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婴才是“田氏篡齐”的始作俑者司马穰苴是压倒姜子牙的最后一根稻草?

[复制链接]
作者: 三千繁花泪。 | 时间: 2024-4-14 12:52:56 | 历史|
0 135

3186

主题

3186

帖子

9558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558
发表于 2024-4-14 12:52:56|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司马穰苴又称田穰苴,春秋末期齐国人,是田完(陈完)的后代,齐田氏家族的支庶。是继姜子牙之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位承上启下的著名军事家,曾率齐军击退晋、燕入侵之军,因功被封为大司马,子孙后世称司马氏。就是这样一位,文能治国,武能安邦的大才为何偏偏成为了压倒姜子牙的最后一根稻草呢?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征伐不断,这时候的晋国政治清明,兵力强盛,希望成为继齐桓公之后中原的第二任霸主。于是这个新兴大国和老牌霸主之间就展开了一系列战争,当时晋国联合北方的燕国兵分两路攻打齐国。齐国收到两面攻击首尾不能兼顾,结果可想而知,晋国攻破了齐国的阿城和甄城,同时燕国又侵略齐国黄河南岸一带。眼看晋燕联军就要兵临临淄城下,齐景公为此十分忧虑,寝食难安。
当时的齐国是国、高、田、孙四大家族主政。国高是一派势力,田孙又是一派势力。四大家族之间经常相互攻伐,龌龊不断。值此国难之际,齐景公希望启用老将孙文(孙武的爷爷)为大司马,但是此事立即遭到了时任宰相晏婴的极力反对,晏婴对齐景公讲:“国、高、田、孙四大家族,不可一家独大,否则后患无穷”。晏婴悄悄来到齐景公跟前,向他推荐了田穰苴,说:“田穰苴虽然是田氏门中偏室所生,但是他这个人,文能令人信服,武能威慑敌人,希望大王能试试他的才干。”于是,齐景公召见田穰苴,同他谈论军事,对他的才干非常欣赏,就任命他做大将,领兵抗击晋国和燕国的军队。

司马穰苴本属于田氏(田氏家族在齐国是名门望族,田氏家族的老祖宗叫陈完,是陈厉公的儿子。齐桓公时,陈国发生内乱,陈完为避祸跑到了齐国,改姓田氏)一脉,只因自己不是嫡系所生,所以被嫌弃,从小和母亲流落东海相依为命,靠打渔为生。但是,儿时的司马穰苴就很喜欢研习兵法,展露出很高的军事天赋,他著作的《司马法》一书是是中国古代仅次于《太公兵法》又一部著名的兵家大作。孙武在《孙子兵法》里面就有很多是借鉴了《司马法》里面的见解。

司马穰苴被拜我为大将军时候,果然不负众望。痛击晋燕联军,很快就将他们赶出了齐国国境,带兵还朝之时,齐景公更是带领百官城外相迎,当即封司马穰苴为齐国大司马,一时可谓“风光无限”。国、高两家见状顿感自己收到了威胁,于是他们找到了齐相晏婴,晏婴向来是主张四大家族力量均衡,但是晏婴也知道司马穰苴是一个人才。但是最近他发现司马穰苴竟然联合田孙两家夺取自己相位的意思。于是,晏婴决定敲打一下司马穰苴。他借让司马穰苴出使出国参加“弭兵大会”之际,罢免了司马穰苴的兵权,国、高两家乘机有罗织了很多罪名诬告司马穰苴意图谋反。司马穰苴最终被监禁抑郁而亡。

司马穰苴之死让田、孙两家感到一种山雨欲来的压力,他们意识到国、高、田、孙四大家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一着不慎,有可能就会是满门抄斩啊,于是他们就在以田常、孙凭(孙武的父亲)为首,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率领很多秘密死士,灭了国、高两大家族。此时,齐国的内政外交已经完全被田家所掌控。后来不就田常的曾孙田和就发动了宫廷政变杀死了齐简公,自立为齐威王,因自立为齐威王,用兵行威,大放穰苴之法,而诸侯朝齐。这就是史上著名的“田氏篡齐”。也就意味着姜子牙一手创立的姜氏齐国历史的终结。
晏婴作为一个历史上有名的大才,可谓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虽然晚年犯了一些糊涂,但是并不能抹杀掉他为齐国立下的汗马功劳,将姜氏齐国的灭亡都归结到他一个人身上是不公平的。但是至少他身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正如“人民的名义”里面的一句台词“当官不作为,就是懒政”。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