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背黑锅被骂两千年,我们都欠他一个道歉,虽然这声对不起有点晚

[复制链接]
作者: 倾听雨落 | 时间: 2024-6-17 11:24:37 | 历史|
0 79

3148

主题

3148

帖子

9444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444
发表于 2024-6-17 11:24:37|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他背黑锅被骂两千年,我们都欠他一个道歉,虽然这声对不起有点晚
长平之战,赵括给秦国送了几十万颗人头,从此也为后世留下了一个成语,叫做“纸上谈兵”。这个成语说的就是那些谈起来一套一套的人,但根本就没有实际经验,要真去做的时候根本不行。赵括在此战中丢了姓名,他因此成了“名将”不过是臭名,被骂了2000年,但是就历史上长平之战来看,我们都错怪了赵括,他不过是给人背黑锅的而已。

赵括是赵国将军赵奢的儿子,从小就饱读兵书,谈起兵法来那是一套一套的,连他爹赵奢这个上过好多次战场的人都说不过他。由此,他本人也就有点骄傲自满起来,认为自己可真是个军事天才。旁人也说,这赵括可够厉害的,是个当将军的料。可是他亲爹赵奢,却不这么看,说赵括只会嘴上说说,实际上怕是不行,替他儿子担忧不已。果然是赵括的亲爹,太了解自己的儿子了,这话太一语中的了。

那时,秦国攻打赵国,赵王一开始派的是经验丰富的廉颇,廉颇虽然当时年纪不小了,但是姜还是老的辣,被牵制住的秦军也是苦恼不已,后来,秦军阵营里想出一条计策来,派人传播流言,说秦军都怕赵括。看来,在当时不仅赵括的爹妈不信任他,就连秦军也很瞧不上这位没毛的将军。

当时由于廉颇打法保守,急功近利的赵王也早就想将廉颇换下来,现在一听说,秦军害怕赵括,他居然无脑地就想让赵括换下廉颇。而且赵王也听说过赵括熟读兵法,连他爹赵奢都说不过他,他就认为赵括一定很厉害,能打得秦军屁滚尿流。赵王问赵括,有取胜的把握吗?赵括胸脯一拍,不在话下。

可是当时不仅是蔺相如,连赵括的娘都劝阻赵王不要用赵括,看来不仅是赵括爹,赵括娘也很是了解自己家儿子呢。但是此时的赵王就认定了赵括是个军事奇才,非让他替下廉颇不可,这里面还有个小故事,当赵括他娘知道赵王要重用儿子时,竟然亲自去劝说赵王,还是尽早打消这念头的好,可是赵王就认准了只有赵括才能救赵国于水深火热中,赵母看着劝说无效,就和赵王约定:“如果日后吾儿坏了大王的好事,将与老身无关”,赵王居然答应了,不过这也看得出赵母是相当的不信任这个儿子啊。

上到战场后的赵括直接把廉颇之前的部署全部换掉,而且也改变了廉颇保守的打法,他要对秦军主动攻击,因为之前廉颇保守的打法,赵王就相当不满意,并且还多次派人去指责廉颇不作为。赵括也知道赵王换上他的意思,就是希望他能够主动出击,而且赵王也派人带口谕给过赵括,说把整个国家军队都交给他了,让他看着办。这个意思再明显不过,想想自己要是跟廉颇一个打法的话,赵王肯定是不满意,而且赵王现在又派人来催促他,口气还比较严重,赵括想那就主动攻击进攻吧。

这场战争的形势对赵国确实十分不利,毕竟当时赵国军队只有四十几万儿,而秦国军队六十几万人,要知道秦国的人一向崇尚武功,骁勇善战,人大多都人高马大,这又是一个不利因素,而且秦国带兵的是战神白起,这样一来,赵国赢的几率几乎可以说是没有。
白起一开始佯装兵败,诱敌深入,还切断了赵括的粮草,把赵括围困了几十日。最后赵军都饿的要死了,赵括没办法只能带兵突围,在乱战中被一支箭矢射中身亡,赵军溃败,几十万大军也就此被坑杀。

但是这场战争的失败跟赵国国力弱于秦国,对方将领太强以及赵王急功近利也有很大的关系,而赵括只是一个执行者,他明白赵王将他换下的本意,40万大军耗在前线,光粮草补给也让赵国吃不消了,他在明知不敌的情况下,只能鼓舞士兵士气,执行上级命令,这是壮士断腕的精神,最后却是背了个黑锅被骂了两千年,而真正的庸者却没人骂。所以,我们都欠赵括一个道歉,虽然这声对不起有点晚。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