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貌不扬、智慧不足的齐桓公凭什么称霸?

[复制链接]
作者: Biggruffbear | 时间: 2024-4-11 03:29:14 | 历史|
0 66

3097

主题

3097

帖子

9291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291
发表于 2024-4-11 03:29:14|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齐国当时是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更是位高权重,但是齐桓公本人,其貌不扬,为人智慧不足,情商不足,在一众国君中算是平庸之辈。但是却有一个优点,那就是会用人。其实对于一个领导人物来说,自己是不是有治世之才或者是过人之处并不是那么重要,唯才适用才是一个领导必须具备的条件。后来有多少的国君因为自己用错了人,导致江山美人尽失的事例也是数不胜数。刘备当年只是将赵云当作运送粮草的长官来用,殊不知赵云的才干远不仅仅是这些。吕布多次不听陈宫的劝谏,一次次失败的战役就这样血淋淋地放在自己眼前,最后还落得不得善终。

齐桓公会用人,管仲就是其中一个非常有名的例子。当时的管仲改革也是风靡一时,为齐国的发展带来了坚实的后盾,也让齐国在春秋时期一步步崛起发展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管仲虽然出门不高,但是自幼好学,管仲改革也称为管仲变法,他是第一个提出将商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人,也正是商业的发展让齐国得到了很大的变化,经济水平也在稳步上升,有了坚实的后盾,那么国家在发展军事,农业等等都有了基础。

齐桓公的奖励方式也很特别,管仲变法取得了成就,但是齐桓公第一个奖赏的是管仲的老师,第二个奖赏的是推荐管仲的人,最后才是奖赏管仲。国君这样的做法,也在表示自己的看重点。国家注重的人培养人才的人,还有向国家推荐人才的人。当你遇上千里马,如果能够推荐给国家,那么国家就会给你奖赏。有了这样的奖赏机制,齐国上下都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风气,大家都争当那个伯乐,四处寻找千里马,培养千里马。当时齐国上下对于有些文化知识的人都非常尊重,在街上遇上都会礼貌问候。

现在社会也是如此,人才是一家公司,一个国家的发展基础,为什么每个国家都重视教育,那是因为教育能够不断输出各种各样的人才为国家服务。齐桓公的做法,放在现代也是可以采用的,比如在一些公司里进行这样的奖励机制,对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也是有很大的作用的。齐桓公虽然不才,但是眼光独到,这也是他的过人之处。齐国上下的发展不正是因为这些人才的发酵作用吗?一个领导者,善战,能文,擅攻略这些都可以找到更好的人来代替,但是眼光这种事情,还是得靠运气了。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多少的君主因为看错了人,信错了人而失了江山,丢了社稷。
中国古代社会,封建思想浓重,在决策上都是君主专断,能够与臣子共同商量甚至是完全信任臣子的少之又少。随着历史的变迁,君主集权制是越来越根深蒂固,这种专政也在一步步将中国社会推向一个死胡同。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