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商鞅为什么选择秦国?

[复制链接]
作者: 螢窗夜話 | 时间: 2024-3-9 17:30:44 | 历史|
0 38

3153

主题

3153

帖子

9459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459
发表于 2024-3-9 17:30:44|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商鞅为什么选择秦国?#
战国七雄,商鞅为什么选择秦国?在战国时期,各国混战的背景下,商鞅变法成为秦国崛起的关键。那么,商鞅为何选择秦国作为他推行变法的舞台呢?

公元前362年,年轻的秦孝公继位。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秦孝公展现出强烈的雄心壮志,希望振兴秦国。当时21岁的他,接手的秦国,可以说就是一个烂摊子,当时的秦国不仅小,而且经济状况也不好,又处在周王治下的最西边,不仅要面对来自东边各诸侯国的威胁,而且要警惕来自西边蛮夷的入侵威胁。

现在说到商鞅,也叫公孙鞅,说起来也是贵族出身。他好“刑名之学”,这个应该被很多人误解,这里的刑名不能和法治混为一谈,刑名之学就是主张实事求是。刑名理论的提出者,大概率是申不害,他跟卫鞅是同一时期的人物,连出生和弃世的时间都没差几年。他的主张就一句话:一切都得按规定办事。对法家的思想有着深刻的理解。他看到了秦孝公的决心和秦国的潜力,决定将自己的法治理念付诸实践。

话说商鞅,最开始在魏国,只是魏大臣府里的一个教书先生,这个大臣在他病危之际,举荐魏王重用卫鞅,如果不用他就杀了他,千万别让他跑了。此时的魏王认为大臣年纪大了,在说胡话,也就没当回事。卫鞅反而因为这件事,名声大作,逃离魏国后,就奔赴秦国去了。

在秦孝公的强大支持下,卫鞅开始了他的变法路子,肯定招来秦贵族们的反对,毕竟这些人都是旧制度下的既得利益者,变革就会影响到他们的利益,被阻拦是肯定的。还好秦孝公把他奉为极高的地位,同时表达了他对变法的决心,这一强硬的支撑,让商鞅的变法得以实施。

商鞅的法治理念与秦孝公的雄心壮志不谋而合。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开始在秦国推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旨在强化国家实力,提高百姓生活水平。通过推行法治、奖励耕战、统一度量衡等改革措施,秦国逐渐崛起,成为战国时期最为强盛的国家。

总的来看,我个人觉得商鞅选择秦国,更多的是看到秦王的态度,要不然,他就是想变法,也会被中途断开。在封建社会,君主的强力支持才是主要的,这也是给商鞅的一颗定心丸。纵观当时的其他国家,君主都没有这样的胸襟,这也是秦为什么能从那么弱的情况下慢慢崛起的。客官,你怎么看的?可以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