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一生只打了一仗,却被后世评为名将,只是因为对手太强大

[复制链接]
作者: 、泪落旧城轻纱坠 | 时间: 2024-6-22 08:36:02 | 历史|
0 50

3077

主题

3077

帖子

9231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231
发表于 6 天前|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古代的战场上,名将如云,战功赫赫者数不胜数。然而,有这样一位将军,他一生只指挥了一场战役,却因此名垂青史,被后人尊为名将。这不禁让人好奇,究竟是何等的对手,使得这位将军一战成名,又是怎样的战役,让他的名声如此响亮?

故事发生在公元前270年的战国时期,秦昭襄王派遣胡阳率领大军攻打赵国的阏与,阏与城地势险要,是赵国抵御秦国入侵的重要屏障。赵文王得知消息后,召集众将商议对策。
秦军,这支由商鞅变法后变得锐不可当的军队,早已在战场上建立了不败的神话。而赵国,虽然经过胡服骑射的改革,军队实力大增,但面对秦军,仍旧显得力不从心。

赵王焦急万分,他连夜召集了国中的将领,询问对策。廉颇、乐乘等名将纷纷摇头,认为阏与地势险要,道路狭窄,不利于大军行动,主张放弃救援。
此时,赵奢提出了不同意见,他仔细分析了地形和敌我双方的情况,提出了“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策略。认为秦军远道而来,士气低落,赵军可以利用地形优势,出其不意地发动攻击,最终必将取得胜利。

赵奢这种直观而又精准的战术思想,让赵文王决定赌一次,于是对他委以重任。
赵奢不负众望,他的战术布局充满智谋。在距离邯郸三十里处安营扎寨,似是为了防守,实则为了准备。
他下达了严命,禁止无谓的军情泄露,而后开始大规模的筑堡强防,给外界以积极防御的假象。当秦军放松警惕,认为赵军不会主动出击时,他却带领精兵利用夜色秘密绕到秦军的侧翼,实施突袭。

战役中,赵奢展现了非凡的军事才能。他不仅选准了战场,还精确地掌握了时机。在秦军意识到赵军的动向时已经太晚,赵军已经占领了有利地形。随着战斗的进行,秦军被迫离开有利的阵地,步入赵奢精心布置的陷阱。结果,赵军大获全胜,秦军溃不成军。

这场战役,赵奢运用了兵法中的“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策略,成功地打破了秦军的不败神话。秦军主将胡阳在战斗中阵亡,秦军死伤无数,被迫撤退。赵军的胜利,不仅挽救了阏与,也极大地提升了赵国的士气和威望。
赵奢因此一战成名,被赵王封为马服君,他的后人以“马服”为姓,后改为“马”姓。他的名声,不仅在赵国流传,更在后世被尊为名将。在唐朝,他被列为追封的古代名将之一;在宋朝,他的名字还被供奉在名将庙中。

然而,这位一生只打了一仗的将军,为何能够获得如此高的荣誉?答案很简单:他的对手太强大了。秦军,这支在战国时期几乎无敌的军队,却在赵奢的指挥下遭遇了惨败。这不仅是赵奢个人的荣耀,更是赵国乃至整个战国时期的一大奇迹。
其实,赵奢的成功并非偶然。从他早年作为田部吏时严格征税的故事可见一斑。
赵奢的生卒年不详,主要生活在赵武灵王到赵孝成王这段时间。赵奢初次在历史上露面时,只是赵国的一个小官吏,负责征收田租。

有一天,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战国四公子之一,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之弟)听说自己家里有个胆大包天的收税官,不但要收税,还杀了九个管家。
平原君怒不可遏,决定亲自去教训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吏,这位收税官就是赵奢。面对平原君的气势汹汹,赵奢毫不畏惧,反而义正辞严地说道:“我作为赵国的收税官,为国收税是我的职责。杀人是为了执法,如此方能保国兴旺。”

接着赵奢又对满身华贵的平原君说道:“您贵为赵国公子,更应以身作则。如果纵容下属不守法,国家将如何强大?如果您缴税,其他人自然也会效仿,这样赵国才会更强盛,您也会更受人尊敬。”
平原君听了这番话,豁然开朗,不但没有责怪赵奢,反而在赵王面前大力推荐。赵奢因此得到了重用,负责全国赋税工作。在他的管理下,赵国赋税收入大增,民众富足,国库充盈

有人说,赵奢的胜利带有偶然性,但细细想来,这偶然之中,却蕴含着必然。赵奢之所以能取得胜利,并非仅仅依靠勇气,更在于他对战争的深刻理解和精准把握。正如他在征税时所展现出的治国理念,他在战场上同样能够稳操胜券。
赵奢的故事告诉我们,机遇往往青睐有准备的人。他没有消极等待,而是积极创造条件,展现自己的才华。在救援阏与的战斗中,他没有盲目冲动,而是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赢得了胜利。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