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15,看看老祖宗如何应对“缺斤少两”

[复制链接]
作者: 重楼画黛 | 时间: 2024-3-15 07:47:05 | 历史|
0 40

2961

主题

2961

帖子

8883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8883
发表于 2024-3-15 07:47:05|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又是一年315,谈到各类维权问题,往往会提到一个词“缺斤少两”。
斤、两、米、升……这些常见的度量衡单位,往往也是消费者判断商家是否诚信的标准之一。
在缺乏现代测量计数工具的古代,古人是如何统一度量衡单位,以确保交易的公平公正的呢?
在近期人气火爆的上海博物馆新馆,不少游客聚集在“镇馆之宝”大克鼎周围打卡拍照,另一件“镇馆之宝”却待在展馆一角少有人注意。
有人说它像一个雪糕模具,有人说它像一个做蛋卷的平底锅,也有懂行的人感慨:“比起名声在外的大克鼎,这件巴掌大的方盒真的太不起眼了,不了解背后历史的人很容易错过它。”

商鞅方升
这件看起来平平无奇的青铜器叫“商鞅方升”,比起大克鼎,它因不常设展出而难得一见。此次也是因为上海博物馆新馆开馆,它才被请出来“镇场子”。
作为目前现存唯一见证秦朝“商鞅变法”的重要实物资料,商鞅方升曾与大名鼎鼎的秦始皇画像、兵马俑一起出现在了中学历史课本上。
它是中国度量衡史的标志性器物,是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也是我国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的文物之一。
要了解“商鞅方升”的故事,我们不妨先从度量衡的历史讲起。
从“布指知寸”到“统一度量衡”
我国最初的度量衡单位,取自人身,《说文解字》中道:“寸、尺、咫、寻、常、仞诸度量,皆以人体为法”。
在《孔子家语》里,曾有“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的记载:中指节上的横纹间的距离叫作一寸,大拇指和食指指尖之间的距离为一尺,两臂伸展后的长度叫一寻,都是长度的基本单位。
布手知尺、掬手成升、迈步定亩……但每个人的身高、臂长、手指长度并不一样,如此测量,并无一个统一标准。
在春秋战国时期,一些常见的生活用具被当作了衡量用的器具。
比如,《考工记》里写到:“食一豆肉,喝一豆酒,中人之食也”。
豆,就是一种盛食器,专门用来盛放腌菜和肉酱等调味品,偶尔也盛饭食,放在当时看成是粗略的计量单位。

错金夔纹豆(战国时期)现藏于山西博物院
据《左传》记载,当时齐国有四种计量单位,分别是豆、区、釜、钟:“四升为豆,各自其四,以登于釜。釜十则钟。”
豆列首位,四升为一豆,四豆为一区。一直大到釜,釜的十倍才是钟。
在上海博物馆,你或许有机会见到“陈纯釜”和“左关钅和(‘钅和’为一古字,容器之意)”,它和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子禾子釜”,并称为“陈氏三量”。
它们的出现证明,齐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固定、便于测量的容量器皿。

陈纯釜(战国时期)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左关钅和(战国时期)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在战国时期,几乎各个大的诸侯国都有一套自己的量制标准,除了国君颁布的“公量”外,不少卿大夫、老氏族还设有“家量”。
据古代计量史专家丘光明考证,单单在战国时期涉及到的容量单位就有20多种,如匊、升、溢、豆、区、盆、斗、觳、釜、斛、桶、鬴、庾、薮、钟、秉、筥、稯、秅、鼓等。
其中,“升”是较为通行的容量单位,但不同国家对“多少升”也有不一样的说法。比如各国的容量有二、四、五、十、十六等进位的区分,十分复杂。
复杂的量制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物品交换。
有网友举了个例子:“你在上海买了一升米可以吃一天,但到了青海,一升米只能吃半天,到了广东又发现一升米根本吃不完。后来发现,上海的一升,是青海的两升,是广东的半升。”
藏于咸阳博物院的安邑下官钟曾辗转经过魏、韩、秦三个国家,在它身上先后可以看到不同的记容铭文,表示战国时期各国不同的容量标准。
秦统一六国后,对其进行重新测量和加刻,在安邑下官钟的口沿处刻有秦国的当时标注“十三斗一升”,放到现在,容量为26400毫升。

