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教会我们的不只有法家的思想,另外两样才是对我们影响最大的

[复制链接]
作者: Biggruffbear | 时间: 2024-3-9 03:40:57 | 历史|
0 85

3098

主题

3098

帖子

9294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294
发表于 2024-3-9 03:40:57|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斯从韩非来到咸阳的那一刻开始,就对韩非说,一定要谨言慎行,不该说的不要说。韩非表面上答应的一套,但是实际上做的却是另外一套。让李斯很是生气,几次劝说于他,但是韩非却不为所动,坚持己见,按照自己的意思做事,最终被杀。

韩非的才能那是不下于李斯的,在《大秦赋》中韩非是被姚贾用计害死的,其实也是韩非自己作死,并不能怪姚贾,正所谓,自作孽不可活就是这个道理。难道韩非不知道自己身处险境吗?当然知道,但是在国家大义和自身荣辱上,他选择了前者。
韩非入咸阳其实是嬴政的意思,只是听说他的才能不下于李斯,想要韩非来辅佐自己成就一统天下的霸业。为了让韩非到咸阳,嬴政不惜让王翦率领二十万大军在韩国的家门口转一转,这也算是给足了面子吧!

韩非来咸阳,嬴政给足了面子,虽然知道他在给赵国送信,也知道他是为了韩国在不停的干涉秦国内政,但是却始终没有对他做什么出格的事情,仍然是以礼相待,这一点嬴政做的确实不错,但是韩非就是不领情。那么韩非错了吗?我认为韩非非但没有错,而且是一个铮铮铁骨的汉子。

保持一颗爱国的心,比什么都重要。
在那个混乱的年代,很多人都是以活着为目的,就是当时从齐国稷下学宫里走出来的那些饱读诗书的学生,也是为了能够活着多挣点钱为了自己和家人能够活下去而学的。往往没有什么国家的概念,身为赵国人,也能去秦国为官,时间长了也自称秦人,对国家的概念淡薄的很。
如果说当时山东六国誓死抵抗就是为了国家,不如说山东六国都是为了他们的权力,为了他们的荣华富贵。赵国的赵佾,楚国的黄歇等等,哪一个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唯独韩非和其他人不同,韩非是为韩国,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
对于秦国的厚重赏赐不为所动,对于友人的好心劝谏充耳不闻,对于秦国的阴谋拼死一搏,韩非不是不喜欢财物和权力,也不是对于友人的劝谏不感动,只是身为韩国人,有一颗爱国的心,就这一颗爱国的心就够了,因为它比什么都重要。

除了爱国心以外,韩非还有很多人身上没有的东西,那就是执着。
在韩非身上你看不到颓废,也看不到奢侈,他贵为韩国公子,但是在生活上还是和平民百姓能够融为一体的,这一点就是作为一个公子,一个学者最难能可贵的地方。
韩非凭借着自己的智慧,游走于列国,促合纵共抗秦,这一点在《大秦赋》中表现的淋漓极致,虽然是电视演绎,但是却足够真实的还原了历史。在历史上,一直为了弱小的韩国能够生存执着的奔命,这一点真的像极了护仔的母亲。

秦国朝堂议论先攻灭哪一国,有人说是先攻赵国,因为赵国国力在山东六国中最强,把最强者打败了,剩下的就不足为虑了;也有人说先攻韩国,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把韩国收入囊中,而后就打开了东出六国的通道,可以尽情驰骋了。其实嬴政已经确定要先攻灭韩国,只是为了韩非一直没有下定决心,如果韩非没有一直为存韩努力辩驳,奔走,或许韩国可以多存活几年,但是由于韩非的对于韩国存亡的执着,嬴政最终选择了先攻灭韩国。

嬴政也不过是爱才,他也是对韩非忍让了很久的,并不是不知道他做的一些事情,比如给别国通风报信,只是为了留住韩非这个大才,他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嬴政爱才不代表其他人也爱才,当姚贾把韩非间秦的证据拿出来时,也不得不按秦律执行了。
韩非为韩国不惜赴死的执着,成就了他的名,一个忠于国家的名。在现代我们也要爱护我们的国家,因为在现代我们国家为我们的幸福生活做了很多,我们因为在这个国家生活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往小了说,我们执着于我们所做的每件事情,难道还有不能成功的吗?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