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一般不直接封王,而是要先封公才能封王呢?

[复制链接]
作者: 花前月下一樽芳酒 | 时间: 2024-6-27 02:12:26 | 历史|
0 16

3093

主题

3093

帖子

9279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279
发表于 3 天前|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公元263年10月,司马昭指挥的灭蜀远征军频传捷报,在多次推辞之后,司马昭终于“勉为其难”地接受了晋公爵位和九锡赏赐,同时还担任了曹魏帝国的相国。之后不久,蜀汉灭亡,四川、云南也并入了曹魏帝国的版图。

在这个时候,只有司马家族才能够结束乱世、统一中国的观点,也许已经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所以在公元264年3月,司马昭的待遇又从晋公升到了晋王。晋公,晋王,有什么不同呢?干嘛要先封公之后才能封王呢?为什么不一下子直接封王呢?
在这里我们要普及一下关于古代中国爵位的知识,在汉朝之前,大臣们的最高的爵位是公,没有王这个爵位。周朝的时候,只有周天子才能称王,大臣们的正式爵位是公、侯、伯、子、男。后来到了东周,称呼就乱了起来。我们现在总说春秋战国时代的什么楚庄王啊、吴王夫差啊,那都不是真正的王,是他们自称的。周朝建立的时候,全国最知名的半仙姜子牙,是周武王的首席智囊,也是建立周朝的第一功臣,那么大的功劳,被封到齐国做国君,也只是公爵。至于楚国国君,只是被封了个子爵,吴国国君也只是个侯爵。

战国末期,中国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周天子,也成了破土地庙的泥娃娃,没人待见了,许多割据一方的诸侯也就给自己加了个王的称号。后来秦王自己统一了中国,就管自己叫做皇帝,但是大臣们最高的爵位也只是公爵。西汉刚建立的时候,刘邦又正式增加了一个比公还要高的爵位,这就是王爵,王爵在这个时候才正式成为大臣们可以享用的爵位。
我们先来看一看从西汉老祖宗刘邦开始,一直到司马昭先生为止,外姓人获得王爵的都是什么人?西汉初期的时候,拥有王爵的都是这个国家顶级的功臣或者是姓刘的皇族子弟,像军神韩信,人家就是王爵。但是不久,非刘氏王基本被英明神武的汉高祖刘邦用尽各种办法杀了个精光。从此以后,刘邦就规定王爵是仅供皇族享用的待遇,不姓刘的人敢称王,任何人都可以杀掉他。

刘邦死了以后,他的老婆吕雉把持了中央实权,封了几个自己的亲属,即吕家人为王,结果还没有威风多长时间,在吕后死后,那几位吕姓的亲王们很快就被西汉的刘姓王族联合一些忠臣杀了个干干净净。从此,这不姓刘的亲王,在中国大地上就成了外星人,几乎是见不到了。

400多年以后,就是东汉末年,有两个不是皇族的外姓人获得了王爵的待遇,这就是魏王曹操、曹丕父子。魏王曹操升天后不久,他的宝贝儿子曹丕就把皇帝一脚踢开,自己当了皇帝,建立了魏国。后来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也取代魏国,建立了晋国。你看一下这些非皇族王爵的成就,就知道这个爵位真的不是一般人想拿就能拿的了。对此,你有什么样的看法呢?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