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四公子之一,违背国君旨意窃符救赵的信陵君,结局如何

[复制链接]
作者: 三生万物 | 时间: 2024-2-20 15:15:35 | 历史|
0 51

2945

主题

2945

帖子

8835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8835
发表于 2024-2-20 15:15:35|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到信陵君魏无忌,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窃符救赵”这一成语典故。
严格来说,窃符救赵虽然广为传颂,但毕竟是杀死了魏王的爱将晋鄙,此事过后,信陵君又该何去何从呢?最终信陵君的结局又如何呢?

这个备受史学家司马光推崇,唯一以公子之称载入司马迁《史记》的“战国四公子之一”信陵君,又为何会背弃自己国君的旨意、坚持出兵救赵?
窃符救赵的始末
纵观信陵君的一生,窃符救赵、却秦存魏是他最大的功绩。

当然,有人会说信陵君窃符救赵之举就是典型的卖国、吃里扒外,其实不然。
从当时的天下大格局来看,信陵君出兵救赵并不是一时性情之举,他反而是为了保魏国一世安宁,保百姓不受战火之苦。
生活于魏国走向衰落之时的信陵君不仅仁爱宽厚、礼贤下士、急人之困,还曾两次击败强大的秦军,挽救了赵国和魏国被强秦吞并的悲惨命运,一定程度上维系了各诸侯国之间合纵抗秦的合作关系。

当时,魏安釐王收到和自己有联姻之谊的赵国之请求,他本意是想要出兵援助赵国的,可洞悉一切的秦王却直言要在拿下赵国后进而攻破魏国、以儆效尤。
胆小怕事的魏安釐王一听到秦王的话,吓得不敢出手救赵国了,他随即命令晋鄙坚守邺城、无召不得前去襄助赵国。
其实,魏安釐王也有一点想要坐山观虎斗,意图坐收渔翁之利的想法。
家境贫穷的古稀老人侯嬴一直都在魏都大梁看守夷门,后来由于信陵君魏无忌的慧眼识珠、再三恳请,已经隐退江湖多年的侯嬴才毅然决定投入信陵君门下。

一直等待魏国援兵的平原君赵胜坐不住了,他一直不停歇地派人前去魏国催促他们快点发兵救赵,信陵君也始终在向魏安釐王进言请其救赵。
赵胜在信中不仅以义德去裹挟信陵君,还用其妻子未来的生死去警示信陵君。

经过平原君赵胜犀利言辞一激,信陵君也坐立难安,他决意亲自率领门下三千“士”去救赵。
就在信陵君出大梁夷门之时,在夷门当值的侯嬴很冷淡的对要出城门的信陵君说:“公子,请您好自为之,我老了,不能与你一起去厮杀了,再见。”
信陵君一听此言,心中顿时明白侯嬴定有良策,于是恳切地询问他:“那该怎么办?”
待信陵君屏退左右后,侯嬴在信陵君耳旁轻声说:“
我私下打听过,魏王手中还握有另一半能调动十万大军的兵符,你可以请魏王身边一个叫如姬的宠妾帮你把兵符弄到手,那个如姬曾受过你的恩惠,她定会帮你忙
。”
正因为有侯嬴和朱亥的帮助,信陵君窃魏国兵符、杀死晋鄙、夺兵权救赵国的这个事情才得以成功。
舍生取义

信陵君在魏国时也曾有侯嬴与朱亥这两个门客,侯嬴年轻时是侠客,年老之后投身到信陵君门下,而朱亥是个力大无穷的屠夫。
中国古代总是有这种出类拔萃的小人物,多少影响历史的人都做过屠夫,比如博浪沙锤击秦王的屠夫、屠夫樊哙、屠夫张飞、以及这个屠夫朱亥。
不久后,如姬将兵符交给了信陵君,信陵君拿着兵符就要去邺找晋鄙。

