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命运排挤,TA了解——住在子宫肌瘤旁的宫角妊娠

[复制链接]
作者: 清明雨留连花事早殆尽 | 时间: 2024-5-24 01:00:51 | 母婴|
0 105

2040

主题

2040

帖子

6120

积分

研究生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120
发表于 2024-5-24 01:00:51|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个新生命的到来往往是
令人欣喜的“礼物”
这次,可不是“惊喜”而是“惊吓”
一种不按套路出牌的孕育“姿势”
无处安抚的“生命”——宫角妊娠
5月3日,38岁的雷女士因“停经46天,近日频繁尿频、尿急情况”来到深圳博爱曙光医院妇科就诊,B超显示该女士宫角妊娠已胎停,并伴有右侧卵巢囊肿。由经验丰富的王玉洁主任医师接诊,入院后科内会诊,结合检查结果以及雷女士诉求,制定了一系列以“保护生育力”为主的手术方案。

子宫是孕育胚胎、胎儿和产生月经的器官。
宫腔为上宽下窄的三角形,上部较宽称为子宫体,子宫体顶部称为子宫底,
宫底两侧称为子宫角,子宫角有管道通向输卵管。
什么是宫角妊娠?
宫角妊娠是一种胚胎种植在接近子宫与输卵管开口交界处的宫角部的子宫腔内的妊娠,从严格的定义上不属于异位妊娠。随妊娠进展,其妊娠结局有三种,孕囊停止发育,致流产;孕囊在宫角处向外扩展,使宫角膨胀外突,最终导致宫角破裂;亦可向宫腔扩展,妊娠可延至晚期而自然分娩。由于宫角处肌层薄、且血液供应丰富,一旦破裂,出血较多,短时间内即可出现失血性休克,后果严重,常危及患者生命。
简单来说,
就是受精卵“长”错了位置,
来到了子宫的角落里。
雷女士孕囊位于宫角,紧邻子宫肌瘤,由妇科手术经验丰富的赵自平副主任医师为其及家属讲解了B超引导与宫腔镜下两种宫角妊娠清除术的利弊和风险。经考虑,选择药物流产结合B超引导下的清除术,可减少宫腔内组织逆流入盆腔的风险;如手术器械不能抵达宫角,不能清除完整妊娠组织,可改行宫腔镜手术;如孕囊移动至间质部,可改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下切开宫角取出妊娠,并缝合宫角创面。雷女士开始药物流产,期间严密监控腹痛及流血情况。
5月5日,雷女士服用米索前列醇后出现阴道流血,胚胎未排出,手术由赵医生主刀,在超声科张辉副主任医师B超引导下成功完整吸出妊娠物及蜕膜组织,术中出血量少。术后B超显示宫腔内一切正常,手术圆满成功,不仅有效保护了雷女士的“生育力”,还最大程度地维护了子宫和输卵管的功能,显著降低了手术带来的损伤。雷女士及其家属对赵医生表达了由衷的感激之情。

宫角妊娠的原因主要有:
1. 输卵管问题,如炎症或形态异常,影响受精卵输送。
2. 卵巢功能异常,干扰受精卵运行。
3. 频繁使用辅助生殖技术,增加宫外孕风险。
4. 子宫内膜损伤,导致受精卵在子宫角停留。
5.避孕失败,使用宫内节育器、口服紧急避孕药失败。
6.受精卵游走,卵子在一侧输卵管受精,经宫腔进入对侧输卵管后种植(受精卵内游走);或游走于腹腔,被对侧输卵管拾捡(受精卵外游走)。
7.多次手术(流产、剖宫产、盆腔手术)史。
8.长期吸烟。
赵医生提醒:停经、阴道出血需高度警惕,可能是宫角妊娠的症状。严重情况如宫角破裂,可能导致剧烈腹痛、大出血,危及生命。需及时就医检查。
根据孕囊的生长趋势,宫角妊娠可被分为两种类型:
l型:孕囊的绝大部分在宫腔内正常生长,宫角部外凸并不明显。因此,这种类型的宫角妊娠子宫角部肌层破裂的风险相对较低,妊娠有可能持续到中晚期。
Ⅱ型:孕囊主要向宫角外部生长,导致宫角部明显外凸。这种类型的宫角妊娠子宫角部肌层破裂和大出血的风险显著增高,需要格外警惕和及时处理。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