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秦朝能吞并六国?秦国的这3件东西,不应该在2000年前出现

[复制链接]
作者: 花前月下一樽芳酒 | 时间: 2024-2-26 12:03:44 | 历史|
0 105

3081

主题

3081

帖子

9243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243
发表于 2024-2-26 12:03:44|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周时期,经过数百年大大小小的纷争,最终还是秦国战胜了诸多对手,统一了天下,能够走到这一步,秦国也是颇为不容易,首先就是地理因素,偏居一隅,位置偏僻,加上经常受到游牧民族侵扰,除此之外也没少被几个诸侯国联合针对过,这也需要一点小小的运气,后来的几代秦王,都是十分开明的君主,在商鞅变法的的改革下,国力进一步强大,从而奠定一番霸业。
实际上,秦国之所以能够成功吞并六国,这和它在科技上的进步,同样也离不开关系,至于秦国的这三件东西,也不应该在2000年前而出现,就让我们来好好看看吧!

秦驰道
一个文明进步和发展的最好标志,莫过于道路的建设,同时也是进步的体现,让人感到吃惊的是,早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就修筑了中国乃至整个亚洲历史上最早的“国道”。
根据《史记》的记载,“自极庙道通郦山,作甘泉前殿,筑甬道,自咸阳属之。是岁,赐爵一级,治驰道。”

如今秦代留下的著名驰道有九条,包括过黄河通山西的临晋道,出函谷关通河南、河北、山东的东方道等等,而《汉书》更是提到,秦驰道在平坦之处,道宽五十步(约69米),隔三丈(约7米)栽一棵树,周边用金属锥夯筑厚实,这些先进的理念,极大的方便了秦人的交通。

秦弓弩
在游牧民族的不断侵扰和与其他国家交战中,秦朝也发展出了丰富的弓弩文化,“强弩在前,锬戈在后”。截止到如今,在秦俑坑当中发现的弓弩遗迹,已经达到了数百处,而且至少有三种不同的形态,木头制作的弩弓已经腐烂,然而青铜弩机却完好的保存,在出土之后,竟然还能活动自如。
除此之外,弩机各部零件大小标准也是全国统一,这也就意味着能够相互更换,不由得让人想起了如今零件标准化和通用化的概念,过去这同样也是十分罕见的,同时也保障了秦军维持最强的战斗力。

秦剑
1994年,在秦始皇兵马俑坑发现了大批的青铜剑,长度都达到了80公分以上,剑身上共有8个棱面,误差竟然不足一根头发丝,而当它们再次重现于世,出土的时候竟然还是锋利无比。
在专门的研究人员测量后发现,这一批秦剑表面竟然有一层铬盐化合物,立刻引发了考古界的热议,20世纪以来,这是工业上十分常见的“铬盐氧化”处理方法,现代由德国在1937年发明,春秋时期,秦国人却已经掌握了这项技术。

除此之外,春秋战国的青铜剑大多在50cm到60cm之间,并不敢打造过长,否则有可能折断,而秦剑最长的却达到了95cm,秦国之所以能够领先其余六国,原因在于剑中的锡元素,锡少了不坚硬,容易变软,锡多了容易折断,秦人却能够很好的权衡两者,调整了锡的比例,从而打造出当时最为强大的兵器。
从上述这些东西不难看出,秦代的种种法宝,成为了他们统一天下的又一诀窍。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