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星?一7岁小孩回答后,孔子当即拜他为师

[复制链接]
作者: -怨天尤人、故我爱之人。 | 时间: 2024-6-29 12:50:17 | 历史|
0 81

3122

主题

3122

帖子

9366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366
发表于 前天 12:50|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轴心时代,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等诸多思想流派异彩纷呈,孔子、孟子、老子、韩非子等大家层出不穷。这一时期,人们经历了真正的思想大解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而在这些众多先贤中,孔子无疑是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位,在中国高校的文学院内,都会有一位孔子雕像,纪念这位第一位开办私学的人,以及倡导“有教无类”的圣人,现如今的孔子学院在国际上也越来越多,已经成了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

孔子不仅得后世人的万世景仰,就是在当时也是名闻天下的智者,有贤明的人物邀请孔子参与治理朝政,也有很多的人慕名而来与他探讨切磋,更有很多的求知者想要拜在他的门下学习。
但在孔子已经声名显赫的时候,他还拜了一个7岁的孩子为师,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小孩的回答让孔子心悦诚服,然后拜他为师。

稚子拦车
“项橐生七岁,而为孔子师”。这是《战国策·秦册》中记载的一句话,意思就是项橐7岁的时候就已经做了孔子的老师。孔子在当时是远近闻名的智者,他的门下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能够让孔子甘愿拜师的人又有何大智慧呢?
孔子一生爱学习、爱思考,即便已经是当时的大儒,他还是愿意周游列国去学习,尤其是听闻哪里有智者,他就一定会驱车拜访。
这一年孔子带领弟子像往常一样出游,马车行驶在鲁国境内,孔子看着车外的田园景色脸露喜色。

马车突然停下,打断了孔子的思绪,原来是一个小孩子站在马车前,拦住了去路。一般人见到马车都会避让,但这个孩子不但没有避让,反而一动不动地站在路中间,孔子很好奇,就问这个孩子:“你为什么不知道避让马车呢?”
项橐并不知道对方是什么身份,而是理直气壮地说出了自己的理由,“向来都是车马躲避城池,哪有城池躲避车马的呢”?孔子又问这个孩子,“城池在哪里”?项橐指了指地上,原来是他和小伙伴用土块堆起的“城池”。
孔子紧接着问,“这个城池可以干什么用”?项橐答曰:“抵御兵马”。一个7岁的孩子面对这些常理性的问题居然可以做出如此不同寻常的回答,这让孔子十分好奇,有了一探虚实的想法。

智者问答
刚好旁边的田地里有农夫在锄地,孔子就故意问农夫,“你日日在田里锄地,每天出锄头总共抬多少次呢”?这个问题显然没有答案,但聪明的项橐却反问孔子,“你日日坐马车出游,每天马蹄抬几次呢”?
这一个回合的问答,显然项橐又胜出了。孔子是一位心胸特别豁达的人,他见项橐小小年纪就如此机敏,就跟项橐做了一个君子协定,两人各给对方出一个问题,如果谁答不上来,就要拜对方为师。项橐回:“不可戏言”,孔子回:“童叟无欺”。
孔子的问题是“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地上有多少颗五谷”?用现在人的话来说,孔子和项橐之间的对话就是神仙打架,这样的问题寻常人真的难以给出答案,但项橐却底气十足地给出了答案,“一天一夜星辰,一年一茬五谷”。

项橐回答了孔子的问题,轮到项橐给孔子出题,他问孔子“鹅和鸭子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上?鸿雁为什么叫声响亮,松柏又为什么能够冬夏常青”?这些原本都是日常中人们常见的现象,但项橐却能从中思考出这些问题,说明他的确是一个思维不同于常人的神童。
孔子也没有被问题难住,随即回答说:“鹅和鸭子是因为脚掌是方的,所以能浮在水面上;鸿雁的脖子很长,所以叫声响亮;松柏因为内心坚实,所以能够冬夏常青”。没想到项橐对孔子的答案提出了质疑。
“鱼和鳖的脚掌不是方形的,也能浮在水面上;田里的蛤蟆没有长脖子,也能发出响亮的声音;而竹子也能冬夏常青,可它却是空心的”,项橐一连串的质疑之声让孔子心服口服,面前这个7岁的孩子果然才思敏捷。

不同结局
随后二人之间还有一些智者之间的问答,但每次孔子都被问得无言以对,最后孔子真的拜项橐为师。
这个就是“项橐三难孔子”的典故,童叟无欺等成语也是出自这里,孔子被后人称为孔圣人,项橐就被称为“圣公”。
孔子从项橐身上看到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对于他的思想和教学都有很大的启发。“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等名句都反映了孔子教人虚心求教的态度。

这样一场智者的对话,对孔子来说是一场思想上涤荡,而对于项橐来说,招来的是杀身之祸。
孔子当时已经名满天下,孔子拜师项橐也让原本寂寂无名的项橐瞬间为人熟知,成了各个国家争相抢夺的人才。
但项氏一家都不想参与朝廷的纷争,何况项橐也只有7岁,朝廷内的尔虞我诈也根本不能应付,所以他们只想在乡野劳作,平安度过一生。

项橐本是鲁国人,齐鲁当时两国争霸,最先向项橐抛出橄榄枝的是齐国,但是遭到了拒绝。既然不能为我所用,就要杀之而后快,不能让项橐为敌国所用,齐国就派人暗杀项橐。
项橐一家为了躲避灾祸就不断地搬家,最后还是没能逃过一劫,聪慧过人的项橐13岁的时候就死于非命。

小结:
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成了经典的传世之作,其中的很多思想也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孔子是儒家文化的集大成者,而他的许多思想也都是在不断的思考中形成的。幼年孔子生活得也不顺利,早年想致仕也多遭磨难,最后开坛讲学,成就了自己的人生。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