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指挥的长平之战与王翦指挥的灭楚之战有共同点吗?

[复制链接]
作者: 重楼画黛 | 时间: 2024-5-23 03:12:29 | 历史|
0 115

3081

主题

3081

帖子

9243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243
发表于 2024-5-23 03:12:29|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白起指挥的长平之战是战国的转折点,自此,秦国的东进成了必然的趋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单独抗秦;王翦指挥的灭楚之战属于秦灭六国之战,从此,楚国灭亡,不久,秦国统一天下。

在分析长平之战和灭楚之战的共同点前,先来看看这两战的基本情况。
长平之战的前因是秦韩之战,秦国占领野王,上党隔离了韩国本土,冯亭将上党献给赵国,欲将赵国拉下水,果然,赵国接受上党,秦国转而攻打赵国。很快长平之战开启。王龁为将攻打长平,廉颇为将迎击秦国,数次交战,廉颇均没有占到便宜,反倒至少有六名尉官被秦军俘虏,廉颇不得不坚壁不出,试图拖垮秦军。
只是秦国虽是长线作战,其粮食储备却远胜于赵国,赵孝成王见催不动廉颇出战,不得不考虑换将,这时候秦国又使出了反间计,固赵括代廉颇为将。而秦国秘密换上了白起。
白起佯败撤退,赵括追击进入白起的包围圈,后路被截,粮道被截,赵括不得不建起营垒,坚壁不出,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断粮给了赵军致命一击,最终赵括战死,白起坑杀了四十万降卒。

在王翦灭楚之战开启之前,秦王政是让李信和蒙武率二十万大军试图灭楚。楚国在白起攻占颍鄢以后,虽已衰落的不行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二十万大军想要打赢楚国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在取得一部分胜利后不久,项燕出战,大败秦军,李信狼狈而归。
所以秦王政答应了王翦的要求,让他和蒙武率六十万大军攻打楚国。王翦面对楚军的挑战,能避则避,坚壁不出,注重士兵的休息,让他们训练投石,过了一年,寻找到战机,大败楚军,一直攻进寿春,俘虏了楚王负刍,楚国灭亡。

下面来看看两战的共同点:
临阵换将:长平之战之时,秦昭襄王秘密将白起换上,王龁成了副手,白起善于分析敌我形势,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歼灭对方的有生力量;灭楚之战之时,秦王政将战败的李信换下,换上了王翦,王翦战功卓著,老谋深算,力求稳胜。
大军压境:长平之战中,秦军至少出动了三十万大军,不惜代价也要打败赵国。而在灭楚之战中,秦王政凑齐了王翦要求的六十万大军,在数量上首先威慑到了楚军。
秦王出动:长平之战中,秦昭襄王亲自到河内郡,加封当地百姓,征调秦国十五岁以上的青壮年集中到长平之战中来,他们的任务是拦截赵国的粮道和援军。灭楚之战中,秦王政也相当重视,亲自到郢陈督战。
耗粮之战:长平之战中,廉颇本欲拖的秦军粮食断绝,却不想赵国先败了下来,赵国的粮食储备远不及秦国,粮道又被秦军所阻,粮食短缺加速了赵国的失败。灭楚之战中,秦楚长达一年多的对峙,楚国同样遇到了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所以后来项燕要撤军,战机立显,王翦出兵。
影响深远:长平之战后,秦国虽损失也很大,但赵国却是损失惨重,从此再也无力单独抗秦,而东方六国就更没有哪个敢独立抗秦,秦国东进势不可挡。东方六国开始合纵抗秦;灭楚之战是直接灭亡了楚国,不久,秦国灭完了六国,完成了统一。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