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中赵国惨败,为何还能存活30多年?魏无忌起到了关键作用

[复制链接]
作者: Bogdan Comanesc | 时间: 2024-6-27 16:21:07 | 历史|
0 57

3097

主题

3097

帖子

9291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291
发表于 4 天前|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战神白起一顿操作猛如虎,直接把40万赵国降卒给坑了,顺带着将前线推进到了赵国都城邯郸城下。
好家伙,说好的只争一个上党地区的呢?你坑了我赵国40万汉子,还要灭了我赵国的邯郸城?这还得了!
于是乎赵孝成王连忙泣不成声地拉赞助,求支持。齐国、燕国表示:先看看再说。楚国表示:哎哟我去!有点儿远啊!韩国表示:大哥,我自身难保!
这个时候六国里面,也就魏国既靠得近,实力又还凑合,最关键的是,魏国咱们有人啊!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那是赵国平原君的小舅子!有这层关系在,还怕摇不到人?
所以赵孝成王把所有希望都托付给了魏国。那么魏国给力不?魏国还是比较给力的!因为信陵君魏无忌,是战国一代英雄。

一、有魏无忌在,秦国还真灭不了赵国。
魏无忌这个人虽说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但是个人认为他的水平远远超过其他三位公子。他实在是太牛了,作为魏王的弟弟,手底下养了三千门客,全都是要命的家伙。
等到平原君前来求救的时候,魏无忌当然要为自己的姐夫说两句,魏王也觉得唇亡齿寒,所以答应了这事儿。结果秦昭襄王的使者也来了,他表示谁敢救赵国,等灭了赵国第一个就收拾他!
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威胁有没有?稍微有点脾气的人,都不会吃这一套,可惜魏王偏偏就是没脾气的那种人,他立马让手下人别去赵国了,就在边境好生待着。
魏无忌没想到自己的哥哥如此窝囊啊,于是乎为了救自己的姐夫和赵国,魏无忌让人偷了魏王的虎符,又跑到前线把10万魏国军队的统帅晋鄙给宰了,自己带领着10万大军前往赵国。
魏无忌打仗那叫一个牛啊,楚国春申君黄歇一看,魏无忌怎么这么猛?此时不上更待何时?于是乎黄歇又带着楚国的大军前来对付秦国。
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赵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于界,平原君负籣矢为公子先引。赵王再拜曰:“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也。”当此之时,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史记》
最终在魏无忌和黄歇的努力之下,总算是把秦国大军给赶跑了,赵国就这么苟延残喘了下来。靠别人的军队保住自己的国家,这事儿还真够有意思的。

二、魏无忌那是没遇上白起。
魏无忌之所以战无不胜,那是因为他的对手不是白起!早在魏无忌派兵出场之前,白起就已经被秦昭襄王给换下来了。
为啥?屡试不爽的反间计呗!当时白起正在猛攻邯郸,打算一举消灭赵国。这个时候韩国非常紧张啊,因为他夹在秦赵魏之间,一旦赵国被灭,那韩国被灭也只是分分钟的事情。
既然军事上帮不上忙,那就背后捣鬼好了!他们知道秦国的相国范睢是个嫉贤妒能的人呢,所以就贿赂了范睢,并且告诉他:白起真牛,如果他拿下邯郸,我看他肯定是秦国最有地位的人了,您老的位置恐怕不保啊!
范睢立刻就上当了,二话不说就跑秦昭襄王那儿说白起坏话了,毕竟自己的位置比什么都重要。秦昭襄王脑子犯浑,居然真的把白起给换下来了。

白起那叫一个气啊!回来差点跟范睢拼命。灭赵的最好时机错过了,白起心里别提多难受了,于是乎身体就这么垮了,再加上心里难受,索性就回家养病了。
这个时候秦昭襄王才反应过来,自己好像上当了!于是立刻让王陵出兵攻打邯郸,结果王陵不给力啊,被邯郸城的赵军一顿暴揍。
秦昭襄王又派遣王龁代替王陵继续攻打邯郸,打了两个月,没打下邯郸,反倒等来了魏无忌和黄歇的数十万联军。王龁的秦军被联军又是一顿暴揍,差点全军覆没。
究其根本原因,不就是因为白起不在嘛!而且秦军错过了最好的时机,已经不太适合灭赵了。
白起就整天在家里念叨着,认为秦昭襄王不听自己的话,结果导致惨败。秦昭襄王打了败仗本来就窝火,正愁没地方发泄了,得知白起在家发牢骚。这下好了!秦昭襄王立刻要求白起拖着病体出来带兵。
没想到白起的脾气也上来了:我就不去,你能把我咋地?
秦昭襄王那叫一个气啊,这边接二连三打败仗,那边白起还在耍性子。于是乎秦昭襄王送了一把剑给白起,让他自刎了。要是秦昭襄王对白起客气一点的话,或许白起就能再次出山,或许就没有魏无忌什么事儿了。

三、赵国本身实力尚存。
白起坑了赵国40万降卒以后,其实并没有将赵国的有生力量都给灭了。当时赵国在北方边境,还有防备匈奴的兵马,数量也并不少。只不过当时调遣回来需要时间。
而且邯郸城内的士兵战斗力也相当强悍,要不咋可能让秦国打了几个月都打不下来呢?所以说赵国其实实力还很强,毕竟是中原大国。
当时燕国认为赵国必亡,所以还想分一杯羹,于是燕国派人入侵赵国。这可真够无耻的,纯粹是趁火打劫。

这个时候赵孝成王还能让廉颇带领8万人马在郝邑击败栗腹,让乐乘带领5万大军在代地击败庆秦。所以说赵国的战斗力还在。
不光如此,廉颇甚至还带兵一路北上,把燕国都城都给围了起来,差点灭了燕国,你说说看,赵国是不是实力尚存?
燕卒起二军,车二千乘,栗腹将而攻鄗,卿秦将而攻代,廉颇为赵将,破杀栗腹,虏卿秦、乐闲。---《史记》
所以说,天不亡赵国,赵国又这么延续了三十多年。等到后期李牧上来以后,赵国的战斗力再次体现了出来,好家伙,还有回光返照的可能。

总结:赵国的优势还比较明显。
赵国之所以不亡,主要是因为赵国自身实力尚存。此外,韩国、楚国、魏国都能够出手相助!这4国联军也足够秦国喝一壶的了。
再加上秦国内部出现严重分歧,名将白起被赐死,直接导致了秦军暂时失去了所有优势,也错过了灭赵的最佳时机。
存赵者,四国也,正是因为他们团结了起来,所以才会击败秦国。三十多年以后,他们就没这么幸运了,因为他们各自为政,开始不团结了,被秦始皇各个击破,也就顺理成章了。
参考资料:《史记》
读历史,我建议第一本书读《史记》,这是二十四史之首,也是文采最高的一部史书。被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