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烛之武退秦师》的巧妙抓手,“LI”的三个同音字:礼、利、力

[复制链接]
作者: 三千繁花泪。 | 时间: 2024-3-16 11:00:17 | 历史|
0 22

3181

主题

3181

帖子

9543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543
发表于 2024-3-16 11:00:17|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解读《烛之武退秦师》的巧妙抓手,“LI”的三个同音字:
礼、利、力
                山东   祝贵春
所谓“春秋无义战”,但再不是义战,也总讲究师出有名吧!人家M国攻打伊拉克还拿出一袋“洗衣粉”作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哪!
晋国攻打郑国的“名”就是郑国的“无礼”。晋文公流亡期间在郑国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但晋文公在秦穆公的帮助之下,回到晋国登上国君之位,人家却没忘。晋国和秦国共同攻打郑国,秦穆公在烛之武的游说之下背叛与晋国的同盟,在秦军撤退之际,子犯建议晋文公追击,晋文公却从“不仁”“不知”“不武”三方面拒绝了子犯的请求。一句“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多么感动人啊!别管怎样,终文公一生也没有对秦国发动过战争。
当然,“礼”不能只是形式。要做到真正的守礼就要做到内外一致,外礼内敬。     
烛之武舌绽莲花退秦师,晋军也随之撤退,郑国暂时得以保全。说辞的精彩,一是体现在逻辑上,短短125字说辞析之以理、陈之以势、诱之以利,可谓进退有度,轻重缓急拿捏得当。二是体现在语气上,凡站在秦国立场的话语,都用陈述句,语气谦逊和缓,便于对方接受;涉及晋国的话语,则用反问语气,意在引起秦伯的注意和警觉。说理缓急有致、扣人心弦。其他如八个“君”等称呼的运用,很好地刻画了一个有礼有节的使臣形象。
本来“晋侯、秦伯围郑”,到了烛之武口中,变成了“秦、晋围郑”,避开了爵位不说,还将秦提前了,将秦放在了主导者的位子上。
再如:敢以烦执事,省略句,敢以(之)烦执事;敢,敬辞,哪敢;哪敢拿这些话来劳烦您啊?
君知其难也\君亦无所害\君之所知也\唯君图之,这些话语会带给听话人什么样的感觉?
您是知道这样做的难处的\您也没有什么害处\您是知道这些的啊\希望您好好考虑一下。
这些话语都带有一种恳切语气,会给听话人以尊重、商量、推心置腹的感觉。
尊秦敬伯,烛之武在劝说秦伯时,紧紧把控住了“礼”的适度,既不因言语轻浮而无礼,也不因过度讨好而失礼。
可是,话又说回来,烛之武在秦伯面前以不讲信用指责晋国时,其实他要求于秦伯的,恰恰也是临场变卦,对晋国不讲信用。这是不是“无礼于晋,且贰于郑也”?但即便如此,面对秦的绝对实力,晋军又奈何!
烛之武游说秦伯显得有礼有节,晋秦围郑“以其无礼于晋”,而晋文公悄然撤军也显得斯文有礼,但“礼”的背后却是赤裸裸的“利”,“礼”完全沦为“利”的遮羞布。而“力”,各种硬实力和软实力才是做出决策的根本依据。
围郑的原因是郑国无礼于晋。但是,郑国并没有得罪秦,为什么秦师也参围?明显是有利可图;这也是烛之武为什么退秦师而不是退晋军的原因。可在烛之武给出的“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的唾手可得的利益面前,在“邻之厚,君之薄也”的得失换算之间,秦穆公从秦国的长期利益考虑便接受了烛之武的这番说辞。这从后来的秦国人杞子在郑国掌握了都城北门的钥匙,派人要秦穆公攻打郑国的情况不难看出。
烛之武退秦师之后,晋国大夫子犯请求攻打秦军,因为秦伯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无礼于晋,理由不可谓不充分,但晋文公说“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听起来满嘴的仁义道德,其实是己方不具备碾压性实力,不能获得预期利益恰到好处止损的结果。要知道,晋文公可不简单,那可是面子里子都要的主。
说到底,实力才是一切的根本。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不能不说,郑国君臣还是很明白自己的处境的。如果从《庄子》的“庖丁解牛”视角来看待“烛之武退秦师”,那么不以“来吧,干就完了”的蛮力对抗联军,而是“以无厚入有间”,派了一位只是养马官的烛之武(无厚)冠以大夫之名,从晋与秦之间找到瓦解这个统一联盟的缝隙,只是靠一番不费大功夫的说辞,让这个看似无法抵挡的联盟便土崩瓦解(“如土委地”)。这一系列操作,是不是一种借力发力的巧力啊!
佚之狐这人的识人能力的确不一般。“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在国家危难时候,向君王推荐能人为君解困,可谓忠诚善荐;而能断言“必”,足见其对烛之武能力的了解与信任。佚之狐敢于这么不留余地的推荐,可见其识人的洞察力非凡。
烛之武不顾老迈“夜缒而出”,这体现了他“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精神,是一种勇力。烛之武是一个具有大智慧的人物,他展现出了他对天下局势的了解,他能够准确找到秦、晋以及郑国的定位,其政治见解以及格局非常人所能及,这是一种智力,一种远超常人的洞察力。惟其如此,这才说现状,亡郑利晋;展愿景,许秦以利;揭历史,批晋失信;最终使秦国“与郑人盟”。洞察人性,方能明利;洞察大局,方能控局啊。
前面已经说过,晋文公选择撤兵,是他审时度势的清醒反应,根本上是基于晋军当时对郑还不具备压倒性优势。
对个人能力,对他人才干,对国家实力,对敌方状况的全面把控,才能真正让人立于不败之地!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