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长平战败时,赵国还有三大名将,可以挽救赵军的败局

[复制链接]
作者: 螢窗夜話 | 时间: 2023-11-25 21:30:19 | 历史|
0 32

3154

主题

3154

帖子

9462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462
发表于 2023-11-25 21:30:19|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战国时期秦国主要的经历都放在了赵国的身上,因为自从赵武灵王效仿匈奴人“胡服骑射”之后,赵国几乎达到了全民皆兵的程度,军队实力得到了大大的增强,秦国志在一统六国,所以对赵国发起过数次大战,但是却胜少败多。
秦昭王时期在丞相范雎的建议下,秦国采取了远交近攻的手段,先削弱距离秦国更近的韩国和魏国,这时候韩国上党郡的郡守带着十七座城池投奔赵国,不愿意听从韩王的命令归顺秦国,赵国接受了上党郡的依附并且命令廉颇率领二十万大军在长平驻守,准备迎击盛怒而来的秦军。

长平之战爆发 赵王在接受上党郡投诚的时候,就对后面可能遭遇的形式进行了分析,赵王的叔叔平原君赵胜建议他起用廉颇为大将,认为廉颇在野外对战白起可能打不赢,但是在守城战中可以跟白起平分秋色。
后来的发展的也确实如他所料,廉颇在几次小战斗失利之后就坚守不出,前后坚持了三年多的时间,秦国和赵国都因为这场战斗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廉颇虽然不能逼迫秦军退兵,但是却也能坚守住长平不败。

赵括被换上前线 前线虽然没有战败,但是赵国的经济却快要被这场战斗拖垮了,秦国的土地面积和粮食产量都要比赵国强大的多,长达三年的持久战让赵王十分焦灼,想要派一名大将速战速决,不然的话后方连运往前线的粮草都没有了。
他的这个想法被秦昭王洞悉,于是就在赵国散播秦王害怕赵括的消息,赵王果然中计将赵括换往前线,最终葬送四十五万大军,赵国从此一蹶不振,那么秦王为什么会散播害怕赵括的消息呢?赵括的领兵能力秦王又怎么洞悉?其实他只是害怕其他两位还在赵国名将被派往前线。

一代名将乐毅 除了正在前线跟秦军对阵的廉颇之外,赵国还有两位名将能够挽救赵军的败局,如果是由他们两个率领二十万援军支援长平,那么长平之战的结局可能就会被改写。第一个就是曾经差点灭齐的名将乐毅。
燕昭王曾经筑黄金台招揽天下名士进入燕国,其中最耀眼的就是乐毅,乐毅曾经联合其他五国进攻齐国,凭借着强大的军力将齐国打得只剩下两座城池,如果不是燕昭王去世,可能早就将只剩孤城的齐国灭掉了。后来乐毅因为在燕国受到迫害逃到了赵国,被赵王封为万户侯。如果由他统领赵军,一定不会像赵括那样被白起全军剿灭。

北境战神李牧 除了乐毅之外,还有一个名将就是李牧了,这时候的李牧在赵国的北境抵抗匈奴,如果战事继续胶着的话,很有可能被赵王起用为大将,虽然他比较年轻,但是当时的抗击匈奴的功绩已经非常丰硕。
如果由他统领全盛时期的赵军跟秦国作战的话,就算是白起也不敢轻易招惹他,毕竟李牧是可以用残存的赵军数次击败秦军的名将,秦国后期攻赵失败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的攻守实力太强。

小结 如果当时赵王没有听信谣言而是结合实际的情况认真考虑的话,一定可以避免长平之战后四十万赵军被杀这一重大损失。可惜赵王有眼无珠,放着三个名将不用,却用了一个战斗经验不足只会夸夸其谈的赵括。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