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潞:韩赵魏均在晋东南设有上党郡,其郡治分别在哪里?

[复制链接]
作者: 三千繁花泪。 | 时间: 2023-11-7 05:18:12 | 历史|
0 98

3152

主题

3152

帖子

9456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456
发表于 2023-11-7 05:18:12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党郡治图
笔者发现,路伟东在研究上党分家上颇有贡献,唯独在三国郡治上没有涉及,加上文献资料也未确载,故为谜。笔者查阅地方文史,结合对上党之踏勘,发现多地值得关注。
1. 沁县阏与、长平邑可能是韩国上党郡城。
阏与城,在上党高地存在两个,一个指山西沁县阏与,一个指和顺县阏与。前一个沁县阏与,即今沁县册村镇乌苏村,处于浊漳西源西北,高平学者贺晚旦,推测这里可能是韩国中早期上党郡城。[19]贺晚旦还以确定无疑的口吻判断,长平城即韩后期上党郡城。长平城故址当在今高平市丹河东岸,长平村偏南、北王庄村北的川地上,有泫水道南北向大道穿城而过。并给出三点理由,笔者觉得第一点值得重视:“一是按当时地方官守土抗敌之制度推断,大战之时,作为郡守的冯亭,不可能远离上党郡治所在的城,那么,此‘战死于长平’之长平,当指狭义的长平城左近”。[20]

上党门
2. 和顺阏与、泫氏可能是赵国早期上党郡治。
阏与处于和顺县西北,贺晚旦推测此地可能是赵国早期上党郡城。[21]。作者认同此观点,阏与为战国时期赵国重邑,秦赵曾于此发生大战,秦败北;从地理位置分析,又处在晋阳本部与上党结合部,早期于此作为郡治较为妥帖。但随着赵国南进,此地未必合适,极可能有新的郡城替代,郡城也许并非一地。笔者曾考虑过襄垣、长子是否为赵国上党郡城,但发现襄垣、长子古城遗址不属于战国,《汉书·地理志》记载长子古城属秦汉。这就否认了长子的可能性。贺晚旦等也断然否定,认为赵国上党郡治“肯定不在长治盆地”[22]。

上党门
3. 泫氏、高都或许是魏国上党郡城。
魏国是否设有上党郡,存疑难定。或许有,或许无,毕竟文献没有记载。如果未设过,上党魏地可能属于邺城代管。如果有,笔者认为,泫氏值得重视。其原因有二:泫氏邑城,属赵开基老城,早在晋烈公元年,即公元前415年即由赵氏肇建,《竹书纪年》里谓“赵献子城泫氏”。但被魏觊觎良久,主要是这里为东西战略通道,以此作为郡城可以起镇守作用;也可顺着泫水(丹河)南北移动。敌之要就是我之重。

晋城市高都镇
另外,高都作为魏上党郡治,值得考虑。这是因为高都地处泽州盆地,曾在早中期为魏地,属于魏国东区西缘,这里向东、向南均可连接河内,中间隔着南太行,河内曾属于魏地,山之两侧可以背靠背,如此分析,高都的力量增大;魏国都城由安邑迁徙大梁后,东区比西区重要,高都作为上党郡城符合魏国“重地设郡城”之战略。战国晚期之前257 年,魏信陵郡复占南上党重设魏高都郡,17年后被秦国复夺。[23]也能说明高都之重要,以及高都的历史延续性。在魏国人眼中,高都可能是魏国之上党郡城。当然,这些需要有考古文物支撑。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