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战国声名显赫的君主,晚年却遭其子囚禁,沦为饿死结局

[复制链接]
作者: 江山犹似昔人非 | 时间: 2024-6-27 03:50:00 | 历史|
0 80

3065

主题

3065

帖子

9195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195
发表于 3 天前|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赵武灵王赵雍,战国时期声名显赫的君主,昔日魏惠王以“以为赵肃侯会葬”的名义意欲攻打赵国,结果却被年幼的赵武灵王凭借其胆识谋略和朝中大臣的辅佐而化险为夷。由此可见,赵雍之才能。

临危受命,锐意进取
赵肃侯在赵武灵王15岁时去世,尚且年轻的赵武灵王临危受命,继位赵国君主。
赵武灵王继位后,迅速展现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他不仅积极推行“胡服骑射”,而且还善于在战争中总结经验。在与胡对敌中,他发现传统战车反应迟钝,当机立断推行胡服骑射,以抗骑兵。他锐意进取,使得赵国国力大增,日益强盛。

赵武灵王还打破中原传统的“华夏贵,戎狄卑”的观点,他重用戎狄背景的人,间接性地促进了民族融合。正因为他的诸多举措,使得赵国疆土一度扩张,而他也因此成为战国赫赫有名的君主。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颇具才能的君主,晚年却沦落到掏鸟窝、捉老鼠苟延残喘,最终凄惨饿死。原来,赵武灵王虽然才能出众,但是在继承权上非常优柔寡断。

储君儿戏,悲惨结局
根据历史记载,赵武灵王宠爱妃子吴娃,吴娃临死前曾希望赵武灵王能让她的儿子公子何成为太子,对于临死爱妃的恳求,赵武灵王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于是,公子章被废,公子何成为太子。
然后,赵武灵王壮年退位,自称主父,并企图将赵国一分为二交给公子何和公子章分别管理。对于这个决策,他还认为两全其美,殊不知,公子何在品尝了权力的滋味后,又怎会轻易放手呢?
公子何拒绝了赵武灵王将赵的要求,这一举措惹怒了赵武灵王,让赵武灵王升起了收回权力的想法。公子章见此,本就蠢蠢欲动,再加上府中幕僚的煽风点火,于是开始了自己的夺权计划。

公子章借取兵符,请公子何到宫中一叙,企图趁机拿下公子何。不料公子何的谋士有所察觉,于是决定为公子何探路。如果谋士未归,必然是被杀害了,证明公子章有所图谋,这样公子何也有时间来处理此事。如果谋士归来,则另当别论。
果不其然,谋士入宫被杀,公子何闻风而动,立马命李兑带兵消灭了公子章及其党羽,此时的赵武灵王只能眼睁睁地看重自己的儿子手足相残。
公子章被杀,那么对于自己的父亲赵武灵王,公子何又该如何处理呢?在当时的森严等级制度背景下,公子何不愿背上弑父的骂名,而李兑不想背负弑君的名义,最终两人协商决定将赵武灵王囚禁于沙丘内宫,不给他提供任何食物和水。

饥饿口渴的赵武灵王为了苟活,不得不掏鸟窝,吃老鼠来充饥,但竭泽而渔,当赵武灵王再也找不到食物时,就注定离他的死期不远了。最终,赵武灵王被活生生地饿死了。有人向公子何报丧后,公子何才命人过来为赵武灵王收尸,并为其举行国葬。一代枭雄的赵武灵王,就如此憋屈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结语
当初周朝立下下嫡长子继承制,就是为了建立规矩。可赵武灵王废嫡长子公子章,无疑就废了这个规矩。原有的规矩一旦被破,一场残酷的权力斗争就此拉开序幕。在王权争夺上,哪有什么亲情,有的只有利益的博弈。
锐意进取的赵武灵王在立储君时过分摇摆不定,最终害死了他自己。废立储君,关系国家命运,赵武灵王仅仅凭借个人情绪随意废立,岂不是昏庸荒诞!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