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剖宫产死亡率极高,两百多年后,医生才知道要缝合子宫

[复制链接]
作者: 樱花细雨 | 时间: 2024-6-22 12:53:18 | 母婴|
0 49

2082

主题

2082

帖子

6246

积分

研究生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246
发表于 6 天前|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人总说:生孩子就像走了一趟鬼门关。但作为众多年轻小辈中的一员,和大家一样,对这件事都不以为然。
因为在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下,大家都觉得生不出来还可以剖腹产,就算是乡镇卫生院都已经达到手术条件,生孩子已经不是什么危险的事情了。

而事实上通过了解,先进的剖宫产手术也仅仅只有近百年历史,再加上很多资源匮乏,相对偏僻的地区,对于剖宫产的普及更晚,所以生育的危险依旧存在。
1976年,我的姥姥因为住在偏僻的村庄,幸运的没有受到唐山大地震的伤害,却因为没有先进的医院,只能在家中由接生婆接生,二胎时发生大出血不幸去世。
出血时接生婆将流出来的血喂给姥姥,我年仅4岁的母亲看着这一幕幕,成为她对姥姥永远的也是唯一的记忆。
如果当时能够住进医院进行手术,一切都会幸福美满。
对于无数孕妇,如同救命稻草的剖宫产,究竟是怎么发展来的,你真的应该了解一下,这是一场用血和泪铸造的历史。

在最早期最原始的生产中,人类都是以自然生产的方式,唯一的人工干预可能就是拿一块锋利的石头切断脐带。
而原始时期的卫生条件以及消毒措施的不完善,都大大提升了母婴的死亡率,或者是并发感染的风险。
再先进一点的生产,就是接生婆的出场,通过以往的经验,指导产妇进行产前运动,生产时如何用力,如何节省体力之类。
直到15世纪初,产科领域才出现了里程碑式的改变。

1610年,威丁堡的外科医生特劳特曼和顾斯(Trautmann和Gusth)第一次给活体产妇实行了剖宫产手术,可惜产妇在术后25天死亡。
毫无疑问这是一项不成熟的技术,因为在此之前,人们只给死亡的孕妇取胎过,早在古罗马时期就有规定,死亡的孕妇要将胎儿取出,以此拯救胎儿。

而对活人进行剖宫手术,史无前例,更如同天方夜谭。
所以在那之后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基本都会因为出血和感染去世。
这就等于拿母亲的生命,换取胎儿一命。
这无疑是残忍,是人们不想看到,“保大保小”一直是夫妻调侃的话题,但真正面临的那一刻,又是多么的残酷,亲人的泪与母亲的血,都在流淌而出。
据说第一例母亲和婴儿都活下来的病例,直到1689年才出现。
十八世纪结尾,剖宫手术的成功率,还仅仅达到百分之二十五~百分之五十。

1876年,再经过几百年的研究下,终于有医生提出了新的方案,在剖宫产时将子宫一并切除,将宫颈的残端缝合在腹壁下端,可以有效的防止出血和感染。
的确,这种方式比之前安全了,却也代表着母亲从此失去生育能力,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孩子的成长并不像今天一样安逸舒适,很可能因为一场流感一场意外就去世,而不能生育的母亲或将面临无儿无女的孤独结局。
好在1882年,新的转机再次出现。
有医生提出缝合子宫切口,并且发明了效果良好的缝合技术,大大提高了剖宫产手术的治疗效果,为无数孕妇带来了曙光。

就这样,在历代杰出妇产医生的研究下,剖宫产手术越来越成熟,再加上后来麻醉药的运用,为手术提供了无痛技术支持,为孕妇的分娩保驾护航,才有了今天一代一代又一代的可爱宝贝。
电视剧中因为胎儿过大难产而亡的小妾,因为胎位不正导致婴儿窒息的桥段,都在科学的发展下,迎刃而解。
1892年7月5日,29岁的梁性妇女,进行了中国第一例剖宫产手术,由美国医生关约翰在广州博济医院(今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成功实施,为大众接受剖宫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今天,在我们看来生孩子是简单的,是不可怕的。

但一定不要忘记,多亏这几百年血与泪的探索过程,才有了今时今日的发达医学,才能让我们无所畏惧的生活。
而且就算是今天的剖宫产,依旧不是百分百完美的手术,会有风险,也会给母亲留下创伤以及各种各样的小后遗症。
但从人类几百年的剖宫产历史中我们可以发现,母亲对于孩子的爱,是恒古不变的,明知会威胁生命,却坚持孕育这个小生命,并且愿意为他——付出一切。
在感恩科技发达,医生的努力之外,不要忘记感恩母亲的伟大!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