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观今:从秦一统六国看治理智慧

[复制链接]
作者: 重楼画黛 | 时间: 2024-5-4 20:41:21 | 历史|
0 99

2991

主题

2991

帖子

8973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8973
发表于 2024-5-4 20:41:21|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历史主要是能够从历史的有趣故事中学习人生的智慧。战国时期,秦国最终实现了统一六国,结束了诸侯混战的局面,背后又有哪些智慧和道理值得我们思考呢?
秦国在春秋中期,经过秦穆公的治理,也成了春秋五霸之一。但是,等到秦穆公死后,秦国的实力又渐渐的衰弱了。直到战国时期,又出现了一位有眼光的君王,秦孝公。为了能够强国,秦孝公开始高薪聘用人才。在这次招聘当中,秦孝公找到了一个创新改革家,商鞅。

看到自己要服务的公司秦国如今发展的一塌糊涂,商鞅一上任就和秦孝公密谈变法的具体事务。这次变法其实相当于现在的企业大换血。秦孝公就让商鞅将自己的规划说给自己听,不听则已,一听秦孝公瞬间感觉也像是打了鸡血,就决定大刀阔斧的干吧。当然,大干之前的上大会讨论一下,秦孝公就拉着商鞅在早朝时和大臣们一起讨论,自然是反对的多。
不过这也不要紧,那个时候不需要太民主,秦孝公一声令下,变法就拉开了序幕。这次的商鞅变法为后期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及中国历史上统治阶级制度法律的设定都起了铺垫作用。

到了秦惠文王时期,他虽然处死了当初改革时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的商鞅,但是他能看到变法带来的成效,所以商鞅的变法他还用着,并且还引进了另外一个人才,这个人就是张仪。张仪是个优秀的外交家,对外各国之间的公关和营销做
到了秦昭襄王时期,秦国又来了一个厉害的人物范雎。范雎先是给秦昭襄王提供了竞争中的基本原则,就是先打近处的韩魏等国,结交远处的齐,打完了近处后再去收拾远处的齐。秦国在以后的统一路线上,也正是采用了范雎的规划建议。除了文臣范雎,武将也有一个白起,在开拓市场上作用是功不可没。可惜,最后,秦昭襄王嫌他树大招风,就给找了个理由收拾掉了。

这也告诉我们,一个人即便是很优秀也一定要懂得收敛自己的锋芒,尤其是在被成功的光环笼罩着时,一定要谨记,不要太过招摇,该谦虚谨慎的时候还是要谦虚谨慎,否则紧接着就可能是祸患。
到了秦始皇时期,又出来了一个大人物,李斯。这个李斯是历史上有名的荀子的学生。所谓是名师出高徒。李斯帮助秦始皇进一步的规划了攻打六国的计策方针,他的一篇《谏逐客书》,成功的避免了秦始皇“闭关锁国”的政策——排斥外来人才。他还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了度量衡以及文字,对中国历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果说像商鞅、李斯这样的文臣是公司里面的政策制定和项目规划者,那么像白起、王翦那些武将就属于是市场开拓者。秦国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成功的统一六国,离不开这些文臣武将,这都是秦国治理者用人有方。
但为什么秦国能够吸纳进来人才?作为现在的企业又该如何吸纳优秀人才呢?秦国当初吸纳人才,主要是靠提供高薪高待遇,吸纳过来的人才也都安置在合适的位置上,做到了人尽其才。一个企业如果想求发展,人才是最基本的,只有吸引足够的人才,才能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