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三个故事为齐楚秦三国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却为何终生不被重用

[复制链接]
作者: 螢窗夜話 | 时间: 2024-6-28 16:25:29 | 历史|
0 64

3162

主题

3162

帖子

9486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486
发表于 3 天前|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鹿鹿
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个风起云涌、群雄逐鹿、弱肉强食的时代。那个时代最不缺的人才就是纵横于各国之间的谋臣策士。他们之中杰出人士的谋略与辩才,可谓是“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最为人所熟知的当然是苏秦与张仪,堪称战国版的“中国合伙人”,打得合纵连横一手好牌,将秦国与其他六国君臣都玩弄于他们的股掌之中。其实,在当时还有一人,论谋略不在张仪苏秦之下,也曾用自己的辩才让齐国免遭“攻城掠地”之难。还曾与张仪上演过秦国宫廷版“潜伏”,但他比李涯幸运,用自己的机变,在秦惠王那里保住了性命。
他还曾为齐楚秦三大国出谋划策,屡见奇效,看破张仪的诡计,却一生都未得重用。他是战国最顶级的纵横家,却也是最悲情的谋士。他就是——陈轸。
《史记.张仪列传》中介绍他:“陈轸者,游说之士也”。战国时期曾经有一个陈国,陈国后来被楚国给灭了。陈轸就是陈国陈氏的后人,也算是出身贵族了。陈国灭国后,他最开始去了齐国,想凭自己的才干为齐王出谋划策。