侯嬴赶紧阻拦他,说道:“
公子莫急,晋鄙可是魏王的心腹大将,他肯定不会轻易就将兵符交给你,你去找朱亥,带着他一同前去,如果晋鄙有疑心不肯交出兵权,你立马让朱亥杀了他,确保万无一失
。”
但是心地善良的信陵君却不忍心杀害无辜的晋鄙,侯嬴说:“
这没办法啊,公子,你必须除掉他,否则你想援助赵国的计划就会失败。

于是,信陵君亲自去找朱亥请其帮忙,朱亥说:“
公子,你不嫌弃我是粗鄙之人,仍礼贤下士,对待我也十分仁义,我怎能不帮助你呢
。”

就在两人出发去邺之际,侯嬴去送信陵君,他对信陵君说道:“
公子,老朽年迈,打不动仗,不能去帮你了,我算好你到邺的行程,等你到的那天侯嬴便自刎谢罪。”
信陵君此时一心只在想夺兵权救赵的事,并没有将侯嬴的话放在心上,扭头便和朱亥走了。
信陵君到达军营之后,侯嬴就自刎了。
像荆轲刺秦王时的田光一样,侠士精神是战国时期永远不可或缺的一种精神光辉。
到了邺以后,信陵君和气地让晋鄙交出兵权,晋鄙一看兵符是对的,但他也很纳闷,心想魏王怎么会派信陵君只身前来“易帅”呢?

就在晋鄙对信陵君产生疑虑之时,他立刻暗示朱亥除掉晋鄙,信陵君如愿掌握了十万兵权,整装待发准备去援赵。
临走之前,信陵君思虑再三,觉得自己此去前途未卜,不能让魏国的百姓跟着他遭罪,然后信陵君下令不让独子前去、一家两兄弟的择其一,父子皆在的择其一。
最终,信陵君率领八万人前去救赵,解了赵国之难。

流赵十年
窃符救赵大获成功,但是信陵君也惹怒了大魏王,在魏国自然是混不下去了,想来想去,当然只能去赵国了,毕竟自己对赵国有救命大恩。
信陵君本以为自己却魏救赵会得到赵国上下的以礼相待、封官赐地,然而最终却只有鄗这一个封邑作为容身之处,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当时赵国君主是要赠予有大恩于赵的信陵君五座城池。
可是,一个为本国立下汗马功劳尚会因为功高震主而无法安然生存、更何况信陵君这个有才有事有能力的“外来户”。

于是,赵国的大臣都视这个“瓜分”自己利益的信陵君为眼中钉、肉中刺,他们纷纷上表阻止赵王嘉赏信陵君,恨不得早日将信陵君排挤回魏国。
此时此刻,对于叛魏助赵的信陵君来说可谓是骑虎难下,退一步是深渊、进一步则有可能面临灾祸。
信陵君这个人,无论别人才能大小,他都一概对其谦恭有礼,从来都不会倚仗着自己的富贵权势去轻慢任何人,所以天下的士人都争相归附于他,这也使得信陵君豢养的门客高达三千多人。

鄗这么个小城池每年的收入根本就不够信陵君支配。
因此信陵君在赵国的日子并不好过,可谓是贴切地向世人诠释了什么叫“寄人篱下”。
就在信陵君于赵国生活的第十个年头,秦将蒙骜率兵攻打魏国,魏安釐王节节败退。
危急存亡之刻,魏安釐王才想起远在赵国的弟弟信陵君,他像最初的平原君赵胜那般一次次恳请信陵君救魏,但是信陵君担心哥哥魏安釐王会杀他,一直不愿意归魏。

侯嬴用自己的性命担下了晋鄙之死、兵符被窃这两个罪责,这样等到信陵君回国后,魏安釐王就不会太过为难信陵君。
其实,侯嬴就是在为信陵君救赵以后的未来筹谋,为他铺下回魏国的路。
饮酒作乐
当初在赵国时,信陵君整日饮酒作乐,这引起了自己妹夫赵胜的不满,赵胜就是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

