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GDP冠绝天下为何被人欺负因为战争和这些产业关系最大

[复制链接]
作者: chavop1-sp | 时间: 2024-6-27 14:33:15 | 历史|
0 96

3044

主题

3044

帖子

9132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132
发表于 3 天前|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GDP有很多神论,比如说宋朝GDP冠军天下占到了当时世界经济总量的9成左右,比如清朝GDP达到世界3成远超英国等等。这些观点很吸引人眼球,但它解释不了为何GDP惊人的大宋、大清被人欺负,尤其是GDP最高的大宋居然还被越南打出了屠城“成就”?

原因其实很简单,GDP尤其是人均GDP从来就不是战争的决定性因素。海湾战争期间,科威特的人均GDP是超伊拉克的10倍,但结果却是伊拉克吞并了科威特。GDP这个概念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本来就只是经济上的参考数字,并不代表国家的真实实力。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工业国家从来都是用工农业生产总值排座次,今天发达国家中占比第一的服务业在斯大林、罗斯福眼中作用不大。历史上的强国也不用似是而非的GDP计算国力,而是用战争资源定胜负,谁的战争资源越多,谁能更好的利用不同时代的不同OK.战争资源,谁就能在战争中获胜。

在青铜时代,最重要的战争资源除了农业,就是青铜制造业和马匹、舰船、皮革。青铜时期的华夏最喜欢铸造大型青铜器,商朝打造了重达832.34公斤的后母戊鼎,西周铸造了传说中的九鼎,曾侯乙编钟用掉了2500公斤青铜。这就是一种有声的示威(编钟毕竟是乐器),因为越王勾践剑不过重875克,一个戈头重200多克,把这些青铜器融掉就能得到成千上万件青铜武器,就能得到上百套亮瞎人眼的青铜铠甲,一个特大青铜器就能武装一个诸侯国。周代就严格控制了诸侯国的青铜器大小,除了讲究礼法外,就是不想让诸侯国大肆储备青铜资源和青铜加工能力。

这个算盘打得很好,但到了东周时期就完全执行不下去了。因为楚国占据了铜绿山,铜绿山铜矿占地面积超过14万平米,它遗留的矿渣达到40多万吨,根据推测它一共生产了8到12万吨铜。在全盛时期,楚国生产了春秋时期六成左右的铜器,几乎每一个楚国成年男子的墓葬中都出现了青铜剑,楚国全民皆兵,在春秋时期灭掉了73个诸侯国(大部分是华夏族群以外的国家)。同时期的郑国铜矿生产面积也7.5万平米,和郑国相邻的东周反而没有庞大的青铜资源,郑国因此第一个挑战周天子的王权。

和青铜武器配套的战争资源是马匹,它在当时中国最大的表现形式是战车,吞并了众多戎狄国度的晋国有庞大的战马储备,它可以出动4000辆以上的战车参加平丘之会,齐国君主一次陪葬也用掉了一个小型诸侯国的战马。在春秋时期,谁家的青铜武器多,谁的战车多,那真是可以为所欲为。

青铜时期战船也是重要资源,中国水网纵横的吴越两国相继称霸,拥有数千艘战船的迦太基人、希腊人、罗马人先后在地中海称雄。皮革和青铜则组成了战士的铠甲,楚国的铠甲是用鲛鱼皮和犀牛、兕甲混合编成,夫差有10万3000名部下装备了水犀甲。

到了铁器时代后,铁器和战马又成了战争最重要的物资。赫梯人第一个打造出了铁制武器,垄断了世界上半数以上的铁器生产,地中海流域的铁器价格甚至远超黄金。西汉的生铁达到了3571万斤,不光生产一斤多的环首刀是小菜一碟,还能大量生产铁甲。汉朝一个武器库内才能储存六万三千三百二十四套铁甲,而铁甲是匈奴贵族和精英战士才有的装备。西汉在36苑里储存了30多万匹战马,在天子六厩储存了十余万战马,加上民间的马匹储备,西汉最多时可以出动百万马匹。

此后的各个王朝都把马匹和铁器当做战略物资,北魏的战马最多时达到200多万匹,加上北魏占据的河北盛产铁器,北魏经常出动十万级的重骑兵南下;唐朝最多时有战马70万,唐王朝手中直接掌管着200万斤的钢铁,唐军也十分强大。但宋朝却是一个瘸腿的王朝,宋朝的铁产量可观,但战马数量不多,宋朝战马最多时只有十几万匹,靖康之变前宋朝的战马数量甚至下跌到23500匹。

宋朝还在武器生产上很松懈,战马缺少,外加武备松懈,宋朝的画风自然和其他同行不同。宋朝的对手辽、金、元虽然文化不高,GDP差,它们的战马储备却都是百万起步。百万匹战马加上动员的数十万大军,这就是忽必烈灭掉南宋的本钱。

进入火器时代后,火药、火器的数量,火器的技术指标甚至木材都成了左右战争的关键。工业化时代后,兵器工业、重工业更成了战争的重点。GDP很重要,但不是所有的GDP都能作用于战争,就像东欧某个大国它的GDP还不如宇宙大国,但战争实力却截然相反。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