他用“画蛇添足”的故事说服楚将退兵,却让齐王觉得任务太简单
公元前323年,楚国的大司马昭阳奉命攻打魏国,大败魏军,杀死魏将,夺得了八座城池后,感觉不过瘾啊。想着是不是可以扩大一下战果,于是决定敲打敲打齐国。说干就干,于是大手一挥,楚国大军接着杀到了齐国边上。
已经兵临城下了,齐国满朝君臣都不知如何是好。于是,该我们的男主陈轸出场了。他表示愿意替齐王解困,救齐国于危难之中。于是他受齐王派遣,出使去了楚军的军营。他见到主将昭阳后,二话不说,俯身就拜,还拜了两拜,接着祝贺他连连大捷。那一番夸,让昭阳十分受用。陈轸姿态放得低,昭阳也不含糊,这伸手不打笑脸人的道理,昭阳看样子还是明白的。
待陈轸起身后,他三寸之舌开始发挥作用了。他先向昭阳发问,做出一副关心他的样子,问道:“按照你们楚国的规矩,如果击溃敌军,杀死敌将,可以有啥官爵啊?”昭阳说:“可以官封大司马,爵位做到上执圭啊。”大司马已经是楚国最高武官了,掌管军权。而现在昭阳已经是大司马了。
陈轸故意又问:“比这个还高的官爵有吗?”昭阳回答说:“只有令尹了。”(这个官职相当于是宰相)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陈轸马上说:“您已经是令尹了。楚王不会再设一个吧?”
为了让昭阳心理上更容易接受他的暗示,他讲了一个我们小时候很熟知却老记不住出处的故事——画蛇添足。
他说楚国有一个富人祭祀完毕后,赏给随从们一杯剩下的美酒。人多酒少,不够分,咋办呢?有人提议,在地上画蛇,比谁画得快。画得快的人喝这杯酒。于是大家纷纷行动起来。
其中有个人先画完,拿起酒杯准备喝。看着大家都没他快,他很得意,觉得有必要再给他的蛇添点啥。于是左手拿酒杯,右手准备给蛇添几只脚,嘴里还说道:“我还可以给蛇画上脚呢!”当他开始画时,另外一人画完蛇,马上抢过酒杯说:“蛇本没有脚啊,哈哈,酒归我了。”
结果那个本来可以喝到酒的人,就这样因为自己的愚蠢,失去了他应得到的酒。
陈轸接着又“加强火力”,告诉昭阳:“如今您已经爬到楚国官职的顶峰了,也帮楚王完成了攻打魏国,夺取城池、杀死敌将的任务了。目前兵力也没受啥损失。您现在又说出兵齐国,我们齐国上下都认怂了。您的威名已经远扬了,何必再画蛇添足,不适可而止呢?要是您还步步紧逼,恐怕会有性命之忧,您的官爵估计也会被楚王赏给别人。”
昭阳一听,也是聪明人,况且此时攻打齐国,并未得到楚王的授意,也达到了震慑齐国的作用,于是就退兵了。
陈轸可以说是兵不血刃地完成了退兵任务,可齐王似乎觉得这只是个巧合,并没有十分看重他。这促使他又跑到了别国效力。于是,在秦国宫廷,他与张仪、秦王又上演了一幕宫廷版“潜伏”。
张仪想要他的命,他用“楚人娶妻”的故事让秦王没了杀心
陈轸作为当时的策士,名气颇大。秦惠王也仰慕于他,事事求教于他。可是,有人不开心了。这个人是谁呢?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张仪啊。
张仪知道,论才智,他俩是“既生瑜,何生亮啊”。他觉得自己如果想在秦国得到领导的重用,就得把陈轸赶走,他挡了自己的路啊!咋整啊,论起给领导“表忠心,传小话儿”,那张仪排得上战国“前三”,于是他开始没事给秦惠王“上眼药”,说陈轸的坏话。
他说:“陈轸就是楚国派到您这里的奸细,您看看,他老是拿着公家的钱去交好楚国,却没见楚国对咱秦国有多好,对他陈轸倒不错。肯定是他出卖情报给楚国了。我才不能与这种没节操的人在一起,请大王赶他走。对了,如果他还想跑到楚国去,您就把他杀了吧。”
秦惠王并不是一个听风就是雨,耳根子软的领导。但是,他也不希望他看重的谋士把忠心都用到和别国交好,图自己私利上,于是借此机会,准备摸摸陈轸的底儿。
于是,他把陈轸叫到宫中,很亲切地接见他,对他说:“老陈啊。咱们关系也不错,听说你要离开我,前往他国。木事木事,我会为你准备好车马的。可不可以告诉我,你准备上哪儿呀?”
陈轸心里明白,大概张仪又在领导面前说自己的坏话了,可得小心应对,要不性命不保。于是他大方地说:“我决定去楚国啊。”秦王一听,心里咯噔一下,果然如此啊。于是说:“是啊,凭先生的大才,平日又与楚国君臣上下关系那么好,张仪说你肯定会去楚国,我也这么认为。要不,你去哪里啊?”
陈轸立刻顺着秦王的意思说:“那这样的话,我肯定顺着您和张仪的意思,更得去楚国了。您是怕我去了后,泄露秦国的情报,去对楚王表忠心吧。那我给您讲一个故事吧。”
于是,陈轸为了打消秦王的疑虑,开始讲一个“楚人娶妻”的故事。这个故事,直到现在,还被某些人奉为“娶妻指南之一”。
他说:楚国有个人,娶了两个妻子,但经常不在家,出远门。有个村中的闲人决定去“吃吃豆腐”。于是,他找个机会调戏那个年龄大的,被骂得狗血喷头;他又去调戏年龄小的,没想到,居然没被拒绝,还顺从于他。
那个有两个妻子的人,过了不久居然死了,死因不详。有人建议那个闲人可以娶一个进门。问他娶哪一个。他说:“我娶那个年龄大的。”他人很奇怪,问:“为啥啊?那个大的又不喜欢你,还骂你。那个小的不是顺从了你吗?”
闲人说:“这你们就不明白了。如果她是别人的妻子,我当然希望她顺从我啊;如果是我自己的老婆,我很希望她为我去骂别人嘛。”娶妻当娶贤呀。
陈轸怕秦王还不明白,继续解释说:“现在的楚王也不是个傻子,还有那个宰相昭阳,都是聪明人。如果我去了楚国,依靠出卖秦国情报来换取他们的信任,您认为楚王敢重用我吗?昭阳也会瞧不起我,更不会与我共事了。这点职业操守,我老陈还是有的。”
秦王见陈轸说得这么直白,也不好当场翻脸把他杀了,或是送到楚国,只是又挽留了一番。过了一段时间,张仪登上了相位,陈轸见出头无望,还是去了楚国。后来,张仪出使楚国,他们这对老冤家又一次碰头了。

