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最顶级的自律,是管好自己的偏见

[复制链接]
作者: 纤竹无泪、拒泪 | 时间: 2024-3-7 05:45:04 | 有声读物|
0 65

8297

主题

8297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91
发表于 2024-3-7 05:45:04|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著名学者张中行,说过一件让自己自责半个多世纪的小事。

担任编辑时,他曾向作家俞平伯约稿。

对方爽快答应,很快提交了一篇极富洞见的文章。

张中行对俞平伯欣赏不已,把文章发表了出来。

不料没过多久,俞平伯开始催问张中行稿费事宜。

张中行对俞平伯的印象瞬间直线下降,觉得这么个大作家也计较稿费,实在俗气的很。

张中行不知道的是,当时俞平伯生活极其窘迫,最基本的生活费,都要靠典当旧物换来。

多年后,张中行得知事情原委,为自己的偏见惭愧不已。

可彼时俞平伯去世已久,哪怕他再懊悔,也无法挽回。

美国记者李普曼说:

多数情况下,我们不是先看到,然后定义。而是先定义,然后看到。

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的事实,往往带有主观色彩;

我们深信的判断,也往往暴露出了内心的狭隘。

未知全貌,不予置评;未见真相,不言是非。

成年人最顶级的自律,是管好自己的偏见。



毕淑敏曾在文章里,写过自己的一段经历。

那天,她从西藏搭车回家,半路遇到一个衣衫褴褛、浑身是土的男人。

男人自称妻子刚生孩子,没有奶,他去借了点小米,急着回家给孩子熬米汤,希望能顺路搭自己一程。

毕淑敏出于好心,答应了男人的请求。

可司机看上去却一脸不情愿,他在开车时,给毕淑敏讲了个故事。

原来,司机认识一个老师傅,有一天连人带车神秘失踪了。

后来大家才知道,是有人利用老师傅的同情心搭便车,把老师傅杀死,甩在了沙漠上。

毕淑敏听完故事,心里一紧,开始留意起刚刚那个男人的一举一动。



没过多久,她就发现,男人在车后搬动她的提包。

提包里都是贵重物品,毕淑敏警觉地对司机说:

“他要偷我东西呢!”

司机闻言猛踩油门,车身剧烈摇晃起来,男人一个趔趄,扑倒在地。

毕淑敏以为男人会就此收手,没想到他依然紧紧抱着提包,甚至还解开身边的麻袋,似乎准备把值钱的东西放进去。

毕淑敏忙让司机加快车速,让男人站立不稳,始终无法得手。

就这样到达了目的地,男人准备下车。

毕淑敏喝住他,要当着他的面,检查自己的东西有没有少。

可令她震惊的是,提包不仅完好无损,而且还被人用一根绳子,牢牢地绑在了车厢上。

原来,是男人解开了自己麻袋上的绳子,帮毕淑敏固定住了提包。

了解真相的毕淑敏,心像“凌空遭遇寒流,冻得皱缩起来。”

以为他人图谋不轨,事实却是自己妄加揣度,偏见就像一把锐利的剑,伤人于无形。



现实生活中,我们总会不由自主地给人贴上各种标签。

可凭借主观想法臆断他人,不仅模糊了事实真相,也暴露出自己的浅薄和狭隘。

不是所有事,都如你所想;

也不是所有人,都像刻板印象里的那样。

总局限在自己的感受里,不仅会丧失客观和理智,也是对他人的无端中伤。



看过一幅漫画。

一个男人从门缝里看外边的人,却心想:

“这个人怎么这么扁?”

完全意识不到,是自己逼仄的视角,扭曲了眼里所见的一切。

我们身边不乏一些人,像漫画里的男人那样。

固守着狭隘的认知,却埋怨他人见识浅薄;局限于思维的惯性,却嘲笑旁人异想天开。

无形之中,就被僵化的认知所禁锢,将前路越走越窄。

作家鲍鹏山有个朋友,有次上电视,和嘉宾们讨论“小孩子打人”的话题。

讨论时,朋友坚持己见,认为单亲家庭的孩子,都有暴力倾向。

鲍鹏山觉得朋友的说法太过绝对,就打电话和他说:

“孔子孟子也是单亲家庭,却都温和有礼,你这样说,单亲家庭的孩子会很难自处。”

可朋友坚持认为,单亲家庭肯定教育不好孩子。

为了说服朋友,鲍鹏山举出了很多心理学、社会学的观点。

可朋友却犟得像头牛,完全听不进他的意见。

争论到最后,朋友竟把鲍鹏山拉黑了。



想起自媒体人@桌子说的:

有的人年岁越大,越固执无知,每一天都在重复自己的偏见。

他们终其一生,不过就活在自己的认知半径里面,行走的区域不会超过那个圆圈,而他们自己还浑然不觉。

很多时候,困住一个人的,不是见识的浅薄,而是思想的顽固。

明明混淆了是非,却非要一意孤行;

明明囿于成见,却执拗地不愿改变。

凡事都从主观出发,必定会逐渐背离事实的真相。

一个扎心的现实是,往往你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别人,但一定是真实的自己。

保持开放的心态,你才能一次次打破陈旧的认知,拥有更宽广的视野,和更开阔的人生。



《摆渡人》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灵魂摆渡人崔斯坦,曾经摆渡过一个德国纳粹士兵。

同伴迪伦得知后,质疑崔斯坦是非不分,因为在她的认知里,所有纳粹都是穷凶极恶的。

可听完士兵的故事,迪伦却沉默了。

原来,士兵当年是被迫参军的,他的父母认为“不参军就是辱没家族”,逼迫他加入了纳粹。

进入集中营后,士兵不仅没有杀人,也看不惯卫兵们凌辱犹太人。

有一天,长官让士兵枪杀一位老人。

士兵不忍动手,和长官吵了起来。

长官愤怒之下,先动手杀了老人,然后“砰”的一枪,把士兵也给枪毙了。

讲故事时,崔斯坦意味深长地对迪伦说:

别轻易做道德判断,也别带着成见去看人。

每一个灵魂都是独特的,都有各自的美德和过错。



人性是复杂的,没有绝对意义的好人,也没有绝对意义的坏人。

随意给人贴标签,只会囿于自己的偏见里,让所看到的一切失真。

就像那个你认为鬼鬼祟祟、好像做了亏心事的男人,或许只是怕一举一动,吵醒身旁熟睡的女儿;

那个你看起来凶神恶煞、纹了一胳膊刺青的大哥,或许身上的图案,只是为了纪念逝去的亲人;

那个你认为放荡轻佻、在酒吧待到深夜的女孩,或许是家里急需用钱,不得不到酒店打工……

正如马东所说:

任何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切入,都会有不同的观点和认知,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论断。

不要轻易去评价每个人,是为人处事的自觉,也是对他人的尊重。



叔本华曾写道:

阻碍人们发现真理的障碍,并非是事物的虚幻假象,也不是人们推理能力的缺陷,而是人们此前积累的偏见。

生活中,很多人习惯以己度人,所以对人对事的判断,往往有失公允。

推倒偏见的墙,才能走出狭隘的视角,透过表象,看到本质。

少一些自以为是的判断,多一些理解和共情;

少一些平白无故的揣度,多一些客观理性的视角。

当你不再囿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才能打破固化的认知,迎来更开阔、更美好的人生。

点亮“在看”,愿我们都能走出偏见的迷雾,感知到世界的多元,和人心的温度。

作者 | 竹西,爱读书,爱生活。

主播 | 楚翘,治愈系主播。喜马FM:楚翘_诗歌之王。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