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刀币大全套

[复制链接]
作者: 发如雪 是纷飞了谁的泪、 | 时间: 2024-6-27 10:33:35 | 历史|
0 115

3204

主题

3204

帖子

9612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612
发表于 3 天前|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秋战国时期,由齐国铸造在整个山东半岛流通的刀形币,俗称齐大刀。它是我国古代货币文化中极富特色的一支。它系青铜铸币,铸工精湛,刀型厚重,由刀首、刀身、刀柄和刀环四部分组成,刀首近于三角形,刀身和刀柄是大小相近的两个长方形,刀环呈圆形。刀币是中国古代货币的一种,因其形状像刀而得名。后逐渐遍及齐、燕等地,流通时间从春秋战国一直延续到秦汉时期,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被废除。

刀币的种类繁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先秦刀币:
1. 安阳之大刀: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流通货币之一。
2. 节墨大刀:战国时期齐国刀币,节墨即为即墨,是齐国的地名。
3. 节墨之大刀:背面有“大昌”“日”“土”等字样。
4. 卤刀:又称西刀,是先秦珍品之一,属于尖首刀的一个分支。
5. 言刀系列:为先秦刀币名誉品,目前已发现言刀、言半、言阳刀、言阳新化、言二刀五种。
6. 直刀甘丹:战国时赵国都城邯郸所铸,“甘丹”即为“邯郸”省文。
7. 中型尖首刀:有“鼓”“牛”背“己”等多种形制,是战国时期的燕国刀币。
8. 小型尖首刀:又被称之为“西化”或“西人”者,形制瘦小,刀首倾斜角度甚大,近陡坡状,刀刃处微内敛。
9. 齐大刀背“匕”:是战国中后期由齐国铸造、在整个山东半岛流通的刀形币,又称三字刀。
10. 齐大刀:背面有“草”“可”“日”“土”“阳”“正”等字样。
11. 齐返邦长大刀:背面有“上”“草”“刀”等字样。
12. 齐明刀背“莒冶□□”:齐明刀是战国时齐国所铸,“莒冶□□”指的是在莒地铸造。
13. 齐之大刀:背面有“卜”字。

14. 针首刀:分为“公刀”背“行”和“北”两种,是中国最早的刀币,西周时铸。
15. 早期明刀:是战国时期的货币。
刀币”正式称谓是“刀化(货)刀币”,由刀首、刀身、刀柄和刀环四个部分组成。刀之缘以外廓,刃不向外,向左而不向右,所说凹背凸刃,刀首近于三象形,刀身和刀柄是大小相近的两个长方形,刀环呈圆形,这几种几何形体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平稳周正、丰满、圆润的形象美和和谐美。据实际测量,刀环的直径与刀首的长度是1:7.5,恰好是人的头部与身高的比例。而整个“刀币”的长度(一般为18厘米左右)又几乎是人手的长度,如果将6枚刀币首尾相接,可组成一个圆环,这就是《周礼考工记》中所说的“筑氏为削,长尺博寸,合六面成规”。这些精确的设计和巧妙的构想,是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充分体现。以后随着齐国疆土的扩大和与邻国交战,齐国的刀币流通范围逐渐扩大到燕、赵地区
刀币呈现刀状,形短粗肥大,刀首较尖长,略有内凹,刀脊背弧线上端向刀尖刃部倾斜,刀刃略呈内凹状并有隐起外廓,刀脊背稍厚,刀身与刀柄较宽肥。器形合规合体,肉面平整,深竣挺拔,鼓凸而又自然有度。其铸体较为厚重。其可见其生坑锈色,其锈深厚,锈垢交替裹缚,分布自然,锈深蚀骨透心,锈质坚如磐石,可抗刃击。其乃青铜质地,铜色老旧。整体铸造美观精致,史无前例的铸钱工艺,造型别具一格,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收藏价值。
它们是先秦时期的实物见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对于研究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一些特定类型或版别的先秦刀币可能较为稀有,稀有度会增加其收藏价值。刀币的形制、文字和图案具有一定的艺术美感,体现了古代的铸造工艺和审美观念。
其收藏价值极高,想了解更多关于先秦刀币大全套的,可以关注或者是私信小编共同探讨交流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