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仪向秦惠王汇报楚国同意结盟,秦王竟然勃然大怒割了他的舌头

[复制链接]
作者: 螢窗夜話 | 时间: 2024-4-12 12:45:54 | 历史|
0 48

3154

主题

3154

帖子

9462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462
发表于 2024-4-12 12:45:54|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公元前314年,张仪出使楚国回来后,神采飞扬地向秦惠王汇报:楚国同意结盟。没想到刚一说完,秦王就勃然大怒,喊人来要割了他的舌头。
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张仪,凭借一张三寸不乱之舌,将六国玩弄于股掌之中,没想到,最后却落得“割舌”杀妻的下场。
张仪和苏秦,两人身为同门师兄弟,都师从鬼谷子,学成下山后,苏秦仕途顺畅,很快就当上了赵国宰相,一路大展拳脚。

而张仪,在实现价值的道路上却屡屡碰壁,一波三折。
张仪学成下山,准备施展他的抱负时,首先到的是楚国,向楚国丞相毛遂自荐后,有一次在酒席间居然被污蔑偷了丞相的玉璧,于是地位卑微的他,虽然矢口否认,但还是被拷打了几百下。
事后,张仪的妻子问他:“你如果不读书游说,怎么会遭受这些屈辱呢?”张仪回答:“你看我的舌头,还在否?”他的妻子哭笑不得:“舌头还在!”张仪听后表示这就够了,只要舌头还在,什么也难不倒他。
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张仪投奔了军事力量最强的秦国。为了回报秦惠王的知遇之恩,张仪也发挥他的“嘴强”王者之路,为秦国瓦解六国联盟,使秦国的国力更上一层楼。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六百里和六里”的故事了。
当时秦国正准备去攻打齐国,始料未及的是,齐、楚两个大国居然结成同盟,秦惠王一筹莫展,张仪思虑再三,自告奋勇,决定出使楚国,去破坏两国关系。
到了楚国之后,张仪先贿赂了楚怀王身边的宠臣靳尚,然后去见楚怀王,向他说明了秦国想要和楚国交好的来意,并且表示,如果楚国能和齐国断交,秦国愿意把商于一带六百里的土地送给楚国。

楚怀王一听到六百里的土地,就动了心。不顾其他大臣们的反对,赏了张仪好些财宝,一边打发人去跟齐国断交,一边派逢侯丑跟着张仪去接收商于。
一路上张仪和逢侯丑两人喝酒聊天,亲如兄弟,无所不谈。回到咸阳城外,张仪不小心从车上摔了下去,假装摔断了腿,谎称要养病,一直闭门不见,将逢侯丑晾在客馆里。
而他自己,则悄悄来到王宫,向秦惠王汇报此事。秦王一听要以六百里地换来结盟,失控怒骂,责怪张仪擅自作主,将来之不易的土地当做礼物,送给楚国。
由于他骄傲自持,迟迟没有向秦王说清楚,就出现了开头那一幕,幸好芈月经过,替他解了围,说明“此六百里非彼六百里”,送给楚国的仅仅只是他自己的六里封地,这才保住了舌头。

这个小插曲过后,张仪就躲避了逢侯丑三个月,直到逢侯丑自己按捺不住,向楚怀王写信告知,秦国这边没有看到楚和齐完全断交,迟迟不肯交出土地。心思单纯的楚怀王一听,立马派人上齐国去骂齐宣王,就这样彻底得罪齐国了。
等到尘埃落定,逢侯丑看着只有六里地的地图时,才知自己被张仪耍的团团转。而远在楚国的怀王,得知这个消息后,气的直吐血。
就这样,张仪靠着自己的舌头,以最小的代价,一次次为秦国谋取到了最大的利益。秦惠王颇为赏识他,说他“一人能抵万千军马”,最后封赏张仪六座城邑和“武信君”的爵位,而上一次被封为“君”爵位的人是商鞅。
此时的张仪,达到了他人生的巅峰时刻,封君之后,他开始了为秦国四处游说之旅,先后去了齐国、赵国、燕国,各个击破,纷纷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破除合纵,为秦国的一统立下了汗马功劳。
就在张仪大功告成,准备回到秦国享受荣华富贵时,还没走到咸阳,秦惠王就过世了,秦武王继位。而武王在做太子时,就不喜欢张仪,等他登上宝座,宿来和张仪有恩怨的大臣们便诽谤他,揭他的短处。
张仪收到消息后,连忙另寻了出路,回到家乡,去魏国当了宰相。但在归国途中,遭遇昔日仇人暗杀,妻子苏宣为了保护他,命丧黄泉。张仪在魏国一直怀念妻子,郁郁寡欢,一年后悲伤离世。
张仪的一生跌宕起伏,他聪慧过人,能言善辩,凭着一张嘴指点江山。可以说他“成也舌头、败也舌头”:他的机智口才,让他的一生走向巅峰;同样也因为他的游说,得罪了太多人,决定了他悲惨的结局。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