了

[复制链接]
作者: 发如雪 是纷飞了谁的泪、 | 时间: 2024-6-13 03:59:06 | 历史|
0 77

3184

主题

3184

帖子

9552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552
发表于 2024-6-13 03:59:06|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秋后期,谗臣为了误导楚平王说了很多编造的假话,楚国的大忠臣伍奢全家惨遭陷害被冤死,只有伍子胥识破了楚平王奸恶的计划,才侥幸逃过一劫。后来,伍子胥阴差阳错来到吴国,获得了公子光信任并助公子光夺得了王位,成为了吴国重臣。
后来,公子光兑现了为伍子胥报仇的承诺,为伍子胥制定计划攻打楚国。计划顺利进行,吴国成功占领了楚国,但这时楚平王已经死了十年,楚平王的儿子也早已离开了楚国。伍子胥不甘心,请求吴王准许他掘开楚平王的坟墓,用残害楚平王尸体来平定心中的愤懑。

一、伍子胥全家冤死
伍子胥生在楚国,伍家世代都是楚国的重臣、忠臣,他的父亲伍奢是太子建的太傅。伍子胥从小性格要强,不轻易服输,年少时因能文能武,有谋略、有头脑而闻名楚国,他本有一片大好前途,像他的祖祖辈辈一样为楚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但天有不测风云,楚平王因为得知太子建的准妻子美貌无与伦比将其强占,又怕太子建一派对他有所不满,就派人诬陷太子建有异心,打算将他斩草除根。伍奢身为太傅,忠于太子建,为其辩解,却不料在劝谏时使楚平王大怒,将其抓了起来。

楚平王被他的亲信费无忌的谗言蛊惑,说伍奢的儿子能力都很强,必须斩草除根,不留祸患。就这样,楚平王冤死了伍奢全家,唯独伍子胥活着逃出楚国。伍子胥发誓一定要杀了楚平王为全家报仇。
二、伍子胥逃生过程
楚平王下令全城搜捕伍子胥,伍子胥被迫到处逃亡。伍子胥开始时逃亡到宋国找到了太子建。不巧的是,宋国的内部发生了矛盾,无法出兵。伍子胥只能与太子建一起逃往郑国,请求郑国出兵伐楚,但是郑国的国君害怕楚国并没有同意。

太子建为了能赶快复仇,准备勾结郑国的官员想要夺权,但计划失败被郑定公处死,伍子胥只能投奔吴国。楚平王重金悬赏逮捕伍子胥。因此伍子胥在白天的时候举步艰难,只能夜晚出行。等他跋山涉水抵达吴楚两国交界时,官兵又查得紧,听说伍子胥一夜愁的头发花白。
后来,伍子胥遇到一个好心人,可怜他的遭遇将他接到自己家里,并想办法找人冒充伍子胥过关,而伍子胥因为一夜白头没被识破成功出关。但刚逃出去的伍子胥又被一条大江拦住去路,官兵在后面紧追,走投无路时,一个上了年纪的船夫划着小船,将伍子胥送到了对岸。

渡过大江后,伍子胥难以感谢老人的救命之恩,想赠与他价值连城的宝剑。但老人说救他并不是贪图金钱物质,否则早就为了奖金揭发他了。伍子胥只好向老人为他的行为道歉,并道谢救命之恩后去往吴国。最后还嘱托老人不要将见过他的事告诉他人,以免节外生枝。
伍子胥到吴国时,公子光正想夺取王位。伍子胥向其自荐,可以帮助他夺得皇位,希望他出兵伐楚。公子光早就听说过伍子胥的厉害,很欣赏伍子胥,同意了他的请求。伍子胥为其制定计划,公子光按照计划成功杀了吴王僚,自立为王。

三、伍子胥带兵复仇
公子光称王后,重用伍子胥,让他辅佐自己处理朝政。又重用孙武,招兵买马扩大军营,成功攻下几个周边的小国。而这时公子光也要兑现他的承诺,制定计划为伍子胥报仇,也借此像列国炫耀实力,称霸江南。
而此时楚平王已经死了十年,继位的是楚平王与抢来的妻子所生的儿子楚昭王。但他年幼继位,没有实权,大权都掌握在奸佞之臣费无忌等人的手里。朝廷早已内忧外患,四面楚歌。

不久之后,伍子胥与孙武确定好战术,并为其做了充足的准备。很快就攻下了楚国的都城,但楚昭王早早就从西门逃到隋国去了。吴王将诸位大臣安住在楚国各位大臣家中,任凭他们四处取乐,到处抢夺,为所欲为。。
孙武劝谏吴王“兵以义动”,立太子建的儿子芈胜为君,但吴王贪念楚国领土,想要扩张领地。楚国人民怨声载道,伍子胥丝毫不管这些反应,继续实施他的复仇计划。吴王大宴群臣时,伍子胥大哭请求吴王为自己父兄大仇报仇。

伍子胥恳求扒开楚平王的坟墓,打开棺材,砍下他的头,鞭尸三百下,以发泄他的心头之恨。吴王心念着伍子胥的忠诚,也怜悯他的遭遇,慷慨同意了这个要求,伍子胥也开创了鞭尸的做法。
伍子胥得到吴王的准许后,便率领士兵寻找楚平王的坟墓。但只看见满是野草的平原,遍地的湖水,没有找到坟墓,伍子胥崩溃大哭。就在此时,一位老翁过来主动指引,告诉伍子胥,楚平王因为得罪的人太多,怕有人掘他的坟墓,所以葬在了湖中。

伍子胥知道后,便派人进入湖中,摸到石椁后将其凿开,发现了棺木,但里面只有生铁与衣物。老翁告诉伍子胥,真棺在其下面。军士在下面果然发现了一具棺木。伍子胥让人将尸体拖到岸上,仔细查验,用水银浸过后确定是楚平王。
伍子胥看到尸体后,想到这些年来缠绕着他的噩梦,愤恨中他拿起铜鞭,用力不间断地抽了三百鞭子,口中骂着不辨中奸、听信谗言。最后砍下他的头,毁坏衣衾棺木连着尸体,一起抛弃在平原上。

伍子胥发泄过后,询问老翁如何得知楚平王的坟墓所在地,原来楚平王生前命令五十多个石工打造坟地,又怕自己的坟墓方位被泄露,于是将所有石工残忍杀害,而老翁是唯一逃出来的幸存者。伍子胥听闻,觉得自己报仇一事更加有意义,用金银重谢了老翁。
四、总结
伍子胥身负一身才能,心中忠诚,充满鸿鹄之志,但因为楚平王的一己私欲年少丧家,他只能背负着复仇的信念一步步强大自己,为父兄报仇。伍子胥一生经历坎坷,在复仇的路上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挫折,但他也遇到了很多救他命的贵人。
不管是开始的打渔人,还是最后的老翁,他们在他迷失方向的时候给予了他方向。即使最后鞭尸的做法让人觉得偏激,但正是他这样的做法为那五十多名石工报了仇,让父兄的冤死有了解释。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