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古墓”被发现,据传墓中有3000把宝剑,连盗墓贼都不敢靠近

[复制链接]
作者: 三千繁花泪。 | 时间: 2024-3-7 11:01:28 | 历史|
0 76

3185

主题

3185

帖子

9555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555
发表于 2024-3-7 11:01:28|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起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就不由得让人想起赵王勾践,卧薪尝胆,甘愿俯首称臣十几年,只为了有朝一日能反扑打败吴王。当然,他的努力并没有白费,经过十几年的韬光养晦,终于在公元前482年出兵灭了吴国,吴王夫差也选择自杀而亡。

不过夫差治国太过残暴,人心不古,也许吴国被灭是迟早的事情。早在之前伍子胥就劝谏过夫差要灭越,可是他不听,有了珠宝美女就得意忘形,如果他能听从伍子胥的建议,或许也不会落一个身死国灭的下场,而黄池之会也不会成为吴国最后的辉煌时刻。相比夫差来讲,吴王阖闾还算正常,爱打仗,喜欢称霸的感觉,他的猛被称为春秋五霸之一。

阖闾不但胸怀大志,还颇有远见,是一个非常勇猛的人,从他的战役中就可以看出来,屡战屡胜。只可惜长期的战争劳民伤财,而阖闾并没有重视这个问题,即便被人劝阻,也根本听不进去,因为当时的他只想称霸天下。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率军攻打越国,满以为稳赢,结果却打了个败仗,还搭上了自己的性命。阖闾的死确实挺让人意外的,据说在对阵时,越国大夫灵姑浮用长戈攻击吴王阖闾,将吴王阖闾的脚拇指给斩了下来。吴王阖闾只得撤军,却不料路上伤口发炎,而那把长戈上则有毒,最终无药可治毒发身亡。

后来夫差不但为父亲报了仇,还不惜大兴土木用了3年时间修建陵墓,据说当时修建陵墓的人大概十多万人,可见规模之宏大。不仅如此,还大肆网罗天下奇珍异宝,也包括阖闾生前喜爱的三千把宝剑一起被送入陵墓中作为陪葬,其中就有一把神兵利器——鱼肠剑。
鱼肠剑是铸兵大师“欧冶子”打造的一把绝世宝刃,后世又称为“勇绝之剑”,在《史记》中都颇为推崇。而且这把剑是阖闾最喜欢的剑,当时就是靠它才成功刺杀了吴王,最终继承了王位,所以这把剑也跟着闻名天下。

千年来,不少的盗墓贼对阖闾墓垂涎三尺,都想进入剑池取得宝剑,就连秦始皇和孙权也想得到,只可惜却从未有人进去过。因为阖闾墓在水池的下面,水深五六米,水量也大,一般的人很难下去,就算是会游泳的人,也根本无法长时间憋气在水下寻找墓穴。更何况吴王阖闾的墓穴在不在剑池里还另说呢。
根据《吴郡图经续记》所总结的“虎丘山,在吴县西北九里。旧经载之已详,《吴越春秋》、《越绝书》之类,皆以为阖闾所葬,有金精之异,故名虎丘。然观其岩壑之势,出于天成,疑先有是丘,而阖闾因之以葬也。”

这些记载只能说明虎丘是阖闾的墓葬之所,并不能确定墓穴的具体位置。再从墓葬来说,有“竖穴横洞墓”或者“土洞墓”、“崖葬”等,但是这几种墓葬形式似乎都被太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地域特点,所以墓穴在剑池底下的可能性极低。08年剑池的水被抽干后更是得到印证,剑池底下确实有一个高2.5米,宽不足1.5米的洞口,但是该洞口的大小根本就不足以抬进棺椁,而且外面的甬道也十分简陋,最离奇的是根本没有3000把剑的踪迹。所以阖闾墓的墓穴恐怕在别处。

春秋时期的吴越地区有两种墓葬形式,一种是吴国的“土墩墓”,另一种就是越国的“石室土墩墓”。若这样来看的话,在虎丘塔和东边的云岩寺遗址位于虎丘山顶部高约2米的平台上,南北约50米左右,东西宽约80米的地方或许作为阖闾墓的墓穴更为合适。在《太平寰宇记》也有此类记载:“今寺即阖闾墓”,还有一些地方志上也有相关的记载,但是却未被证实过。

如此来看,阖闾墓穴很大的机率不在剑池中,而剑池中也并没有三千把宝剑,如果真的有的话,估计也早就被古人拿走了。所以让盗墓贼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是其实没有真正找到阖闾的墓穴所在,还有那传说中的3000把宝剑,毕竟属于利器,谁也不敢拿生命开玩笑。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