赵胜曾对其夫人(信陵君的姐姐)说:“你看咱孩他舅,世人都说他是举世无双的大贤大德之人,但是你看他做的什么事啊,整日和那些下贱、微末的嗜赌饮酒之徒往来,太有伤风化,你有空要好好说教他一番。”
当初,赵国子民刚从长达三年的邯郸之围中挣脱出来,尚不得安定与温饱,所以仁义心善的信陵君在赵王为其所设的庆功宴上接连婉拒了赵王的赏赐。
在庆功宴上,信陵君十分恭谨谦卑,丝毫不以恩人自居,几番推辞之后,赵王“就坡下驴”,顺势将鄗这一个小地方赐予信陵君为封邑。

发生这一切,信陵君都没说什么,现在就因为喝点酒,竟然引来了赵胜的不满,信陵君也非常不悦。
信陵君收拾包袱就要走,平原君得知后马不停蹄地向其致歉,信陵君才勉强为了姐姐而留下。
其实,这件事情从侧面反映出了信陵君在赵国的日子很不好,不过幸运的是他遇到了毛公和薛公这两个志同道合的知己,使得他在异国流浪的日子有了一丝暖意。

毛公和薛公是赵国的两个隐士,或许是毛公和薛公敬佩信陵君窃符救赵、拯救百姓于水火的义举,又或许是他们和信陵君三观契合、志向、秉性相投,亦或许是信陵君“不耻下交”的豪爽作风吸引了他们。
毛公和薛公就成了信陵君的门客,始终不离不弃陪在信陵君左右,堪称是信陵君在赵国这个夹缝中求生存的左膀右臂。
晚年归国
当时魏安釐王身体很是孱弱、经常病得处理不了政事,他准备将王位传给自己儿子,可魏安釐王又害怕信陵君威望太高、权力太重,会威胁到儿子的王位。

说起来简单,但是为了信陵君能够成功回到魏国,多少人默默在背后付出。
信陵君举棋不定之时,赵国的谋士唐雎找上门了,唐雎以一番不能不忘和不能忘之言论点醒了困于迷茫中的信陵君。
侯嬴为了信陵君刎颈身亡了,朱亥也在随其使秦之时被秦王囚禁、最终撞柱身亡。

毛公和薛公得知情况,赶紧去劝慰信陵君,说:“
公子怎么关键时刻糊涂了呢,你能受到赵、燕等国家的敬重,都是因为你背后有强大的魏国支撑,如果魏国没有了,你如何安身立命呢
?”
在整个窃符救赵的故事中,晋鄙很可怜,但是七旬的老者侯嬴比他更可悲,按理来说侯嬴已经报答了信陵君的赏识之恩了,他为何要自刎而死呢?
有了信陵君的助力,魏国联合其他国家合纵抗秦,最终成功将秦军逼退函谷关,魏国之危得以解除。

要知道在那个群雄逐鹿的年代里,“功高震主”可不是什么好的事情。所以,一直都对信陵君心存芥蒂的魏安釐王在信陵君功成回师之后剥夺了其兵权。
凄惨结局
魏安釐王与信陵君冰释前嫌、重归于好。
秦国因信陵君的存在而几次损兵折将、没能拿下赵魏的城池,很是记恨,一直都想方设法做一些离间魏王和信陵君的事情。

晋鄙门客为了报仇,时常在魏安釐王面前夸大信陵君的影响力和势力,挑唆魏王和信陵君的关系。
如果信陵君不牵头去救赵,那等到赵国灭亡之后,魏国还能独存吗?
所以,信陵君窃符救赵乃是真正的大义之举,是为了魏国的长远而做出的最佳决策。
信陵君用人和办事的方式直接影响了后来历代帝王将相对人才的选择和使用,其影响不言而喻。

可魏国的不尊重让信陵君很是难过,因此信陵君称病却朝,开始整日留恋烟花之地、酗酒作乐,四年后病逝,其哥哥魏王同年也因病去世。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