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处死将领,将领死前预言:国家必亡,三个月,果然应验

[复制链接]
作者: 重楼画黛 | 时间: 2024-6-22 16:53:23 | 历史|
0 56

3126

主题

3126

帖子

9378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378
发表于 6 天前|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古代史中,国家政权以地方分权逐渐向中央集权变迁,变迁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呈波浪式,呈现出“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规律。纵览中国古代史,春秋战国时期是地方分权的鼎盛期,各地霸主权力很大,尤其到战国时期,齐、楚、秦、燕、赵、韩、魏七国都想一统天下,开始了一段混战期,这段历史被称为乱世。

在朝廷更迭的混战期,总会有一批忠义之士企图力挽狂澜,救国家于危难,却因被昏庸的君王误解失去珍贵的生命,于是新朝推翻旧朝,这些英雄用他们的鲜血祭奠了逝去的王朝。他们的死令后人痛心,若是没有发生当时的悲剧,会不会是另外一个结局?今天列举的就是两位英雄将领的故事。

伍子胥是春秋时期楚国人,楚王听信谗言将伍子胥的父亲和哥哥杀害,伍子胥逃到吴国成为吴王的重臣,协助吴王攻破楚国,以报父兄之仇。后吴国打败越国,越王勾践被俘虏,伍子胥多次劝谏吴王杀掉勾践,吞并越国,吴王没有听,只顾沉迷于西施的美色。后来吴王听信了太宰谗言,称伍子胥投靠了齐国,便派人送宝剑给伍子胥逼其自杀。伍子胥自杀前曾预言吴国将会被越国打败。果然,在他死后吴国被越国偷袭所灭。

李牧是赵国的名将,和白起、王翦、廉颇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战国末期,秦国经历商鞅变法,国力日渐强大,企图吞并六国,以“连横”的方式破除“合纵”联盟。秦国先灭掉了韩国,接着进攻韩国的邻居赵国,然而赵国李牧是个难对付的角色,屡攻不破。李牧是当时赵国杰出的将领,抗击匈奴,抵御秦国,屡次重创对手,未曾有过败仗,他深得士兵和民众的爱戴,是当时命悬一线的赵国唯一的良将,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

秦军将领王翦知道李牧不除,难以攻破赵城,于是利用反间计,用重金收买赵王的近臣郭开,让他散布谣言说李牧勾结秦军,背叛赵国,昏庸的赵王本就嫉妒这个功高盖主的臣子,没有经过调查就撤了李牧的职位,命他回朝。李牧深知赵国此时处于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便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拒绝了,赵王很气愤,暗中布置圈套斩杀了他。赵王杀害李牧无疑是自破长城,仅仅三个月,秦军就吞灭了赵国。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