安邑下官钟(战国时期)现藏于咸阳博物院
两组跨越百年的铭文
那么也有人要问了,秦国的一升,等于现在的多少毫升呢?
来,让我们算算。
一斗等于十升,以“十三斗一升”的安邑下官钟为例,秦国的一升约等于现在的202毫升。
这也就是“商鞅方升”的容积。
“商鞅方升”又名“商鞅量”,全长18.7厘米,内口长12.4厘米,宽6.98厘米,深2.32厘米,重0.7公斤。是目前为止商鞅变法唯一的实物例证,也是当时商鞅亲自督造的一批度量衡标准器中唯一幸存于世的。
除了一侧的中空柄外,“商鞅方升”其余三测及底面皆刻有铭文。
在器侧及器柄的对边,交代了方升的制造者、时代以及器物的用途及容积:十八年,齐䢦(率)卿大夫(合文)众来聘,冬十二月乙酉,大良造鞅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壹为升。重泉。
意思是,秦孝公十八年(即公元前344年),正值齐国卿大夫使团到访,大良造商鞅监铸了这件量器。该方升的容积为十六寸又五分之一立方寸(即一升的容量)。
小小的方升成为了秦国的“传国之宝”,一直沿用到秦始皇时期。
在器底,则有一段相差了123年的铭文,交代了方升的重要性: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隗状)、绾(王绾):法度量则不壹嫌疑者,皆明壹之。临。
意思是,秦王政26年(即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后,人民安定。秦始皇命令丞相隗状和王绾将商鞅既定的标准推行至全国,代替列国复杂的量制,并将此诏加刻于方升。

商鞅方升底面
两组跨越百年的铭文背后,则是秦朝实现“一升量天下”,统一全国度量衡的历史。
作为商品交换、农业赋税的标准计量参照物,方升被发放到全国各地,官吏们拿着它到各地检查,方升的误差为0.05升,如果有人超过误差便要处罚。
作为目前所见最早的采用科学方法的量器,商鞅方升的出现实现了当时测量的精准、公平,规范了贸易的行为,但它的意义却远远不止于此。
在《国家宝藏》的节目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院长方向曾将“商鞅方升”称作他心中的“计量圣物”:“要说我们五千年的文明为什么能够从未间断过?这跟我们很早就统一了度量衡有密切的关系。”

无规矩不成方圆
统一的度量衡,带来了更加规范和系统化的贸易活动。
度量衡的统一,不仅换来了经济生产的稳定、商品交换的通畅,还保证了国家政令的畅通和思想文化的稳定传承。
在不少“度量衡”的文物中,都印有秦始皇的诏书,为了迅速改变各国混乱的度量衡单位和量值,秦始皇以命为“制”,以令为“诏”,向全国发布统一度量衡诏书。
比如在上海博物馆还有一件“两诏椭升”,外壁一侧刻秦始皇二十六年诏书四行,另一侧刻秦二世诏书七行,二世诏强调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功绩并继续推行之。

两诏椭升(秦代)藏于上海博物馆
为什么是两诏?
为了保证政策的顺利贯彻,秦代曾两次发布统一诏书。除了秦始皇发布的统一诏书外,延续始皇政策的秦二世继位后,继续在全国统一度量衡,再次颁布了统一度量衡的诏书,足见其对“统一度量衡”的重视。
除了颁发诏书之外,在春分和秋分时节,中央还会对各地使用的度量衡器进行统一的检校,对不合格者进行严厉惩处,看看你有没有“缺斤少两”。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