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家四大门派之“兵技巧家”与“兵阴阳家”两派首席掌门人

[复制链接]
作者: 、泪落旧城轻纱坠 | 时间: 2024-6-22 04:22:36 | 历史|
0 91

3077

主题

3077

帖子

9231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231
发表于 6 天前|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选自本人喜马拉雅音频VIP专栏《妙语连珠论英雄》之《复仇的男神:烈丈夫伍子胥》(五)

上一期音频课我们主要讲了伍子胥领导的吴国秘密间谍组织与城市建设工作,为吴国创造到了一个稳定繁荣的政治局面,同时他还利用黑暗的楚国政治,进一步削弱了楚国,使其高层出现裂痕。接下来,我们就来讲讲伍子胥在军队建设、人才建设两个方面对吴国的伟大贡献。
伍子胥想要报仇,当然必须要提高吴国的军事力量,毕竟楚国乃横行天下数百年的春秋一大巨头,其兵力在三十万以上,而吴国的兵力只有三四万,差太多了,普通打法根本不可能成功。

好在,吴王阖闾原先就是吴国大将出身,之前拥有多次战胜楚军的战绩;而伍子胥也拥有深厚的兵学知识,并著有兵书《伍子胥》十篇、图一卷,收录于《汉书·艺文志》的兵技巧家之列;这里顺便说一下,《汉书》将兵法家分为四大流派,即兵权谋家、兵形势家、兵技巧家、兵权谋家。这其中只有讲军事理论的兵权谋家与兵形势家有部分兵书流传下来,而另外两派的兵书已尽数失传。为什么呢?因为兵技巧家研究的是武器装备和作战技术,这每个时代都在变化,所以流传不易;而兵阴阳家研究的是星相历法、天文地理、五行术数与战争胜负之间的关系,受众太窄,门槛太高,所以也都失传了,历史上似乎只有诸葛亮、刘伯温等少数高人有所掌握。

这里我只希望你能重点记住这四大门派,因为这是研究中国战争史发展的一把钥匙,我在整个系列的以后课程中都会多次提到。事实上,很多困扰我们的历史问题如果从这方面思考,都可以迎刃而解。
虽然伍子胥这部兵书已大部失传,但从散落在其他典籍上的少数文字来看,这是一本讲解水战技巧的专业书。另外,1985年在湖北江陵张家山汉墓中还出土了一部名叫《盖庐》的兵书,其中记述了伍子胥与吴王阖闾二人探讨军事问题的对话,看其文字无疑属于兵阴阳家一派。看来,后世将伍子胥奉为奇门遁甲之术的宗师,也是有一定渊源的。
总之,伍子胥不仅是个军事家,且身兼兵技巧与兵阴阳之能,可以说是两派首席掌门人了。于是,在吴王阖闾的支持下,伍子胥很快打造出了一支拥有三万兵力的水陆两栖作战部队。这是由于吴国地处江河纵横的水网地区,百姓习水性、擅舟楫,精于水斗,往若飘风,去则难从,所以吴国的水军,天下闻名。但是要和楚国甚至中原诸侯打仗,光用水军可不行,据考古发现,先秦时还没有发明风帆,战船的动力全靠人力划桨,而吴国地处长江与淮河的下游,逆流而上肯定吃亏,而且这最终的攻城略地,也还得靠陆军来完成,所以当年申公巫臣特意来到吴国,教会了吴人步兵战阵与车阵冲杀。然而,在南方的水网丘陵地带,战车实在是派不上大用场,所以,吴军还是以水战与步战为主。几十年后吴王夫差在艾陵之战缴获了齐国八百辆战车,却把这足以装备一个小国的武装,转手送给了鲁国,这也侧面反映了吴军的军队属性。


