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神白起为何宁愿被赐死也不造反?辉煌的人生不容许有污点!

[复制链接]
作者: ethan.wu | 时间: 2024-3-13 09:15:58 | 历史|
0 88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pioneer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9216
发表于 2024-3-13 09:15:58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孔子有句话叫“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意思就是明明知道这件事可能看起来不会成功,但依然却做。这是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但是这句话还有另一个说法,叫做“明知可为而不为”,意思就是我知道这件事可以做,但是我不做。
有些事情看起来很简单,但我们不去做,不是没有能力,而是心中有底线和原则——
我觉得在分析这个问题的时候,先说一个关于蒙恬的故事。

明知可为而不为的故事蒙恬是一个大家都熟悉的历史人物,出身武将世家,一门三代都受到秦国君主的重用。秦始皇时代,蒙恬接受秦始皇的命令率领三十万军队到北方抵御匈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沙丘病逝,大家都知道这时候发生了赵高和李斯篡改遗诏的事情。
公子扶苏性格仁厚,认为“父命难违”,因此自尽了。蒙恬虽然有所怀疑,但是苦于没有证据。扶苏死后,赵高害怕蒙恬家族对自己将来不利,因此怂恿胡亥将蒙恬赐死,在自尽之前蒙恬留下遗言说:
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功信於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馀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史记·蒙恬列传》
确实,以蒙恬的号召力只要振臂一挥,率领三十万大军推翻胡亥的统治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如果他这么做了,中国的历史就会发生彻底的改变,但历史的遗憾恰恰就在这些细微之处,按照“蝴蝶效应”理论,过去的历史只要在细微之处稍有改变,整个历史格局都会发生巨变。

就像大家认为慈禧祸国殃民,李鸿章、曾国藩这些人为什么不造反取代她呢?因为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底线和原则,所以蒙恬最终选择了“明知可为而不为”,这叫“杀身成仁,舍身取义”,不求对得起天下人,但求无愧于心。
文天祥被忽必烈俘虏以后,坚持不投降,最后向忽必烈请求赐死自己,最终殉国就义,他死前说了什么呢?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宋史·文天祥传》
确实,一个人在他有能力,有威望的时候,有很多事情都可以轻而易举的办到。但是他们为什么没有做呢?其实就是为了“无愧于心”,正因为有这一小群人的存在,一个民族才有了值得信仰的气节和精神。
能力出众的战神白起为什么不造反?白起的原则长平之战坑杀赵军40万人,如此壮举足以让白起历史留名。但白起能够称之为“战神”,肯定不是一场长平之战就能把他推上神坛,否则项羽破釜沉舟也足可称之为“战仙”了。白起从担任秦国大良造开始,他的军事生涯充满了一页页辉煌的历史,这是他能力的表现。

长平之战以后,白起的威名震动天下。秦昭襄王四十八年,由于赵国违背了和秦国在长平之战后达成的割地合议,秦昭襄王再次派遣白起出兵赵国,但当时白起生病,因此改由五大夫王陵攻打邯郸。
九月,五大夫王陵将兵复伐赵,武安君病,不任行——《资治通鉴》
但王陵用兵不利,后续增加的4万多人都损失惨重。白起病愈后,秦昭襄王任命白起替换王陵。但是被白起拒绝了,他为什么拒绝呢?因为他有作为一个军事家和将领的判断。
邯郸实未易攻也;且诸侯之救日至。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秦虽胜于长平,士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资治通鉴》
简单来说,白起拒绝出战的原因:
秦国在舆论上处于不利的地位,诸侯会出兵帮助赵国;秦国在长平之战中同样损失惨重,国内资源空虚,士兵疲惫;灭国之战,在没有准备充分的情况下,必然会遭到对方的激烈反抗;因此,即便秦昭襄王让范雎去劝说白起,他也拒绝了秦昭襄王的要求。因为白起知道即便自己出战,这场战争也打不赢,只会白白损耗秦国的士兵和资源。迫不得已的秦昭襄王只好让王龁去代替王陵。

军事家的固执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想起秦国的另一个将领,即“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王翦。秦始皇时代,为了消灭楚国,秦国做了很大的动员。当时一位很年轻的将军李信认为消灭楚国只需要20万士兵就足够,但是王翦坚持认为需要60万。
秦始皇认为王翦年老胆怯,于是就让李信率领20万大军前去攻打楚国。结果被楚国打败,秦始皇这才让王翦出马,率领60万大军灭亡了楚国。
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可见,白起和王翦作为出色的军事家,知道发动一场打不赢的战争根本是毫无必要的,所以他们宁愿违背君主的意志,也不愿去打一场必败的战争。到时候不仅会被君主怪罪,而且还辱没了自己的名声。
白起的忠义和羞愧由于白起始终不肯答应秦昭襄王,因此惹怒了后者。随着王龁在邯郸被信陵君率领的诸侯联军击败,白起也被秦昭襄王废除了武安君的爵位,废为一个普通士兵。后来又将白起赐死。

十月,免武安君为士伍,迁之阴密。十二月,益发卒军汾城旁。武安君病,未行,诸侯攻王龁,龁数却,使者日至,王乃使人遣武安君,不得留咸阳中。武安君出咸阳西门十里,至杜邮。王与应侯群臣谋曰:“白起之迁,意尚怏怏有馀言。”王乃使使者赐之剑,武安君遂自杀——《资治通鉴》
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白起不像乐毅被齐王猜忌以后,离开齐国逃亡到其它国家去呢?凭借他的威望和能力,想必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求之不得吧,但是他没有这样做,他知道自己是无罪的,但是如果背叛秦国,那他就有罪了。
而且白起的内心对长平之战始终感到介怀,就是因为他在那场战争中坑杀了太多赵国士兵。白起知道天下人将会怎么评价他,他也知道人生已经有了一个永远无法洗脱的污点。所以他不愿再背负一个“秦国叛臣”标签。

武安君引剑将自刭,曰:“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久,曰:“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阬之,是足以死。”遂自杀。武安君之死也,以秦昭王五十年十一月——《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尽管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白起的人格恐怕并没有蒙恬那样崇高,但是在白起的内心也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正因为如此,他宁愿接受这个最终的结果,而不是为了保住性命就把所有的道德、底线和原则都弃之不顾!
关注【围炉言史】,每天阅读深度历史内容喲~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