这一次,他为楚王识破了张仪的诡计,却没能换得信任
陈轸虽然去了楚国,但是因为他原先的经历,不是在楚国呆几年,就是到秦国混几年,让楚王还是不太放心,不敢重用于他。况且,那个“楚人娶妻”的故事,让陈轸名气更大了,他越发觉得陈轸反而是秦国派到他身边的“卧底”。但是,又没啥证据,只好作罢。
这一次,张仪出访楚国,用楚国600里失地换取齐楚断交,来拆散齐楚盟约。这个诱饵十分有效,楚王马上同意了,还日日给张仪设宴饮酒。楚国群臣也很开心,纷纷向楚王祝贺。
但陈轸却不开心,因为他太熟悉他的老冤家张仪是啥人,他才不是信守承诺之人,秦王也不会轻易就拱手相送楚国600里土地。所以他建议楚王,先收回失地,再与齐国断交。
楚王估计在和张仪相交中被降头了,反而十分欣赏张仪,自己为了表诚意,抢先和齐国断交,还派了使臣去羞辱齐王。结果,当他派人再找张仪讨要失地时,对方居然用6里地打发楚国来使。
此时,愤怒的楚王已经听不进任何进言,一心要攻打秦国,即便陈轸告诉他一旦攻秦,楚国将会受到齐国的合攻,腹背受敌。他仍然一意孤行,还是出兵攻秦。
结果,楚军同秦军在丹阳交战,秦军斩杀了楚军八万多人。接着,攻占了楚国的汉中郡。楚怀王闻讯,又集结全国军队前往蓝田地区攻打秦军。结果,秦军在蓝田地区再次大败楚军。这两次会战,大大削弱了楚国国力。
由于齐楚断交,齐国又兴兵攻楚,由于齐楚联盟,楚王担心这一次,自己真的扛不过去了。于是陈轸又给楚王出了个主意,就是割地求和,息事宁人,免得秦国再出兵楚国,让楚国“雪上加霜”。楚王内心是十分痛苦的,但是迫于形势,知道只能这样了。于是陈轸又一次去了秦国,见到他的老领导秦惠王了。

他用“卞庄子刺二虎”,解了楚国之困,却让老东家秦国占了便宜
陈轸来到秦国后,秦王很开心。因为一方面他与陈轸是老熟人,另一方面也想打打“感情牌”,看看陈轸能不能真心为他着想。
于是秦王见到陈轸后,用一种怨妇般地口吻对他说:“哎呀,先生本来就是我秦国人啊,我们都是老朋友了,是我做的不够好,才让你离开我,去了楚国。现在齐国和楚国打起来了,你说我该咋办呢?你可不可以在为楚国着想时,也略微想着我一点啊!”
陈轸这个“知名故事家”为了打消秦王疑虑,先给他讲了一个“吴人病中吴吟”的故事。
他说:有个吴国人在楚国做了高官,楚王很喜欢他。有一天,他生病了,楚王想知道他是真病了,还是因为思念吴国呢?楚王身边的人就出主意说,如果他真因为思念吴国病了,病中就会说吴语啊。
陈轸接着又对秦王说:“现在,我回到了秦国,也让我为您说几句秦语吧。”于是,他接着讲了一个“卞庄子刺虎”的故事。
他说:有两个老虎正在为争食厮打。鲁国的勇士卞庄子准备去刺虎。旁人劝道说,等两只老虎其中小的被咬死,大的也受伤时,你再去刺它,就会一次解决两只老虎。您花费刺杀一只老虎的力气,却赢得刺杀两只老虎的美名,这多棒啊。
陈轸又对秦王说:“您看,如今齐楚交战,齐国必定会败的。等齐国败了,您再发兵解救齐国,也不用担心楚国会有力气攻打秦国。岂不是更好。”秦王听了,果然大悦。
陈轸又一次用自己的机变之才解救了楚国的危难,但是由于他出了名的“朝秦暮楚”,因此很难取得国君的信任,即便他拥有顶级的谋略之才,也一生未得重用。
作者:鹿鹿
版权声明:本文由「鱼羊秘史」原创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