图:战国宴乐渔猎攻战铜壶,出土于成都百花潭
既然如此,那就以己之长攻彼之短,在加强吴国传统舟师的技术装备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将其陆路作战能力,使其成为能穿梭于水陆双重空间的两栖作战部队。
据《伍子胥》这部兵书的佚文记载,吴国的水军主要由大翼、小翼、突冒、楼船、桥船等组成。大翼相当于战车部队中的重车,主要负责运输和防御;小翼相当于轻车,主要负责进攻和追击;突冒相当于冲车,主要负责突击和侦查;楼船相当于楼车,是一种高层大船,即负责指挥的旗舰;桥船则相当于轻足骠骑,主要负责掩护大部队作战。以今日尺寸来计算,吴国的主力战船、大翼长约24米。船上有士兵近百人,且有齐整的装备,能攻能守,简直就是一座强大的水上堡垒。而楼船就更大了,另外,在负责指挥的旗舰楼船四周,还配有跟旗舰一模一样的七艘疑船,使敌人判断不出谁是主舰,以保护指挥船的安全。


看来,我们还是低估了春秋时代我国先民的智慧和技术水平,其实吴国的造船业相当发达,当时大大小小的船场遍布太湖沿岸,建造大船的船场称为“船宫”,建造中小船只的则被称为“石塘”,其分工之细,技术之高,令人叹为观止。
总之,吴人的水上作战水平已经够高了,现在得提高他们的登陆作战能力,据《墨子》记载,吴王阖闾与伍子胥为了打造这支强悍的水陆两栖作战部队,竟要求士卒能全副武装奔跑三百里,才算训练合格。另据《吕氏春秋》记载,这支部队还拥有多力者——也就是力大无比的敢死部队五百人,以及利趾者——也就是奔跑如飞的快速反应部队三千人,作为三万吴军的最强前锋部队,交由勇猛无匹的王弟夫概率领,居前冲锋陷阵,吴人视死如归的民族精神加上出色的身体素质与变态的训练方法,使得他们所向披靡,无坚不摧,无往不胜。
接下来,就是提升陆战装备。据《吴越春秋》记载,吴王阖闾在位期间曾多次高薪聘请武器专家为他研制铁剑、吴钩等高科技冷兵器,所谓吴钩乃一种类似于弯刀的短刃,平头无锋,可以割也可以钩,柄呈椭圆形,在抓握时可以保持刃部不偏移,其近战威力巨大,后来还成为了很多江湖侠客居家旅行、杀人灭口之必备良药。如李贺诗云“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又如李白诗云“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还有辛弃疾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


图:秦俑坑中出土的吴钩
由此可见,吴人应为持短刃着轻甲的水陆两栖轻步兵,他们上岸击敌,洗足入船,机动灵活,快剑如风,在丘陵川泽密布的江南地区优势巨大,而楚国的战车部队只适于在平原上冲击作战,到了山林水网地带就显得相当笨拙。这也没办法,楚国长期与晋国在河洛平原上争霸,早已深陷于车战的传统战术思维中不可自拔,所以在面对吴国的新兴军事力量时自然显得准备不足,相当无力。
于是,针对楚国这个弱点,伍子胥为吴国量身定做了一个疲楚计划。即将吴国军队一分为三,轮流侵扰楚国边境,如此,吴出一师,楚必皆出;楚出则吴归,也就是利用轻步兵与战船的快速机动力迅速撤退,打完了就跑,如大风一般刮来刮去,牵着楚人鼻子走,使其疲于奔命,楚国的国力便在这过程中一点一点被耗干了。
这种方法,其实有点像后来游牧民族对付中原王朝的战术,都是利用高速机动的战斗方式,将游击战和持久战有机的结合起来,用速度持久的打击对方,慢慢消耗对方的有生力量,同时麻痹对方使其产生不会爆发决战的错觉,然后突然来个泰山压顶,一棒子打扁他,一举定乾坤!解放战争期间陈赓大将也用过这类似的方法在豫西牵牛,结果全歼了蒋军李铁军兵团。
讲完了伍子胥对吴国军队建设以及战术策划方面的贡献,最后,我们来讲讲人才建设。
我们前面就说过,伍子胥的眼光极其毒辣,他不仅看出了当时还是公子光的吴王阖闾乃绝世雄主,还看出了专诸虽然怕老婆却是最神勇的刺客。如今,吴国拥有了刚强果断的军队统帅吴王阖闾、还有了勇猛无匹的先锋大将夫概,还有军事情报、装备与训练专家伍子胥,现在只缺一个谋略超凡的兵权谋家作为军事参谋,那么吴国的军事领导层就完美了。
然而,所谓谋略超凡的兵权谋家,在此之前中国历史上只有一个半,一个是传说中的姜尚姜子牙,半个是远在齐国的司马穰苴,这等高人,可遇而不可求。但没想到,伍子胥的运气和眼光真是好到离谱,他竟然在吴国乡间找到了一位绝世高人。到底有多高呢?也不是很高,就是兵家的祖师爷,孙子。
有关孙子和他的《孙子兵法》,我们下一篇章会详细讲述,这里我只想说,他只会比你想象的更牛。

