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灭亡时,王翦的后代分家自保,不料创建了2个千年豪门氏族

[复制链接]
作者: 指上菁芜 | 时间: 2023-9-13 22:10:48 | 历史|
0 97

3112

主题

3112

帖子

9336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336
发表于 2023-9-13 22:10:48|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以气吞山河之势荡平了东方六国,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王朝的建立始皇帝自然是居功至伟,但在扫平六合之时,丞相李斯和大将军王翦同样也是功不可没。
提起李斯,天下人皆知他的才能举世无双,但是提到王翦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故事。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有关王翦与他背后家族的一个故事。

秦国上将王翦
自商鞅变法之后,秦朝的发展越来越势不可挡。到了嬴政时期,整个天下的大势基本上已经全部被秦王所掌控。东方六国虽然依然有联合抗秦的举动,但是最终都没有给秦造成多大的损害。
公元前229年,秦王嬴政发兵攻打赵国,一统天下的灭国战争就此打响了。此次领命出征的将军正是前文提到的王翦,他自上郡发兵,数月之后便攻到了邯郸。
赵国的都城邯郸,又一次暴露在了秦军的虎狼之师面前,此时率领赵人抗击秦军的正是赵国的名将李牧,秦军虽是虎狼之师,但是赵军的战斗力也是不弱的。
再加上,李牧的出色指挥,秦军被迫于邯郸城与赵军僵持了一年之久。在这一年的僵持之中,双方虽然互有胜负,但是秦军却一直无法攻克邯郸城的大门。

行军作战不同于其他事,久则生变,为了能尽快结束战斗,王翦命人秘密贿赂了赵国的丞相郭开。在郭开的离间之下,昏晕无道的赵王杀掉了李牧。
李牧一死,赵人再无抵抗之力。王翦率兵很快就攻下了赵国的邯郸城。山东六国之中实力最强的赵国就这样亡国了,纵观此次的王国之战,王翦可以说是居功至伟。
在赵国灭亡后的第二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前往秦国行刺秦王,荆轲失败之后秦王大怒,他命令王翦率兵即刻出发荡灭燕国。在当时战国七雄之中,燕国的实力只是末流之位,哪里是秦军的对手。
随着易水之战的失败,燕国也重蹈了赵国亡国的覆辙......公元前226年,在荡灭了赵、燕、魏三国之后,秦王嬴政邀群臣共同商议灭楚之事。

王翦灭楚之战
王翦认为楚国虽然已经式微多年,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想要彻底消灭楚国必须要有60万兵士才行,而且粮草、兵器等供给必须保证充足。
李信则是认为,楚国早已今非昔比,想要荡平楚国只需要出兵20万,必能在短时间内消灭楚国。一个60万、一个20万,秦王嬴政毫无意外地选择了李信,作为此次灭楚的总指挥。
李信领命之后便果断率军出征,然而,最后的结果却让人们大跌眼镜。出征仅仅数月,李信便大败而归,秦国的20万精兵也是死伤无数。
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嬴政大怒道:“李信小儿,误我误国,我秦国想要荡平天下还是得靠王翦将军。”于是嬴政便亲自驾马来到频阳向王翦致歉。

大王亲自前来请罪,王翦哪里还敢有一丝的怠慢,点兵完成之后,王翦亲率60万大军奔赴楚国。就在大军启程在即之时,王翦却上书道:
“今臣为陛下而出征,九死一生在所不辞。但是家中尚有父母妻儿,希望陛下可以赏赐一些美田和宅院......”面对王翦的请求,嬴政无不准备。
一年之后,王翦大破楚军。灭楚之后,王翦又奉王命出征百越,不久后大胜而归。东方六国,王翦独灭三国,在整个荡平东方六国的战役之中,应该是拔得头功。
当时,以王翦的战功而论,无论是何等的封赏都不足以表达他的功绩。让人惊讶的是,在功成名就之后,王翦却出人意料地提出了辞呈。

举家迁徙、千年豪门
自此之后,王翦便在自家的府院之中,过去了逍遥的退休生活,得以善终。秦朝末年天下大乱,自陈胜吴广喊出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千古之言之后,农民起义达到了顶峰。
陈胜吴广死后,项羽接过了起义军首领的旗帜,为了维护王朝的统一,秦二世命王离在巨鹿抵抗项羽的进攻,后来就发生了破釜沉舟的故事,王离在巨鹿被项羽所杀。
这里所说的王离,就是赫赫有名的上将军王翦的孙子,他死后,整个王家的命运也同秦朝一样变得风雨飘摇起来。若是王家继续为秦国卖命,很有可能会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之中了。
为了保全王家的传承,王离的两个儿子王元和王威,各自率领着一部分族人开始逃跑。当时,王元带领着族人来到了琅琊,小儿子王威则是带领族人逃到了太原。

秦国覆灭后,由于早已远离咸阳,王氏后人并没有收到过多的打击。后来,随着时代的推移,王氏也就慢慢地被人们所遗忘了。时间来到了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后,所有的王公贵族们为了活命,纷纷举家南渡。
就在这时,琅琊王氏却冒着天下之大不韪,鼎力支持了司马睿。在琅琊王氏的帮助之下,司马睿建立了东晋,整个琅琊王氏则是成了东晋王朝的顶梁柱。
落魄时的滴水之恩,自当风光之后涌泉相报。琅琊王氏在整个东晋王朝一时间风头无两。据史料记载,在魏晋南北朝这一历史时期内,整个琅琊王氏一共出现了36位皇后和35位宰相。
单单就这两个数据便足以说明,当时的琅琊王氏是何等的富贵,像我们所熟知的大书法家王羲之,据说就是琅琊王氏的后人。古时候,评价一个家族富贵,常常会说什么“四世三公”。

就是这样显赫的出身与琅琊王氏相比,也只是小巫见大巫罢了,“王与马共天下”这一观念,是当时人们心中所共同承认的,也是当时社会的一个不争的事实。
说完了琅琊王氏,我们再来说说跟随王威,一起逃亡太原的这一支王氏族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整个太原王氏并没有什么大的作为,可到了唐朝之后,太原王氏位列唐朝五姓七望的首位。
据说,皇帝想让女儿嫁到王家,都必须得到王家家主的首肯才行。不过,后来随着科举制度的出现和完善,氏族门阀们把持朝政的历史便一去不复返了,太原王氏也就渐渐地没落了。

自秦汉起,经魏晋南北朝而权势滔天,即使是在唐朝初期,王翦的家族依然掌握着庞大的权柄。简单来说,整个王氏一族的故事,基本上就占了华夏封建王朝史的一半。
也难怪后人会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样的感慨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