以上,我们已经从城市建设、军队建设、人才建设三个方面,给您讲解了伍子胥是如何用自己出众的才华与强大的能力,使吴国一跃成为春秋后期一流的强国。特别是后期孙子的加盟,更使得吴国军事集团变成了“神仙打架”般的存在。
这下楚国人的苦日子可到了,谁能想到,小小的吴国,会突然同时涌现出阖闾、伍子胥、孙子三位伟大的军事家,结果,一场柏举之战,吴国十余万战车部队灰飞烟灭,吴人攻破楚国都城郢都,创造了震惊天下的奇迹(详细情况,到兵圣孙武一篇再来讲)!然而此时伍子胥却感觉无比空虚,因为他的血海深仇注定只能报一半,灭了楚国又如何呢,当初那可恨的楚平王与费无忌已病逝多年,伍子胥纵有通天之能,最终也只能输给时间!
不能亲手杀死仇人,乃伍子胥毕生之遗憾,事已至此,他也只能变身恶魔,用最邪恶的手段来了结这段血仇,只要能够报仇,管他万千骂名,洪水滔天!

伍子胥的手段,便是挖出大仇人楚平王的尸体,鞭尸三百,让他死不安身,以为泄愤。
在古代,鞭刑是上司对下属、主人对奴仆所施的最侮辱的刑罚。而且在古代特别是汉以前的中国人特别讲究厚葬,因为他们认为人死后灵魂不灭,仍能接受子孙后代的祭享,且仍能保佑子孙的福祉,这就是我们前面说过的祖先崇拜。总之,古人十分重视死去祖先和亲人的陵寝,竭尽全力供奉先人的灵魂与尸骨。而伍子胥选择这种极度疯狂而变态的方式对待楚平王的尸体,正是对楚人以及楚国最大的报复与最大的侮辱。

听闻了伍子胥的暴行之后,伍子胥当年在楚国的好朋友申包胥感觉很悲哀,他觉得伍子胥如此报仇,已然超越了界限、迷失了自我、陷入了魔道,是损人伤己的蠢事,于是写信质问,伍子胥却只回答了两句话,这两句话后来都成了成语,一句是日暮途穷;一句是倒行逆施。这就是伍子胥,冤有头债有主,要报仇就要报到底,死了也不放过你。后世的人就没这么硬气了,恐怕最多只敢对费无忌掘墓鞭尸吧,这主要也是因为后来集权制度加强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了,所以就连造反都只反奸臣不敢反皇帝,宋江只反高俅,李自成檄文仅斥明臣,而在春秋战国时代的分封体系内,国家集权并未能渗透进入家族内部,所以伍子胥虽然被认为稍嫌极端,但主流舆论里仍视其为正面形象。司马迁就盛赞伍子胥的行为,认为他以一个臣民对抗一个暴逆的国君,这是推翻不合理天命的正义之举,这是最伟大的抗争,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感谢你收听本期音频课。前面我们已经从城市建设、军队建设、人才建设三个方面讲述了伍子胥是如何帮助吴国迅速崛起的。吴国崛起后,其三大巨头阖闾、伍子胥、孙子又抓住机会,一举歼灭楚军主力,攻入了楚国都城。之后伍子胥又倒行逆施,将仇人楚平王的尸体鞭尸三百,将其恩怨分明的性格发挥到了极致,太史公所谓烈丈夫,我等算是领教了。下一期,我们就来讲讲春秋末年的最后一场好戏:吴越争霸。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